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边底水油藏应用水平井高效调整提高采收率研究
2014-06-18郎东陈菊
郎东 陈菊
摘 要 华东分公司苏北油区以复杂小断块为主要特点,断层发育、非均质性强,多数区块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最终采收率低,油藏潜力未得到有效发挥,老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针对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中高渗高含水油藏开展了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并依靠水平井优化设计,部署实施水平井挖潜,改善了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其采收率,对指导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边底水油藏;水平井;高效调整;隔夹层;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6-0149-01
1 油藏地质特征
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南组一段主力油层为底块厚层块状油藏,砂岩厚50 m~120 m,开采中边、底水发育,天然能量充足,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为构造封闭的边、底水驱动油藏。从物性特征来看,储层具有中孔(孔隙度为20.78%~24.91%,平均23.33%),中高渗(渗透率为109.47×10-3 μm2~204.33×10-3 μm2,平均158.28×10-3 μm2)的特点,从原油特征来看,该块原油具有低硫、低粘度、高蜡、高初馏点、高凝固点的特征。
2 油田开发目前的主要问题
草舍油田草中断块戴南组一段油藏于1979年7月投入开发,至2012年12月先后有12口井生产,大部分油井由于底水锥进,含水上升快以至高水淹,另一部分井由于套损严重无法生产需要而停抽。目前生产井1口,日产油0.1 t,含水99%,已处于特高含水废弃开发阶段,油藏采出程度33.79%。
利用直井开发面临的问题:底水锥进,含水上升快;单井有效控制储量规模小,动用半径小,采出程度低。
3 利用水平井高效调整提高采收率的做法
为了解决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油藏开发中所暴露的问题和矛盾,保持油田长效稳定生产,我们及时转变开发思路,努力探索利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技术。水平井技术在边底水油藏开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可以有效缓解边底水侵入速度,提高油田采收率。
3.1 隔夹层分布研究
对于草舍油田草中断块戴南组一段高含水油藏而言,精确描述储层内部有效的泥质或物性夹层,是确定能否实施水平井挖掘顶部剩余油的前提,为此将戴一段指尖峰与底块主体之间的隔夹层作为研究重点。
以沉积结构单元理论为指导,通过厚层细分、韵律层对比等技术,找出隔夹层岩性在测井曲线上的相应特征,进行隔夹层的综合描述,将戴一段底块砂岩细分为三套小层,分别为上部指状砂岩、中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下部底块砂岩主体。并制定了该区隔夹层识别标准:岩性以泥岩和粉砂质泥岩为主,厚度在1.2 m~2.7 m,平面分布较稳定,从测井曲线来看,电阻率在2.6~4.7 Ω·m,自然电位在-9.5~35 mV,自然伽马在101~120 API,声波时差在220~250 μs/m。
根据隔夹层识别标准进行隔夹层描述,在构造高部位草16井区、草3井区、苏158井区夹层分布稳定,泥岩厚度约为1.2 m至2.7 m左右,在构造低部位泥岩夹层不发育,逐渐被物性夹层所替代。
3.2 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夹层描述实现层内分割控油,未考虑隔夹层时,底块厚油层基本水淹,厚层顶部构造边角有一定的剩余油,考虑隔夹层时,夹层上部有大量剩余油富集,估算储量约9万吨,可见该区戴一段油藏内部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水平井优化设计
在水平井优化设计中,运用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小层精细对比技术和薄层水平井设计方法,对水平井段的轨迹、靶点位置及方位、油层中的位置以及水平段的长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1)井位靶区选择。在对草舍油田中断块戴一段油藏内部隔夹层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分布的特点,优选隔夹层相对发育的层段顶部位置进行部署。
2)水平井段方位。沿构造等高线平行方向部署。但由于苏北地区水网发育,地面条件限制较大,井口位置无法自由选择,水平井走向无法完全与构造等高线走向平行,设计中尽可能选择夹角较小的方案。
3)水平井段井斜角。由于水平井井筒流量从指端到根端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越靠近根端,压力变化越大,特别是底水油藏中更容易导致根端水淹,给油井采油中后期堵水作业带来困难。所以在水平井段优化设计时一般考虑水平井入窗点比出窗点稍高一点。如草平6井优化设计水平段入窗点比出窗点高6 m,井斜角为86°。
4)水平井段长度。由于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油藏属于含油面积很小的复杂断块油藏,综合考虑井网状况、剩余油分布、油藏内部构造、断层位置和断距、水平井方位、储层特征等因素,水平段一般选择在150 m~200 m。
4 水平井应用效果分析
在水平井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在草舍油田草中区块戴一段油藏实施2口水平井。草平6井水平段长143 m,钻遇油层160.5 m,草平7井水平段长165 m,钻遇油层41.8 m,取得了预期效果。两口水平井常规投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油达到5.1 t,是周围直井的10倍,而含水率为周围直井的80%。
该区块通过水平井的调整挖潜,恢复可采储量9×104 t以上,采收率由35.3%提高到36.8%。
5 结论与认识
1)块状中高渗边底水油藏在高含水率的开发后期,利用常规的直井开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应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更具优势,解决了直井生产存在的产量低、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
2)水平井的产量是周围直井的10倍,含水率是周围直井的80%。
3)块状油藏内部隔夹层的存在影响了剩余油的分布,在隔夹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2口水平井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2.0%,对指导同类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桂玲,廖光明,罗南,等.边底水油藏利用水平井提高采收率的实践与认识[J].水平井油田开发技术文集,2010(1).
[2]张吉,张烈辉,胡书勇.陆相碎屑岩储层隔夹层成因、特征及其识别[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4).
[3]喻高明,李建雄,蒋明煊,等.底水油藏水平井和直井开采对比研究[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9(1).
[4]黄文芬,王建勇,孙民生,等.水平井挖潜边底水构造油藏剩余油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1(3).
[5]张建军,赵宇渊,张南军,等.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分析[J]. 石油钻采工艺,2009(6).
作者简介
郎东(1984-),男,助理工程师,2006年7月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专业,一直从事油田开发生产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