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政策举措
2014-06-19朱玉荣区劲邹梦竹
朱玉荣 区劲 邹梦竹
美国一直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独占鳌头,当属电影产业贸易的头号大国。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票房收入节节升高,但面对国外电影产业特别是美国的电影文化冲击,中国电影产业本身的脆弱和乏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表露无遗。本文拟从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比较为视角,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指出中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产业对外贸易逆差大
中国电影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商业电影转型。近十年来,国内电影票房收入高速增长,票房收入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1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1%。但是,中国每年的海外电影收入却不足国内电影收入的十分之一,且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自入世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近年来,中国每年引进国外电影的票房收入均超过每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国产电影每年的海外销售收入一直维持在25亿元到35亿元之间,2010年以来,中国电影在海外的销售收入连连下跌,贸易逆差持续增加。2010年的电影贸易逆差为8.6亿元,2011年电影贸易逆差迅速增长为30.56亿元,2012年的电影贸易逆差更是达到77.37亿元,2013年电影贸易逆差为75.88亿元。而每年在中国上映的国外电影数量仅占全国上映电影的20%-30%,票房收入却占据了中国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的40%左右,并以每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发展。
(二)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出口规模小,出口对象单一
中国电影每年进入海外商业院线的数量有限,从2008年出口45部电影到2011年出口55部电影,4年只增长了10部电影,而且大多数出口电影属于合拍片。根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统计,2012年中国有75部影片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总额为10.63亿元,同比2011年减少48%。2013年,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和销售总收入14.14亿元,中国电影走出去的能力还十分薄弱。
中国电影的出口对象也很单一。目前中国电影进入的市场主要有东南亚、日本、法国、美国、韩国,而其他重要的世界电影市场如印度、英国、德国、意大利则很少有中国电影发行。其次中国出口的电影类型也比较单一,中国每年出口的电影中绝大多数属于动作片,尤其以功夫片为主,文艺片只能在法国和日本找到市场。因此,中国电影还不能有效地拓展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
(三)中国电影产业竞争力弱
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薄弱,首先反映在经营状况方面,目前中国国内存在电影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限制,制作发行等机构数量虽然众多,但规模较小,尚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等问题;中国电影业国内市场的影院规模数量、荧幕数量以及票房号召力相比美国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2012年中国国内电影屏幕为13118块,而美国在2012年拥有了近40000块的电影屏幕。在投融资体制方面,美国拥有最完备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完片担保体制,它充分调动了银行体系、创业投资机构甚至个人投资者的参与,这套体制支撑着美国电影产业的正常运作;我国电影产业的投入资金90%以上是自有资金,7%来源于政府,而社会资金仅占2%,由于缺乏专业机构的引导,国家扶持基金、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无法顺畅进入电影产业。除此之外,很多出口电影片都是与外方合作制作,由于合拍片的票房收益由中国制片方与国外制片方共享,所以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四)文化折扣现象影响中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
“文化折扣”,亦称“文化贴现”,对电影而言,文化折扣指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而造成的影片价值的折损,它是影响跨国电影贸易的重要因素。美国的电影生产尽管只占全世界总量的5%至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观影总时间的80%,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文化深入世界的每个角落,英语作为世界上最广泛的语言,被大多数人接受。相比中国电影而言,中文虽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却不及英语使用的广泛,且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相比于美国文化而言,对大多数国家是陌生和不容易接受的,这也是中国电影即使在国内取得好成绩,却在海外市场票房惨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电影贸易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电影起步晚,发展水平低
中国制作的第一部影片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此后,中国开始陆续创作不同形式的电影,但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商业化,和走向国际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也由于起步较晚,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电影在制作能力、技术运用、演员素质等方面都远远不如发展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因此很多电影未能进入国际市场或在国际市场票房惨淡,贸易逆差严重。
