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探讨
2014-06-19吴杰华
吴杰华
摘要:以HC公司焊装车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模块化的思想,构筑了车间质量管理的五大核心要素,构建了较合理的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克服了车间在质量管理上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使得车间质量管理更加有章可循和系统化,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16902
1质量与质量管理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
2HC公司焊装车间质量管理现状及分析
HC公司是合肥市一家汽车生产企业,产品为微型商用车和微轿,拥有完整的汽车生产体系,焊装车间是HC公司的一个焊接工艺车间,主要功能是完成车壳的生产过程。
2.1HC公司焊装车间质量管理现状简介
焊装车间涉及到的质量管理要素较为纷杂,以下为现行情况:
(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升级。
HC公司于2002年4月顺利通过GB/T19001-2000—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09年导入了TS16949体系;同时还在大力推行中国长安精益生产体系(CCPS)。车间作为HC公司的一部分,也同时运行了三个体系。
(2)QC小组和质量改善取得成效。
2013年,车间共组织了百余次QC小组活动,共提了千余条合理化建议,实施率达95%以上,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效益。
(3)质量指标合理有效并促进了质量提升。
车间现有白车身精度、百台故障数、白车身奥迪特评审扣分项、整车奥迪特评审扣分项、单台质量损失金额等各项质量指标,这些指标起到了很好的质量监控作用。
(4)对不合格品加以控制。
车间采取了从生产过程入手,通过严格按工艺操作,减少了不合格品的产生;强调下道工序的把关,防止了不合格品的批量产生;对已产生的不合格品进行及时维修和报废处理,避免了长期积压;规范对自取件的管理,同时加强了对试制件的领取、使用、处理的管理。通过严格的管理,不合格品得到了控制。
(5)建立了质量责任制并强化了员工培训。
车间建立了质量管理制度,并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实际质量管理过程中做到了有奖有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近几年来,车间开展了次数众多、范围广阔、多层次的各级培训,对提升职工操作技能、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2对焊装车间目前质量管理状况的分析
目前,车间已初步开展了各项质量管理职能,经过分析,发现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总揽——ISO 9000、TS16949和CCPS均已不同程度地自成体系,但需要一个相互融合贯通的过程,综合性的管理效益还没有充分显现。
(2)车间的各项质量管理举措分散,没有系统化,处于自发性和应急性的状态,弱化了对质量管理的支撑。
(3)一些质量管理要素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如信息化水平不高,没有有效使用质量管理工具等。
以上不足之处,无疑已影响到车间质量管理的进一步提升。
3构建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
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看,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认证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在深入到车间管理层面之后,必然要利用各种资源给予支撑和补充才能有效贯彻。因此,车间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界定为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子系统。对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在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总廓下,对车间的各种质量管理要素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化和模块化来形成体系,使得各要素相互支持和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质量管理的综合效益。
3.1HC公司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构想的提出
结合对车间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理清车间质量管理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现提出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想,如图1所示。
图1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构想图(1)把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认证体系作为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
(2)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体系建设的基础。其中,QC小组、合理化建议应作为质量改善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管理将作为联系纽带。
(3)建立合理的质量指标系作为衡量标准,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其中,质量统计分析的各种管理工具应得到充分应用。
(4)把过程质量和实物质量作为重点环节。其中生产现场应作为主战场;不合格品控制、操作与工艺符合性、过程监控将成为主要手段。
(5)把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作为保障。
为了能够更加形象地说明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现将这个体系比作为一艘远航的帆船,如图2所示。
图2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帆船图在帆船图中,桅杆就是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认证体系,它把握了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大方向,没有桅杆,帆船将迷失方向;船帆就是质量指标系,它是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风向标,只有帆迎风而鼓了,船才能远行,只有各项质量指标达标了,产品才能经得住市场的检验;过程和实物是帆船的甲板,是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体,车间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达到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过程质量和实物质量的不断提升;船的底板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它是帆船与大涛大浪直接接触的部分,也是车间质量管理体系中与各类困难和问题的接触面,是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发挥效益的基础和依靠;船的桨就是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它更多地反映了船员们的积极性,只有通过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规范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万众一心、协调一致,帆船才能在稳定中不断前行,车间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不断地促进质量的提升。
