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的研究
2014-06-19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袁端华李新姑吕高萍苏涵蒋丽丽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袁端华** 李新姑 吕高萍 苏涵 蒋丽丽
·论著·
动态脑电图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的研究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袁端华** 李新姑 吕高萍 苏涵 蒋丽丽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动态脑电图(AEEG)变化、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后继发性癫癎患者设为研究组,回顾其AEEG资料,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并与对照组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无癫癎发作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16例,占40%;A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的比率为35例,占87.5%,AEEG较REEG检查的中、重度异常比率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AEEG异常率占95.0%;发生在脑叶皮质区的患者继发癫癎的概率高于发生在皮质下区的患者,两者间A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EEG可显著提高卒中后癫癎发作患者的脑电异常检出率,其检查结果对预测癫癎发作、病情变化、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动态脑电图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于老年人, 致死、致残率高。同时,也是老年人癫癎的最常见病因之一,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的诊断依赖于详尽的临床资料、发作期脑电图及发作间歇期的癎样放电,EEG检查发现癎样放电,目前仍是癫癎的唯一客观依据,但EEG 描记时间过短, 检测到癫癎样波阳性率较低,而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可提供24 h脑电活动记录,监测时间长, 能够记录清醒及睡眠各期的脑电波形, 容易捕捉到癎样放电波,大大提高了癎样放电记录的阳性率。动态脑电图对癫癎诊断价值重大,已成为癫癎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1]。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至2013年间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发作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2~82岁不等,平均62.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 6 例,糖尿病 4 例,冠心病 2 例。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无继发性癫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做过一次或一次以上的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头部MRI或CT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卒中并排除其它异常疾病(如脑炎、脑肿瘤、神经系统感染等)。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癫癎的诊断符合2007年中国抗癫癎协会(CAAE)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癎病分册》的分类标准[3]。癫痛发作类型按198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分类划分[4],分为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和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后7天内出现的癫癎为早发性癫癎(early-onset seizules,ES),7天后出现的癫癎为晚发性癫癎(late一onset seizures,LS)[5]。
二、方法
采用常规脑电图(REEG)描记、24h动态脑电图(AEEG)描记这两种脑电描记技术。常规脑电图使用美国尼高力公司脑电仪。动态脑电图使用四川智能电子公司公司动态脑电监护仪 ,按国际 10/20系统放置电极。采用16导联描记,描记时间 18~24 h。采用导电膏固定银盘状电极,用医用 3M胶布缠绕头部固定电极,经脑电图描记确认无误后将电极线理顺后套上医用网状头套,在医生监视下首先行REEG描记 30 min,根据年龄、合作程度行睁闭眼、闪光刺激、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向患者及其家属口头及书面交代监测中的注意事项,详细记录监测中的各项活动 (包括进食、觉醒、睡眠、发作时间等),特别注意记录临床发作的时间、次数、表现。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FP1-A1,FP2-A2,F3-A1,F4-A2,C3-A1,C4-A2,P1-A1,P2-A2,O1-A1,O2-A2,F7-A1,F8-A2,T3-A1,T4-A2,T5-A1,T6-A2。Z(即为额极,F为额点,C为中央点,P为顶点,O为枕点,T为颞点,A为耳垂电极,奇数代表左侧,偶数代表右侧)。
脑电图判读标准符合2007年中国抗癫癎协会(CAAE)首次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一癫痈病分册》的推荐标准[6],分为:正常范围、边缘状态、轻度不正常、中度不正常、高度不正常。
三、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x2检验及t检验,以P <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癎常规脑电图(REEG)与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
患者AEEG背景活动广泛性、弥漫性或局限性慢化,波幅增高,棘波、尖波及棘、尖(慢)综合波出现,本组中30例AEEG的α频率均减慢到7~8Hz,慢波(θ、δ波)数量明显增多,以短至长程及持续性出现为主,部分一侧或某区局限性电活动减慢、减弱。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患者,AEEG表现为弥漫性慢波伴典型的棘、尖(慢)波、多棘、尖(慢)波[7],见图1。单纯部分性发作患者AEEG多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颞区尖棘波,或者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复杂部分发作患者AEEG可见典型的(多)棘、尖(慢)波,高波幅节律性δ波[8]。
图1 左侧导联棘-慢、尖-慢综合波
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发作患者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检查比较:R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者16例,占40%;A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者35例,占87.5%,AEEG较 REEG检查的中、重度(即检测到癫癎样波)异常比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发作患者REEG与AEEG比较 [n=40, 例数(%)]
二、两组患者动态脑电图(AEEG)比较
本研究组中正常2例,占5.0%;异常38例,占95.0%。对照组中AEEG正常33例,AEEG异常7例,异常脑电图中,仅有1例患者EEG描记到局限性癫癎样波出现,6例出现慢波。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EEG比较 [n=40,例数(%)]
三、缺血性脑卒中病灶部位与癫癎发作类型的关系
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患者,皮质受累者32例,其中继发全面性发作者22例,部分性发作者10例;皮质下受累者8例,其中继发全面性发作者1例,部分性发作者4例,两病灶部位癫癎发作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皮质受累者以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皮质下受累者以部分性发作为主,见表3。
表3 不同病灶部位癫癎发作类型的比较
结 论
