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相伴攀期颐

2014-06-18张行炎

含笑花 2014年2期
关键词:平声平仄诗词

张行炎

邵老雨沧先生堪称文山诗坛前辈诗人,在其期颐在望之年,诗词集《君山鹤韵》终于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文山诗坛上的一件盛事,读后感觉诗如其人,感慨系之。

雨沧先生出生于公元1918年,农历火把节。正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马列主义的翌年。是年属马,难怪他如玉骢一般,在火把的引导下一世驰骋不停。而今,雨沧先生已年届九十五岁高龄,虽然老态,并未龙钟。与他同庚相濡以沫的老伴,同他共越耄耋,可惜九四初度便驾鹤早归。二老能享高寿,有人说,是生年吉祥,上苍垂爱的定数;又有人说,是出生贫寒,自幼历练的必然;还有人说,是身居乡野,自然洁净的原因;更有人说,是子孝媳贤,悉心奉养的结果。我认为,上述原因皆不排除,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得益于家庭诗词气氛浓厚,性灵得到陶冶的缘故啊!

雨沧先生出生在云南文山一个边远的乡村——新街乡丫口寨。自幼家贫,替人放牧,十二岁丧父,所幸姑母接济,遂圆读书之梦,顺利读完小学,继而进入省立开广中学师十班就读,毕业后,返乡当上乡村教师。黑暗社会,身居底层,虽胸怀宏志,然命途多舛,为解救邻家姑娘于水火,陡遭迫害,匆于新婚燕尔之夜,搀母携妻夤夜潜逃,到小街镇左母纪村避难,安顿至今。

雨沧先生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目睹了近百年来的社会变迁,耳濡目染,阅历丰富,见闻详实,情感真挚,全部融入他的诗词作品之中,使诗词集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雨沧先生诗词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具有深厚的思想感情,抒情细腻,真切感人。

雨沧先生对旧社会黑暗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为避难被迫离开故土,这段往事,在他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在《故乡情》、《故里今昔之感》、《九十周岁抒怀》、《绮罗香·故乡情》、《九十三岁生日》等诗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既有“目睹贪官饕餮肚,身经暴政虎狼窝。”的回忆;也有“浮生历世征途险,素志攻书国难时。”的表述;再有“扶危仗剑新婚夜,挽救邻姬出火坑。”的义勇;还有“叶落他乡,魂归故里,情系家山柔土。”的情愫;更有“横征暴敛刮民脂,遍地哀鸿草木悲。”的控诉。读后,在对雨沧先生表示深刻同情的同时,也对黑暗旧社会产生极端的憎恶。

雨沧先生对自己能够从黑暗中熬到日出,感到十分幸运,对亲情往事总是难以释怀。他思念家乡:“挈眷他乡红烛泪,常思水土故人情。”(《往事》);为罹难之时得到暂憩的立锥之地十分感激:“夕宿燃灯寺,难忘此夜恩。”;对供他读书的姑母一往情深:“日夜机杼飞木铎,寒窗得济拥春温。”;对孀母的养育之恩,总怀寸草之心,难报三春之晖:“秋水萧瑟怨黄昏,游子含悲草之心。”(《暮过母亲坟》);对同在教坛蹉跎一生的内弟王开庆去世表示深深的哀悼和忧念:“流云传字姐悲弟,郎舅深情入梦来”(《悼念内弟王开庆》);对胞弟的逝去无比哀怨:“把酒悼亲情,泪滴杯中。荆花并茂正欣荣,但恨暴风连夜雨,花落庭中。”(《浪淘沙·悼念胞弟邵开林》)。

由于久经旧社会的蹉跎,对新社会的到来,雨沧先生更是抑制不住激动之情,尽情歌唱,爱意溢于言表。他歌颂党中央:“救国兴邦济世才”、“精英辈出把天裁”(《歌颂党中央》);他盛赞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改革风光无限好,中华崛起邓公裁。”(《伟大历程二首之一》),“春风浩荡千门晓,沛泽恩深拜邓墀。”(《邓爷恩深》);他仰慕毛主席的伟大功绩:“建国兴邦除弊政,拯民苦海见朝阳。”(《深痛悼念毛主席》);对周总理的卓著功勋予以彰显:“兴邦决策纾民瘼,立国方针结友邻。”(《怀念周总理》);对开国元戎朱总司令的丰功高度赞颂:“功勋存史册,开国树丰碑。”(《怀念朱总司令》);对党的代表大会纵情高歌:“中华崛起歌仁政,社会和谐求大同。”(《赞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雨沧先生怀有大爱,这种大爱,就是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他盛赞当今社会:“艺苑诗台分一角,同歌盛世启宏图。”(《抚今追昔》);他对北京奥运会寄予极大厚望:“仰望京都迎奥运,炎黄赤子树功勋。”(《奥运火炬耀珠峰》);北京奥运会取得辉煌战绩,他纵情欢呼:“更喜金牌居首位,飞觞醉月乐尧天。”(《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中秋来临,合家团聚之时,他思念海峡对岸的台湾同胞:“随风过海黄花酒,两岸传杯意味同。”(《中秋抒怀思彼岸》),“两地相思今月夜,会当把酒共嫦娥。”(《中秋佳节两地情》);救援自然灾害的义举震撼了邵翁的心灵,他深知在旧社会是不可能办到的,凸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于是发出内心的赞语。对救援汶川地震,他吟咏:“悲歌一曲千秋史,浩气凌虚铸国魂。”(《汶川特大地震》);对求援玉树地震,他欢唱:“同胞罹难虔心济,更有东风送暖来。”(《玉树地震》);对救援舟曲泥石流,他呼出:“风雨同舟排险境,爱心共济起丰碑。”(《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对抗旱,他思恩:“钱粮救济灾区户,饮水思源颂舜尧。”(《抗旱二首之一》);对抗洪,他颂扬:“元首亲临裁决策,军民奋战树百碑。”(《鏖战三灾》)。在他的笔下,诸如新农村建设、政府发放养老金、发放高龄补贴、农村实现电气化等等,都是美好的善举,皆施以浓墨重彩,尽情歌颂。