美国电影产业起步早,发展水平高,电影制作技术成熟,在贸易方面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就已形成颇具规模、结构完善的产业运行机制。美国海外电影票房收入长期大于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且差值均在70亿美元以上,2010年的国内外电影票房收入差距达到了106亿美元。美国生产的电影数量只占全球总量的6%到7%,但在世界大部分国家中,票房收入通常占据该国总票房收入的50%以上。
(二)中国电影产业受到文化帝国对我国的渗透
美国电影文化产品对中国的大量输出,把美国的音乐、语言、动作服装甚至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带到了中国,其消费理念和流行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的青少年。《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号》、《超人》等很多电影都反应了美国强烈的民族精神。这些经典美国电影在好莱坞的光环照耀下把带有美国精神的人物深深刻在了中国观众的心目中,使观众对美国的价值观念充满了向往和憧憬,美国的电影文化深深地影响中国观影人的观影方向。2012年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国产电影票房,打破了以往内地票房微胜美国在中国电影票房的局面,许多美国电影甚至还未在中国上映就引起众多观众的期待,2012年中国十大电影票房排行榜中,美国影片占据了票房前十中的7部,而国产电影仅占3部。endprint
美国电影文化帝国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或入侵,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美国电影制作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高超的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制作团队及受人喜爱的众多好莱坞电影明星,正是由于有这些优势,美国制作的电影才能畅销国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面对美国电影文化帝国的强大攻势,中国不仅要大力培养电影专业人才和增强电影贸易的竞争体制,还应该大力加强政府对电影贸易的支持,大力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来应对美国电影的文化侵略。
(三)中国电影产业缺乏高端的电影制作人才及先进技术
制作电影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劳动,需要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专业化团队。中国电影制作技术不过硬、缺乏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演员拍摄经验不足,造成很多电影难以登上电影银幕,有的电影即使登上银幕也会因为上述原因票房惨淡,并遭到观影人的批评。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和缺乏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绊脚石。
由于人才缺乏,机制不完善,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水平低。在现代电影制作中,高科技如数字技术,3D技术,CGI等技术的运用,是在电影行业保持先进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中国很多电影即使运用了3D技术、电脑特技,也往往给人粗制滥造甚至过犹不及的感觉。而美国先进的电影制作得益于美国对高素质电影人才的培养。美国有大批高水准的专业制作人才和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每部电影均配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专业的设计师、动画师、动态描绘师等人员。特别是美国电影文化中对科技的崇拜使得美国电影常常以各种视觉造型和科技手段打造独特的电影作品,如《泰坦尼克号》、《怪物史莱克》、《星球大战》、《怪物电力公司》等电影,影片人物逼真的毛发,绚丽的场景都是科学技术的运用给观众带来的惊喜。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3D电影《阿凡达》,电脑特技动画占60%,巧妙运用3000个特效镜头,史无前例地将电影特技发挥到了极致,这部耗资5亿成本的电影最终赢得27亿美元的票房。
(四)中国电影产业自身文化价值缺失
中国电影产业在迈向产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观众兴趣为中心,以影片经济效益为诉求的主流电影越来越占据电影产业的主体地位,电影的商业指数已经成为其文化传播指数的重要依据。由于对商业利益的一味追逐,造成了文化发展的失衡和传统文化的缺失,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忙于寻求发展出路,却很难体现一种文明大国的气度与稳健,甚至无力引导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传承,某种程度上电影文化成为了经济的附属品。现在,越来越多的大投入、大制作烧旺的只是“千片一律”的雷同制作,唯票房论使国内励志、军事、体育、儿童、科幻等题材影片偏少。在这种快餐式、商业化、庸俗化的娱乐导向下,电影的制作就会出现只迎合市场需求而忽视了电影本身文化价值的现象。
如类似2012年获得12亿票房收入的公路喜剧片《泰囧》,2013年获得同样票房收入的《西游降魔篇》这类电影,没有传统的严肃与沉重,没有经典的复杂与费解,观众很容易使情绪得到释放和宣泄,在这样的语境下,探索更加深刻、更有价值、更具情怀的文艺作品,无疑就需要更大的付出和勇气。而好莱坞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会使观众带来更有意义的价值思考。因此,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观众的文化素质与品位,否则年青一代将可能表现出令人忧虑的对民族传统的背弃、社会责任的冷漠。
