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关系型融资及其特征、作用与效率
2014-06-19张通
张通
摘要:对关系型融资的释义及其基本特征的阐述,进一步研究分析关系型融资在具体融资过程中所发挥的独到作用和优于普通融资过程的效率。
关键词:关系型融资;特征;作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0220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系型融资,一种具有准市场交易特征的融资方式,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一个前瞻性论题。学者们发现,关系型融资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中的核心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增强其融资的可获得性。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e)理论认为,银行与客户之间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许多内部信息的交换。银行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私有信息,从而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做出最佳的放贷决策,从而使盈利获得可能,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较为优惠的贷款条件。
关系型融资是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基于“软信息”而非“硬信息”建立起来的资金融通关系,投资者信息的收集和对企业的监督主要依赖于长期的、密切的交往和交易关系,必要时投资者还会通过直接干预来保证其利益的实现。关系型融资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质量“硬信息”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加快捷经济地获取贷款,并且使得银行能够更好地进行信贷决策、实施贷款监督以及修订合同条款。
1关系型融资的内涵及特征
青木昌彦(2001)认为,企业的外源性融资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 length finance)和关系型融资(relationship finance)。保持距离型融资是指只通过规范的融资合同和贷款程序而建立起来的法律意义上的借贷关系的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所进行的融资活动,由市场和法律来对企业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对其进行监督,以此银行便可获得合同规定的利益。中小企业在面对保持距离型融资时,都会显得困难重重,诸如融资成本过高、抵押品不足、信息失灵等问题始终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艰难。从而,中小企业职只能高度依赖于关系型融资(Berger等,2001)这一方式,除此之外,关系型融资还在投行业务、信托业务和风投业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系型融资,也称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是指银行和借款企业痛过长期多种渠道的合作,积累了大量和企业及企业主相关的非公开信息,并主要依据这些私有信息而发放的贷款。
关系型融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关系型融资的第一要素是:关键在于企业与关系银行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长期密切的交易。正是因为这种长期交易关系的存在,关系银行才有了获得企业信息的专业渠道,并且介于此种渠道,方能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企业贷款项目的质量的好坏和项目进展的快慢。而且在这种长期积累中,关系银行也可以重复运用这些来自企业的已有的专有信息来为未来潜在的再贷款做准备,以此得到更高的收益为未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做准备。
(2)由于企业内部的特有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被关系银行所了解,其他金融机构及放贷人均无法知晓,因此这些资讯在非特有的双向市场上是没有特定渠道获得的,只有通过与企业的非短期即长期的合作,关系银行才有获得相关内部信息的可能进而关系银行才能在贷款竞争中获取垄断地位,并且给该企业提供资金的最佳选择也只能是关系银行。
(3)在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型贷款中,长期贷款服务将由关系银行来提供,而同样地,关系银行也可借助此渠道,拥有企业的特有信息。在这种互惠的情况下,关系银行为了能在长期中得到回报(Boot,2000),也会有使发放一些在短期内看起来利润率不那么高的贷款成为可能,例如,给那些短期资金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提供贷款,或将风险投资的潜在机会提供给初创期企业(青木昌彦、Dinc,1997)。
(4)在关系型融资中,关系银行为了保障其发放贷款的安全,可能需要干预借款企业的治理。由于关系银行开展关系型融资是以贷款项目的长期盈利性为基础的,因此,当企业处于盈利困难时,关系银行一般都会以获得企业部分为目的或以全部剩余控制权为条件来进行放贷活动(青木昌彦、Dinc,1997)。
2关系型融资的作用
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看,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关系银行如何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在他们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关系型融资在以下方面的主要作用。
2.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合理提高融资效率
能充分解决或缓解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难问题是关系型融资的最大的优势。如Petersen和Rajan(1993)提出了基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银行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在初期对借款者不太了解,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较高,随着对贷款者的接触变多,了解加深,银行提供贷款的利率将逐渐降低。
关系型融资活动会在长期内重复的多次的进行,银行通过每次给企业提供融资,来获得一些其它金融组织无法获得的特有的信息,这些特有信息将向企业提供再融资提供可能。随着活动的多次进行,被掌握的专有信息面会越来越广,正由于这种信息优势,使企业获得更多租金的机会。而这种机会促使银行进行更多的专用关系型投资,同时使企业获得了更真实的消息,顺利实现了双赢(Thadden,1995)。
