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话题: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2014-06-19

传媒 2014年1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创新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改变是我们优质服务的实践。

留下您有观点的态度,有态度的观点,就来——

@詹新惠:随着传统媒体立体传播体系的构建,随着新兴媒体原创、策划、深耕内容的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越来越需要相互支撑,越来越需要一体化发展。当前,互联网已进入到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云计算的云媒体、云编辑,基于大数据的内容生产和可视化呈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再造和社会化渠道的多元传播,都需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协力完成。传统媒体的内容和新媒体的技术是所有媒体竞争的一体两翼,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形成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于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受众减少,发行量萎缩,经济收益下滑,在这种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寻求转型之路。而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受众门槛低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是不得不承认,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不可替代。因此,二者的融合显得迫在眉睫,它们的融合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李浩燃: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进步、相关应用的广泛普及,媒体融合早已不是生硬的学术理念,而成为全球范围内正在演绎的生动现实。实际上,媒体融合一直都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阵营也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广播诞生时,相对于大众化报业是新媒体;电视的出现,宣告了广播成为传统媒体;而在互联网面前,报刊、电台、电视台则一齐被戴上“传统”的帽子。如今,面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型传播形态,恐怕连门户网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媒体”了。从这个意义出发,创新是新闻传播的一道底色;面对新兴媒体,与其欲拒还迎,莫如开怀拥抱。

@石峰:2014年期刊业整体发展较之往年显得更加困难。我的总体感觉是大家办法不是太多,具体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一是观念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二是手脚也没有完全放开。我认为,融合应该是一种化学反应。真正的融合应该是把双方的优势组合起来,经过化学反应产生出新的形态。这种形态肯定是多种多样且丰富多彩的,有深度的融合、相对的融合,也有初步的融合。

@周俊生:面对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媒体业自然不甘坐以待毙,利用新技术开发新媒体已经成了众多纸质媒体的共同选择。最近出现的新媒体发展高潮,是由纸质媒体打造全新的新闻网站,并且通过APP等技术手段将其送到手机端。在这方面,2013年的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上海观察”和“澎湃”,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而另一个以传播财经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界面”也即将诞生。

@吕根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此起彼落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此长彼长、互荣共生的关系。大多数传统媒体对融合发展的理解还存在着一定误区:有的把融合简单地理解为“报道上网”和“网评见报”,有的以为建起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就是融合,有的认为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传统媒体退出传播领域。出现这些误区的症结在于只有互联网意识,没有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核心在于用户至上、简约极致、开放共享、迭代创新、跨界协作,通过流量的积累寻找赢利模式。要实现真正的、科学的融合,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

@任贤良:传统媒体要加强因地制宜、多元化探索,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融合转型道路,避免一窝蜂地模仿某一种新兴媒体形态,造成同质化恶性竞争。随着网络新技术不断应用普及,将有更多的新兴媒体业态涌现出来。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融合发展意识,建立融合发展机制,吸收新兴媒体精华,为我所用,不断壮大。

@杨世桥:如今的媒体格局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时代”,也不是“移动互联时代”,而是“媒体融合时代”。媒体融合就是一体化发展,裂变化合产生新的型态,分不清你我,只有龙头、龙身和触角,在信息传播高度发展的天空遨游。因此,转型一定要突破传统媒体思维,从“媒体结合”的框框中跳出来,谋求“媒体融合”的深度再造,彻底建立一体化思维。

@胡敏:目前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可以嫁接到互联网平台上,而恰恰是互联网发展产生的阅读方式的革命性改变,正倒逼传统媒体在新闻内容生产、信息传播方式、产品经营方式和运行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着根本变革。这里的深度融合,不仅表现为传统媒体按照互联网思维原则,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走向互联网运行模式,也直接表现为互联网载体正在主动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就此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垂直型管理运营方式,营造出立体、互动、实时的复合型媒体新生态。

@光明日报:传统媒体的嬗变需要主动求新,不能等、不能靠。固守既有的传播模式,不肯做出积极调整,或者只是浅尝辄止地进行一些尝试,不敢把融合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都是偷懒和不负责任的表现。目前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已经撼动了传统媒体的绝对地位。这一轮洗牌过程中,所有的传统媒体都被拉到同一起跑线上,谁与新媒体融合得好,谁就能抢占先机。同时,融合发展也是新媒体的迫切需求,尽快促成二者从磨合到竞合是大势所趋。

@徐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就是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同时,要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加强内容建设,创新采编流程,优化信息服务,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陈发宝: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行业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是传媒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目前,国内媒体在融合发展方面大多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和经验,难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在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需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先进技术和优质内容的关系,二是借力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关系,三是更快和更稳更好的关系,四是创新特色和保持底色的关系。

@魏武挥:我认为大部分传统媒体并不会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死掉”,正相反的是很多国有媒体可能会走向财团化的道路,利用资源资本整合的金融手段,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很多所谓市场化新媒体项目。纸媒也好传统电视也好,的确受众会日益减少,但这不等于这些国有媒体们从此日薄西山,它们在向所谓大文化产业转移。从资本这个层面来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生了巨大的融合,不符合这个趋势的,则被淘汰。传媒业的集中化和垄断化会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微博看传媒

微博论传媒

本栏目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