癫癎是大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致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 其产生与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它是由多种疾病、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癫癎发作是癫癎的主要症状,引起癫癎发作原因很多,老年人则主要是脑动脉硬化和脑血管意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后不少患者发生癫癎称之为“卒中后癫癎”。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癎发作的常见病因。国内报道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癎的发生率为3. 9%~15.6%[9]。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诊断, CT 或MRI 可测知大脑结构性损害,却不能反应脑功能状态变化。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它作为研究脑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脑细胞功能的最直接反映,是非常敏感的,它对预测癫癎发作是否发生和病情变化有着重要价值。由于描记时间过短,常规脑电图检查时常无法捕捉到发作期癎样放电。近年来随着AEEG的应用, 使得受检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够佩戴使用、记录清醒、睡眠各期的脑电图变,较好地弥补了REEG的不足,提高疾病诊断的阳性率[11]。发作性疾病出现样放电,可证实发作性疾病的存在,而这些放电常常在睡眠描记时才被发现。本研究组患者中,常规脑电图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16例,占40%;AEEG检查中度和重度异常的比率为35例,占87.5%,AEEG较REEG检查的中、重度(即检测到癫癎样波)异常比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EEG较REEG 在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发作患者捕捉发作期癎样放电有明显的优势。综上所述, AEEG 在监测脑源性晕厥患者的脑电异常活动方面明显优于REEG,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多数学者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梗死区已死亡的脑细胞无电活动,而周围的半暗带受损组织则产生异常电活动,其改变与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有关。慢波型脑电图是由于整个脑的代谢障碍即血中代谢物质的质和量的变化,广泛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的异常等[10]。
本组病例可见患者脑电图局灶性或局限性频率变慢,基本频率普遍减慢到7~8Hz,慢波数量增多,呈短至长程及持续出现为主, 17例出现一侧或某区域出现局限性电活动减弱或消失,21例见尖波、尖慢波、棘波、棘慢波、慢波等癫癎样放电波幅变高,棘波、尖波及棘慢综合波出现,且与患者CT检查时所示部位一致,临床上出现此种情况时,应高度警惕癫癎的发生。而脑电波的慢化程度代表着脑组织损害程度,脑部病变越重,慢波周期越长,波幅越低[12]。因此,观察AEEG的变化,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后按癫癎发作的时间分为两型:为早期癫癎与迟发性癫癎两种。早期癫癎是指脑卒中后两周内发生的癫癎,其中半数发生在卒中后24 h内。此种癫癎发作常可自动缓解。迟发性癫癎是指脑卒中后2周以上发生的癫癎,可长期反复发作。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发病后未出现癫癎发作,但EEG检查出现有尖波、尖慢波,在随访过程中出现了癫癎发作,且在多次复查中未见消失,提示着有迟发性癫癎发作的可能。有作者报道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以梗死后6个月多见[13], 由此得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经动态脑电图检查检测出癫癎样波有可能在未来病程中出现癫癎。故通过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判断是否产生迟发型癫癎有重要意义。对于卒中后癫癎患者,脑电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干预, 进行合理治疗, 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组中32例病变部位在大脑皮质层,仅8例病变部位在皮质,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癎的发作与病变的部位密切相关,皮质病变比皮层下病变更易引起癎性发作,继发性癫癎一般系大脑皮层病变所致。建议对脑叶梗死灶或皮质下靠近皮质的病灶,特别是多个病灶,水肿范围大的应行AEEG监测,早期发现易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发作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初期或以癫癎发作为首发症状,致使发病开始即呈危重病情,迟发性癫癎发作可使神经系统症状加重,因此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可直接影响预后。
总之,AEEG对预测癫癎发作和病情变化、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无创且安全。
1 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51.
2 Chinese Soeicty of Neurology,Chinese Soeiety of Neurosurgery. The diagnosis, Point of various types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hin J Neurol. 1996,29(6): 376-380.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癎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5-20.
4 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LAE. proposal forrevised clinieal and electroeneephal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epilcptic seizures. Epilepsia. 1981, 22(4):489-501.
5 Guidelines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on epilepsy. Commission on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is, hi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Epilepsia. 1993, 34(4):592-596.
6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痈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5-86.
7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 319-321.
8 余敏,余淑红. 69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后合并癫癎的脑电图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12(3): 350-351.
9 吴逊.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35-236.
10 时军, 孙海民,郭记宏, 等. 动态脑电图在昏迷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26(1): 112-113.
11 谢国民,谢绒珍. 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4,13 (2):109-110.
12 王玉华. 140例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9) : 34-35.
13 郭振化,郭宗成,刘昌林,等. 动脉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癎83例临床分析.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8(5):296-297.
(2014-02-06收稿)
ANALYSIS OF AEEG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Duanhua Yuan,Xingu Li,Gaoping Lv,Han Su,Lili Ji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Guilin,541001,China
secondary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
*邮政编码:541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课题Z2013482
10.3969/j.issn 1672-0458.2014.02.001
【ABSTRA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he ambulatory EEG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mpairment situ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Methods:40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esearch group, and compared with 40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had no epilepsy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outine EEG and AEEG.Results:The AEEG with abnormal of research group accounted for 95.0%,the change occurs in the brain lobe cortex of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epilepsy is higher than that occurs in subcortex location. the two groups hav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Conclusion: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has important value to predict epilepsy happened, changes of the condition and the pro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