三、中国电影产业及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发挥本国电影的文化优势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注重文化的整合及有效利用能很好地突显中国电影的特色。中国电影应深入挖掘本国文化特点,使其转变为可为电影所用的文化资源,做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将可利用的有价值的文化素材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使中国电影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及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反映现代题材的电影除与时代接轨,体现现代元素之外,还应将中国古代孔孟儒家的文化精髓即正能量思想体现出来,真正体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电影需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内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对传统中国印记电影,应加强创新,赋予时代特征。如曾经在国际电影市场很有竞争力的功夫片因为题材和故事情节的单一渐渐淡出市场舞台。因此,在拍摄这类电影时,可引进3D电影特技、数字技术、特效运用等,给传统的功夫片武装一套现代先进技术装备,将功夫片再次打入国际市场。
(二)完善电影产业结构、市场机制及产业链条
如前所述,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及市场机制。中国电影产业制作、发行机构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投融资渠道少,实力有限,在对影片的选材、制作、导演及演员的人员安排、宣传、后期推广等诸多方面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美国电影产业结构完善,其电影产业由六大电影主流公司和众多独立的制造商组成,各大制作公司包括索尼、福克斯、华纳等,生产的影片基本上是美国主流电影的代表,尤其是好莱坞成熟的影片生产、制作、发行以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且美国电影生产规模大,每年对电影的投入都是上百亿美元,其投资比重每年均超过世界电影总投入的50%。
随着电影产业产业链的完善及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应借鉴美国电影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积极寻求同业合作,进行行业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集团化和规模化优势,如此才有可能在本国及国际市场打造品牌优势。而建立完善的电影市场机制需要从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对电影市场的保障等各个面入手。在电影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企业应以电影市场作为出发点,准确进行定位市场,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加大对电影的宣传力度,大力培养明星名导,延伸产业链条,争取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合作,提高电影制作技术水平endprint
随着国际影视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电影业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纷纷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利用国际联合制片和国际发行合作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合作,分散经营风险,刺激电影出口。如美国好莱坞也经常聘请各国知名导演及知名演员共同进行电影创作,如此可以减少进入相关国家的贸易壁垒。我国电影企业也应充分运用跨国资本、促进跨国生产和跨国经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借鉴国际经验,谋求国际化的融合发展,这是中国电影产业提高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其中国际联合制片是有效的合作途径,它不仅可以共享资金资源,顺利进入合作方市场,向合作者学习制作、发行、管理经验等,还能够保证影片的发行质量,降低文化折扣,有利于得到对方市场的接受与认可。如我国电影可与美国、印度、韩国等影视产业较为发达,观众娱乐倾向较为趋同的国家在投资、制片、发行、管理、拍摄、人员包括导演及演员等方面加强合作。
针对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中国电影应加大力度向先进国家尤其是向美国学习,如前所述,美国电影制作技术高超,从远古到未来,美国电影技术总能超越观众的想象,起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中国电影可以通过与美国企业联合制片的方式学习技术,也可通过技术引进的形式,聘请美国专业技术制作人员进行指导,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影视教育
从我国电影贸易现状来看,提高中国电影的竞争力不仅要靠电影质量和技术,人才也是竞争实力的保证。中国电影要走上产业化的轨道,相应的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电影制作厂家要用战略的眼光培养人才,依靠机制的完善来发展人才。应挑选兼具经济头脑和电影艺术知识,能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规定的人员。
美国电影制作教育先进,有大量优秀人才投身影视制作教育、学习。而在中国,影视教育机制尚不能起到吸引优秀人才的作用,多数有艺术天赋的人才愿意学习表演及导演等容易成名的专业,极少有优秀人才愿意学习影视后期制作。因此,中国影视教育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及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影视产业。此外,中国电影还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美国高素质人才到中国进行培训并派遣人员外出学习,吸收美国先进管理经验的精华,结合本国市场、文化等特点,打造一批适合中国电影市场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隋岩,张丽萍. 中国影视“贸易逆差”下的文化安全探析[J]. 现代传媒, 2010,(6).
[2] 魏婷,夏宝莲. 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 2008,(1).
[3] 吴静. 美国影视文化的贸易的成功对中国的启示[J].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4] 董小麟,吴珊. 美国电影产业贸易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电影贸易的启示[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