APP下载

柳宗元“吏为民役”的民本思想

2014-06-20

前线 2014年4期
关键词:官吏比作柳宗元

柳宗元出生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年代。“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南荒,一斥终老。命运转折中,他深入民间,对民众疾苦有真切感受。这种现实的经历更加丰富了他的民本思想,从而把儒家民本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原文节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①,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②好烦其令,若甚怜③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曰:‘官命促尔耕,勖④尔植,督尔获;早缫而⑤绪,早织而缕⑥;字⑦而幼孩,遂而鸡豚⑧。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缀饔飧⑨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⑩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柳宗元全集·种树郭橐驼传》

【重点注释】

⒈官理:为官治民。唐人避高宗名讳,改“治”为“理”。

⒉长(zhǎng)人者:指治理人民的官长。

⒊怜:爱。

⒋勖(xù):勉励。

⒌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你。

⒍缕:线,这里指纺线织布。

⒎字:养育。

⒏遂:长,喂大。豚(tún):小猪。

⒐飧(sūn):晚饭。饔(yōng):早饭。

⒑病:困苦。

【原文释义】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早上晚上那些小吏经常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记录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们的警示。

【原文节选】

凡吏于土①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②。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什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③。今我受其值④,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⑤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⑥?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柳宗元全集·送薛存义序》

【重点注释】

⒈吏于土:在地方当官。

⒉民之役:人民的仆役。役民:役使人民。

⒊食于土:靠种地为生。佣乎吏:雇佣官吏。司平:办事。

⒋值:俸禄。

⒌肆:无所顾忌。

⒍如吾民何:怎样对待百姓呢。

【原文释义】

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他们是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百姓的。凡是靠种地生活的人,拿出他们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佣官吏,目的是要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现在的官吏拿了百姓的钱,而不好好给百姓办事的,普天之下比比皆是。他们哪里只是不好好办事,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百姓的财物。假若家里雇一个仆人,他接受了你的报酬,却不好好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并且要赶走他、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像对待怠工又偷东西的仆人那样,尽情发泄自己的愤怒和驱逐责罚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民与官同主与仆的情势不相符啊。虽然情势不同,但道理都一样,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百姓?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古今联读】

心无百姓莫为官

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中,关于民与官的关系上,更多的是把官吏比作父母,百姓比作子女,提出要“爱民如子”。孟子提出“民贵君轻”、魏征把百姓比作“载舟覆舟”的水,莫不如此。柳宗元却把民和官比作“主仆”关系,官吏应当是百姓的差役,而不是役使百姓的老爷。这在一千多年前,在贪官污吏横行不法的年代,能大胆地提出这样的见解,毕竟是空谷足音,难能可贵。“心无百姓莫为官”,柳宗元在自身屡遭贬谪的困境中仍矢志不渝地造福百姓,就是因为他把自己摆在了百姓“之役”的位置上,而“非以役民而已也”,因而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环顾唐代,在论述“民本”思想上,柳宗元是讲得最多最透彻的,他本人无疑是大唐忠臣。这个时期民本论者所讲的“民本”,无不是“君权”之下的“民本”。柳宗元和他的朋友韩愈、刘禹锡等,都意图使唐帝国在动乱后重显大唐盛景。柳宗元的办法就是一个:行仁政;谁来行仁政?圣君加上贤相和贤臣。可是另一方面,他从现实中感受到民众遭受的侵害和威胁实在太多太重。于是,他既坚信民本,又担心君权不能保障民生。这是一个症结很深、很难解决的矛盾。他的民本思想成就,大体都是在这一矛盾中苦苦思考的结果。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会“古为今用”。柳宗元“爱民利民”,站在君主立场;我们“爱民利民”,应该站在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官员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理当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摆正位置,当好人民的公仆。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心系群众,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然而,确有一些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把人民群众当作无知的“阿斗”、“愚民”,官僚主义严重,老爷作风盛行,不是主动为人民服务,而是要百姓为他服务,主仆关系颠倒,怎么能使老百姓满意呢!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要把群众看成我们的父母,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牢记自己的使命,把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这对于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官吏比作柳宗元
比作诗
江雪
聪明的官吏
油菜花开
一钱斩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江雪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