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014-06-19逄璇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使其从外部受力,进行自身变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相关概念
(一)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指货币市场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经营过程中的利率水平。实现利率市场化,市场资金供求直接影响利率,利率不再由任何单一金融机构决定,各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状况和对当前金融形势的把握调节利率水平,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利率市场化内容
1.利率决定的市场化:金融机构拥有利率决定权。利率市场化的首要内容应是进行交易的主体拥有决定利率的自主权。在交易过程中,通过洽谈等方式达成双方共同接受的利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最核心内容。
2.利率传导的市场化: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市场利率的准绳。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准绳是利率市场化的又一主要内容。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同业拆借利率是金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利率之一,能及时准确的反应短期资金供求状况。因而同业拆借利率为是利率市场化的评判标准和依据。
3.利率结构的市场化:利率结构上的自由选择。由于金融交易种类繁多,交易主体获得利率期限、数量等结构上的自主选择权不仅可以满足双方交易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同时可以使整个市场灵活多变。
4.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中央银行对利率间接调控。利率管理的市场化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和道义劝告等间接调控的措施调节利率,以及时纠正交易过程中的政策失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分析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整体思路,正稳步前进。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以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为序幕,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的范围。目前,债券市场及包括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外币利率市场化也基本实现。人民币贷款利率也进入上限进一步放开,实行下限管理的阶段。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继续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实现其定价自主权。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1.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贷款比重会有所增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有上升,基本保持稳定,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保持负债比例平稳。而贷款利率的下降,会使贷款需求的增加,贷款占比增加,业务量加大,改变资产负债比例同时提高盈利能力。
2.对存贷期限结构的有利影响。实行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对具体存贷交易细节的决定权进一步扩大。对待优质大企业和信用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时可实行区别对待措施,具体体现在贷款利率、期限等内容上。这使商业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发生改变,对高风险的企业和行业利率较高以保证资金的利用率,从而盈利。存款方面,合理的调节存款期限和利率,降低经营成本,改善存款期限结构。
3.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将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这势必对商业银行经营的传统业务提出更高要求。存贷息差缩小、政策上的保护和优惠逐渐消失,提高了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要求。非传统业务的发展、风险意识、成本意识的提升,也是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4.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为了不断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应对风险和压力,我国的商业银行会走上金融创新的道路。美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先后进行了存款项目创新、贷款项目创新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我国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以来也实行了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也会趋于成熟和多样。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
1.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1)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增加了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不确定性。当利率较高时,易引发较高成本获取资金的负债的流动性风险;而利率较低时,易引发无法及时回收资金和迅速变现的资产的流动性风险。
(2)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为了保持经营效益,会放宽贷款发放的条件,使一些资信状况不佳的企业获得贷款。而此类贷款信用等级较差,会成为商业银行的呆坏账,造成信用风险。
2.利率市场化易滋生新的金融违法现象。定价自主权是利率市场化的最大特点之一,开放的利率定价使商业银行获得主动权。在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法律体系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银行对不同企业存贷款期限结构的区别对待,极易滋生以交情定利率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新的金融违法犯罪。
3.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影响银行业稳定发展。各商业银行更大的利率定价自主权,使商业银行为了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使用高存息低贷息。高存低贷使一些资金实力、盈利能力、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压力陡增,中小银行面临倒闭压力。较大商业银行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吞并,也会影响银行业整体的经营秩序。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发展非传统业务,促进利润构成多元化
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促进利润多元化增长。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及信托租赁业务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构成。
(二)建立统一同业拆借市场,完善监管体系
建立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有利于凸显同业拆借利率的核心地位,发挥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利率市场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完善自身的监管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管理能力。
(三)借鉴外国利率市场化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比我国起步早、进展快,美国1984—1991年间不良贷款率右3.1%上升至5.2%,这与我国利率市场化初期遇到的问题相类似,其解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外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积攒的丰富经验,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解决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岸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6,343(5):1~3.
[2]陈劲松.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贸大学,2003.
[3]段云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5,39(4):2~3.
[4]郭颖.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國海洋大学,2005.
作者简介:逄璇(1990-),女,山东青岛人,研究生,国民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