3.2焊装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在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想中,体系的构成归结为五大核心要素,分别为: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认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过程和实物质量,质量指标系,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下面对各要素的实施作出说明。
3.2.1以TS16949为代表的质量认证体系统领焊装车间质量管理子系统
TS16949是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TS16949:2002是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它以ISO9001:2000为基础,兼收并蓄了意大利AVSQ、法国EAQF、美国QS9000及德国VDA6.1等各国汽车业管理体系的特长。它还体现了精益生产方式的精神。它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避免多重认证,并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服务件组织,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共同方法。
因此,车间应以大力推行CCPS为契机,将各类质量管理规范整合为TS16949体系,并统领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车间须树立有效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这一思想,开展好各项质量管理工作。
3.2.2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体系的运行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TQM)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实际工作中,车间须坚持质量第一,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实行全员、全过程、全车间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质量管理。
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把QC小组活动作为质量攻关和质量改进的一把利刃。引导和鼓励自发组织跨单位、跨层级的各精通、熟练和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的质量问题。
动员全员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把合理化建议活动打造成为全员参与质量改善的平台,从小改小革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改善质量。
把信息化作为质量管理的联系纽带。信息化管理需要营造一个规范化的管理环境,然后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以达到提升管理效益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车间须最大限度地发挥HC公司ERP、MES和CMP的功能,实现质量信息精准化的采集、汇总、分析、处理和反馈。
3.2.3把提升过程质量和实物质量作为体系的核心内容
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管理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增殖过程构成的,因此只有过程质量得到了保证,质量才处于受控状态,实物质量才能得以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车间要把生产现场作为质量管理的主战场;要通过规范操作、自查自控、过程监控、树立“不产生、不传递不合格品”的良好风气、预防性维护等工作,结合业务流程再造(BPR)以过程质量的提高来达到实物质量的提升。
3.2.4建立合理的指标系作为质量管理状况的风向标
根据产品品种的拓展,建立起白车身精度、一次交检合格率、奥迪特考核扣分项、千台维修频次、单台索赔费用等指标,并形成经济价值类、过程控制类、实物类和消费影响类等多维度、多层次的质量指标系。
有了合理完善的质量指标系,如何对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提升空间,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将是质量指标系发挥效用的重要一环。为此,车间须加强学习和应用好碎石法、控制图、散布图、关联图法、质量功能展开等各种质量管理工具,提高科学管
理、结构化管理和系统化管理的水平。
在具体措施上,焊装车间须从结合全员质量管理(TPM)加强对夹具工装和设备的维护,控制好磕碰划伤,控制好焊点质量,有针对性地控制毛刺、飞溅、残胶,加强控制不合格品等方面入手,全面做到各项质量指标达标,使质量水平不断地稳中有升。
3.2.5把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作为体系的重要保障
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也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质量责任制、培训和班组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们是内化于车间组织的不竭动力。
质量责任制是一把高悬的利剑,它使大家对“质量”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它又是一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车间须秉着“责、权、利对等”和“奖罚分明”的原则,不断完善和修订车间的质量责任制。
班组是车间的组织细胞,细胞健康才能保证机体健康。培训和班组建设是保证组织细胞健康的内循环。在实际工作中,车间须既要组织好公司级的一、二级培训,又要开展好现场培训、技能比赛、外出交流、工艺考核指导等多种形式、多个层次、以“缺什么补什么”和“立足岗位、扩展岗位”为主导思想的三级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强调质量意识、控制方法和专业技术。在班组建设方面,车间须以精益班组标准为指导,强调班组长管理职能的发挥,在班组内形成积极奋劲的质量文化。
3.2.6五大核心要素是一个系统性的统一结构
以上五大核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贯通,在实际运用和实施过程中决不能相互割裂,要相互应照、相互协同,最终要取得综合性的质量管理效果。
4结论
本文运用了有关质量管理理论、系统的观点和模块化的思想,以HC公司焊装车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克服了车间在质量管理上的无序性和盲目性,使得车间质量管理更加有章可循和系统化,通过有计划地实施,确实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本文也为同类企业的车间质量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最后,囿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柴邦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胡文兴编著.汽车行业ISO/TS16949:2009标准实战指南[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
[3]刘立户编著.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曾金传主编.焊接质量管理与检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Z].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