银行之所以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是因为贷款回收风险是由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但Berger等人(2002)认为,在推行关系型融资以后,由于“软”信息渗入企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很大程度上能够替代如财务数据等“硬”信息,所以风险将能得到有效控制。现在,由于审计的财务信息也可能作假,因此长期积累的“软”信息价值甚至会超过“硬”信息,基于这种情况,现有信贷市场交易手段将被关系型融资所取代,成为市场最常用手段。
2.2解决了抵押品不足的问题
由于自身信息透明度较低,同时缺乏抵押担保,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外源融资支持,依赖关系型融资成为其优先考虑的渠道。关系型融资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抵押担保可以减轻贷款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前提条件是,放贷者需要对抵押品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小,而只能提供价值容易发生变化且不易被监督的抵押品(存货或应收账款等),因此无法提供易受监督的抵押品(不动产等),故银行便不愿轻易放贷给中小企业。但是,在关系型融资模式中,由于银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关系银行便可以便捷且低成本地从企业的账户上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抵押品的价值以及价值变化情况,进而实现对企业抵押品的有效监督(Udell和Berger,1995)。Boot和Thakor(1994)指出,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的贷款请求,银行要求提供的抵押担保品会减少,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提高融资效率。
2.3增加信息敏感型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大部分企业不愿意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融资,原因在于,公开市场融资会要求企业必须向社会公众披露并提供大量的企业私有信息,其中甚至包括企业的商业机密。而在关系型融资模式中,企业的私有信息只为关系银行所独占,同时,关系银行为了能够获得企业私有信息的垄断优势,也愿意为企业保密(Chiesa和Bhattacharaya,1995)。从这个方面来看,银企之间自愿的信息交流使得关系型融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并增加银行的贷款收益。
2.4有助于跨期优化贷款条件
企业在创始初期的还款能力通常不强,若银行能在这个时候给企业以较为优惠的贷款,来促进企业的成长,那么银行也能够在企业发展成熟后获得高额的回报,进而实现资金的跨期优化成为可能。在保持距离型融资中,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融资行为是单次的,且银行无法有效地监督企业的贷后行为,因此贷款条件的跨期优化就不可能实现。而在关系型融资模式中,由于企业与关系银行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关系银行也掌握了相当量的企业私有信息,关系银行便可以对企业进行长期有效地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的贷后行为,因此有助于实现贷款条件的跨期优化,并使得关系银行可以在企业的成熟发展期后获得高额的利润收益(Petersen和Rajan,1995)。
2.5关系型融资具有“告示效应”
在关系型融资中,关系银行可以了解和掌握到企业的大量私有信息,因此,关系银行若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放贷给企业,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出该企业的借款项目前景良好。而在保持距离型融资中,由于银行无法直接了解到企业的私有信息,则需要借助于观察关系银行再贷款的信号来实施其放贷决策。Fama(1985)称之为“告示效应”。Billet(1995)证明“告示效应”的影响力与关系银行的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即:若企业和信誉优良的银行开展关系型融资,就会进一步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其他银行的保持距离型融资贷款。
3关系型融资的效率
关系型融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所有正规的金融机构,关系型融资都是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从大量的文献中可以看到,目前主要形成了两方面的成果:一个方面,Rajan、Petersen(1995)和Zingales、Rajan(1999)指出,在一个不存在有效竞争的贷款市场上,银行的垄断地位将有利于企业获得融资。他们认为,银行的垄断地位可以令其使用利率水平或信贷配给政策,或者和企业长期合作的方式,来帮助银行对众多的借款者进行甄别,以此达到缓解并减少企业道德风险行为的目的;另一个方面,Thakor和Boot(2000)认为,关系银行通过信息优势来获取租金的激励会促使其放弃贷款市场上的有效价格竞争。Dinc(1997)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关系银行的信誉可以借由市场竞争来加以强化,即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会对银企之间开展关系型融资提供有利帮助。
同时,银行规模的其复杂性也将影响到关系型融资的效率。Hauswald和Marquez指出,小规模的地方性银行具有从事关系型融资的比较优势。Berger和Udell(1995)发现,大型复杂的银行很难在其内部组织间收集并传递“软信息”,而这些软信息对于评价信息不透明企业的品质往往更加重要。与此相反,硬信息更容易在复杂的层级中进行传递。因此,小银行更适合与中小企业合作。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瑟达尔·丁克.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1).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郑宝金,杜江波.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与关系型融资[J].商场现代化,2007,6(505):281.
[4]彭文平.关系型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139143.
[5]郑震龙,刘天才.意会信息、关系型融资与中小企业信贷[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24(5):108111.
[6]姚欣,高阳,陆杉.论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J].管理观察,2009,(3):6566.
作者简介:常婧琦(1988-),女,广东深圳人,合肥工业大学2011级马克思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刘丹丹(1989-),女,安徽六安人,合肥工业大学2011级马克思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