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載力”是熱詞,也是警訊

2014-06-20

澳门月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官員建議旅遊

貴刊3月號《“谷爆”下的澳門旅遊應何去何從》,全景展現本澳旅遊人滿為患的可怕鏡象,在利大還是弊大分析上,客觀而理性地闡明市民應放眼長遠,於利弊間取“平衡”的道理。嗣後就旅遊業如何突破承載瓶頸,提出五大建議,筆者對此認同。

而建議歸建議,政府採納與否是另一回事,不然“承載力”何以成為當下熱詞?客觀上說,澳門的確地細,承載千軍萬馬、大軍壓境態勢堪稱重負。可遊人流量不足,旅遊受創,博彩業也難做大做強,此淺顯之理,正如文中所言“潮退石出”。誠然,“承載力重質不重量”已成政府坊間共識,但如何控制“量”,多少“量”方為科學?本澳朝野至今牛對馬說,馬對牛彈琴。涉及利益博弈,哪怕把承載力有限叫得震天響,粗放式旅遊模式依舊我行我素,橫衝直撞。因為“承載力不是問題”,問題是疏導,如大禹治水。於是政府部門引“水”撲“火”,內地自由行開放以來,澳門官員一天到晚好像就做這兩件事。有些還頗有創意,如“論區行賞”植入手機引路程式化,無奈實際效果不佳,每逢節假日,澳門就“逼爆”告急,好似一種魔咒,始終難於擺脫。

幾年來,圍繞城市承載力問題,上至議員,中至教授、學者,下至坊間民眾所提建議、策略,歸籠起來恐有三尺高。然而政府聽進去有多少,又採納了幾條?“承載力”一詞年年有市場的本身就說明政府對那些建議置若罔聞。難道就因為“承載力不是問題”?事實上,承載力不是問題這話本身就有問題。本澳地小人多的客觀現實決定了承載力先天不足。如果入關人流與公共交通、衛生設施以及酒店、餐飲業的容納能相適應,那承載力就非問題。可是我們所見相反。也許那是因為節假日才出現的特殊情況,平時無問題,平時澳門誠如“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口號宣傳,民眾與遊客在享“質”的休閒。可這於官員何事?官員因為承載力沒問題,也就萬事大吉,平安無事了嗎?難怪事到臨頭抱佛腳,疏堵治“爆”,按下葫蘆起了瓢,總是手忙腳亂。

倘若閒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功夫紮紮實實用在整改旅遊、交通等硬件設施上,整合各界意見、策略,制定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治堵方案,必要的話,訂立預警、應變機制,那節假日來臨,面對大軍壓境,我們就可從容不迫,調度有序,沉著應對了。這樣承載力才真不是問題。否則,豈止是問題,長此以往,哪天發生居民與遊客衝突,如處理不好,那就上升為政治事件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承載力”成為熱詞的同時,也是種警訊!(澳門/張子華)

猜你喜欢

官員建議旅遊
建议信写作
二项式定理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跟踪导练(6)
建议
2017年全球旅遊投资将超8396亿美元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