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风险下的监督机制评价研究

2014-06-19薛瑾

时代金融 2014年15期
关键词:国库监督机制

【摘要】本文从近年来国库案件及会计核算差错情况出发,分析国库风险管理的重要关注点,评价现行监督体制对风险的控制效果,进而提出完善国库监督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国库 资金案件 核算差错 监督机制

一、国库会计核算差错与案件下的国库风险控制关注点

(一)国库以往案件的风险体现

虽然人民银行国库资金案件自2004年以后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从以往案件发生情况来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县域为案件发生的高危地带。主要原因归结于县支行人员紧缺状况下,不相容岗位约束机制执行不严,易形成“一手清”。二是业务变化下作案环节有所变动。人民银行不直接兑付国债后,直接挪用国债兑付周转金的作案条件不复存在;遗留国债数额渐小,动用国债资金的驱动力减弱。国库资金案件作案对象由国债资金,逐渐向库存资金变动。三是内外勾结、合伙作案苗头显现。一种情况外内外勾结,凭证真实,内鬼配合。另一种情况为人民银行国库内部合伙作案,岗位间制约失效。内外勾结、合伙作案下,作案方式更加的隐蔽。四是内部控制基础环节控制漏洞,凭证审核、操作口令管理、印章管理的薄弱环节凸显。表现为利用虚假凭证、报表,盗用他人操作口令管理、印章。

(二)国库现行会计核算差错體现

监督出的会计核算差错是核算风险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会计核算差错的数量和严重程度直接体现了会计核算风险状态。本文选取了人民银行陕西省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事后监督部门发现的国库会计核算差错为样本,分析会计核算差错现状(陕西省内中心支行并未对全部县支行实行集中监督)。从监督范围来看,县支行会计核算差错占比较大,达到55%。从监督差错类型来看,凭证票面要素、印章、账务处理、权限审批为主要差错,占比达到80%以上。从风险严重程度判断,账务处理错误导致的资金划往别的账户的情况,在国库实行第三人复核的状况下仍然出现,值得深思。

综上所述,从近年来国库案件作案及会计差错情况来看,一是集体作案、内外勾结的作案趋势以及三人复核仍出现重大差错下,风险依靠国库部门自身的内部控制并不能得到充分化解,需重视事后监督等第三方力量的功效发挥。第二,从案件及核算差错区域范围来看,县支行国库仍为风险的高发点。第三,印章、凭证问题等基础性问题,在实际中不应被忽视。第四,资金汇划速度加快,对资金出口的监督应更加及时、有效。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分析国库现行的监督体制设置状况,分析上述国库重点关注问题在现行监督体制下的监督制约作用发挥,是否能充分起到控制会计核算风险的作用。

二、国库会计核算风险情况下对现行监督体制的评价

(一)事后监督长期的体制及状况,影响其功能发挥

在无总行直接的业务管理与技术支持下,央行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作为会计核算的第三方监督作用体现不足。一是监督时效性问题,央行业务核算系统已实现“纵向集中,横向分散”的特点,一部分核算差错总行相关业务核算管理部门依托于数据集中的会计核算系统,已可以在当日发现,但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行为最早也在核算差错发生的次日。二是监督区域范围问题,现有的事后监督部门存在于省市两级,但是风险向县级集中,监督资源设置与风险分布不相匹配。三是监督手段落后,手工监督下的全面复核,对风险的识别及监督力度不足。

(二)县支行监督力量仍然较为薄弱,监督力量与风险发生几率错配

央行会计核算风险从分行、中支、县支行呈现金字塔状分布,但风险控制程度却呈现为上紧下松。对国库县支行的监督在现有状况下,并没有实现统一监督模式。中支事后监督部门集中监督下,监督时效性得不到满足。分散监督在部分地区仍由国库部门执行,自控下的监督作用效力递减。独立、及时的监督机制在县支行国库监督中并没有完全实现。

(三)基础性问题得不到重视,事后监督功能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海恩法则”主要含义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在事后监督“复核”制下,监督结果主要体现在“未遂先兆”中。但对事后监督发现的这类未遂先兆或轻微问题,往往只停留在单一差错的纠改,屡查屡犯循环往复,事后监督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引不起各方重视。

三、完善国库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改进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合理配置监督资源

在省级范围内对事后监督工作统一管理,合理划分事后监督各级职能,以管理促进监督效能提高。同时针对目前县域风险较大的情况,监督资源适当向县域倾斜。在具备人员、地域条件的地区,实行分级监督、分工负责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地市级监督部门负责风险及账务监督,原有县级监督员负责凭证真实性、合规性的基本审核。从而搭建起省级事后监督信息库、风险评价、业务指导,地级辖内风险及账务监督,县级凭证基本审核的基本事后监督职能分化管理。同时针对县级地域较远,不具备中支集中监督的县域支行,加大现场监督的力度,定期抽查县支行国库核算状况及内部管理情况。

(二)重视监督结果、检查结果运用,实行资金风险差错与考核结合

事后监督部门不只是本级核算部门的监督者,更是充当上级国库部门对下级国库部门的守护者角色。应加大核算部门和监督部门间的纵向、横向联系,发挥业务考核在各部门之间的纽带作用。将国库业务检查的结果纳入上级事后监督部门对下级事后监督部门的综合考核中,通过对国库检查结果的分析,检验事后监督部门监督效能。同时把下级事后监督部门监督出的国库差错纳入国库部门的考核评价中,充分反映国库部门的会计核算质量,从而提高事后监督结果与国库业务检查结果的利用。

(三)以系统与技术手段为重要突破点,保障监督时效性

借鉴会计核算监督系统的模式,开发以TCBS系统信息采集导入为基础,实时、重点监督为原则,参数、资金出口、人员操作权限、会计重大事项、对账情况为监督重点的国库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实现业务处理的过程监督,消除监督盲点,确保监督的即时、高效。

参考文献

[1]李丹儿.基层央行风险防控与完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的思考.南方金融[J].2009,(11):28-32.

[2]黄守成.从几起国库资金案件来看国库资金对账工作的改进.海南金融[J].2010,(8):83-85.

[3]邓志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监督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西部金融[J].2010,(9):3-5.

作者简介:薛瑾(1984-)女,汉族,陕西省韩城市人,现为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国库监督机制
关于我国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
全国各地财政厅局国库处、国库支付中心负责人名录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财政部国库司主管预算会计司处级人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