对假丑恶现象,雨沧先生也不吝笔墨,极尽鞭挞。对文革,他愤懑,在《忆文革》中回忆:“任是深山边僻处,黎民孺妇也遭灾。”,在《文革后期》中控诉:“牛鬼挥鞭称牧主,萋萋草地犊子喑。”;对腐败现象,他深恶痛绝,在《反腐倡廉三首》中揭露:“硕鼠明吞粮库米,小蟑暗舔庶民油。”同时告诫:“官有四知君勿贿,人无三省道难全。”对赌博打牌风侵入农村深感忧虑,在《打牌风》中揶揄:“梦里犹呼卡二万,日高三丈未起床。”对贫与富的差距,他无限疑惑,在《贫与富》中有所描述:“雕梁寓所进佳肴,破院巢居喝米汤。”对迷信深重,拜佛求保的人,他深感堕落,在《求神》中给予讥讽:“活佛心中知善恶,何须假意问观音。”

雨沧先生把对祖国的爱,寄情于山水之间,山河的壮美、农村的新颖,在诗里词间,皆洋溢着深厚的感情,这是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他赞美滇南美景,在《文山西华公园暮景》里这样描写:“好山好水清凉地,如画如诗伟岸峰。”他对寓居半个多世纪的左母纪村情深谊厚,在《山村如画》中这样描绘:“步出家门入画图,芳原绿野是诗橱。”他剪取农村一角,表现农村的巨大变化,在《农村剪影》中这样归纳:“桑田吐出金瓜子,汗水凝成玉宝珍。”对山村的变化感到欣慰,在《山村即景》中他看到:“年丰岁稔农家乐,物阜山庄柳院姝。大道平川车马路,摩托似箭闯天都。”他退休返乡,满目一新,在《山村即兴》中唱道:“楼台剪影花枝俏,野甸寻芳秋实鲜。更爱河山千里秀,挥毫把酒醉尧天。”;他对曾经工作过的山村时常怀念,在《腰店风光别有情》中寄予深切的感情:“小桥淌水催诗兴,腰店风光别有情。”对山泉龙潭他情有独钟,在《双潭即景》中赋予特殊的感情:“双潭映竹纤枝舞,众鸟鸣春绿意浓。”沐春光,他即景;临秋景,他兴怀;听夜雨,他望秋;闻香桂,他思人。读了这些诗句,使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面对秀丽的山川,春天也不愿离去,何况读者呢?endprint

雨沧先生诗词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符合诗词格律的品味,平仄和谐、韵脚合辙、对仗工整,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

雨沧先生的诗平仄和谐。平仄律是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规律。汉语在发展衍变的过程中,至南北朝时期,梁朝文学家沈约等人发现并总结了古音韵有四个声调,即平、上、去、入四声。明·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里,对声调的性质作如下描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而远,入声短促急收藏。”清·顾炎武在《音论》中这样说明:“平音最长,上去次之,入则诎然而止,无余音矣。”虽然不能确定它们的调值,但可知,除平声平而安之外,上去入三声皆不平矣。于是,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一类,称作仄声,与平声相对。在平常的语言中我们经常发现,如果一句话都是平声,读到后来则气不够用;如果一句话都是仄声,读到后来则气息短促,声音越来越小,别人听不明白,达不到交流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实在功不可没。在实践中,诗人们将两个平声字或两个仄声字作为一个节奏,平声节奏与仄声节奏交替搭配,这样的语言效果尤佳,读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于是,将这一搭配引入诗中,便形成近体诗的平仄规律。平仄律规定,近体诗中,以两句为一联,上一句称为上联,或称出句,下一句称为下联,或称对句。在每一句中,平节与仄节交替;在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上的字的平仄相反。这就是“对”的规律。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一个节奏的平仄相同。这就是粘的规律。平仄在诗句中交替使用,就使得声调多样化而不单调,造成起伏回环的节奏美感。从雨沧先生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中老年时期的律绝,都是严格按照平仄规律创作的。

雨沧先生的诗韵脚合辙。押韵律是近体诗的另一个重要规律。押韵律要求近体诗偶句末字押平声韵。由于社会的发展,语音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到了中近古,古音韵中的平声字分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上声字中的清音字和次浊音字仍读上声,上声中的浊音字改读去声,入声字分别融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这一变化表现在《切韵》、《广韵》和《平水韵》等书中。《平水韵》按照当时语音使用的情况,把汉字划分为206个韵部,平声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各有15个韵部。此后,无论科举考试还是平时创作,诗人们均以《平水韵》为准,再后来以根据《平水韵》改编的《诗韵合璧》为准。雨沧先生诗词作品完全符合这一要求。这是无可非议、难能可贵的。

语音不断发生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是一些分在两个或几个韵部读音不同的字发音相同,如“一东”、“二冬”两个韵部的字皆读若“东”;上平声“三江”和下平声“七阳”两个韵部的字皆读若“唐”。同时,原来同一韵部的字,后来发音不同,如“四支”韵部的字,在现代汉语中,“支”、“池”、“司”的韵母与“移”、“皮”、“奇”的韵母和“垂”、“悲”、“规”的韵母互不相同。如果作为同一韵部的字,用在同一首诗里,现代人读来,就不押韵。

由于这些变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书局出版了重新修订的韵书《诗韵新编》,将《诗韵合璧》的206个韵部缩编为18个韵部,每个韵部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把韵母相同的字调整到同一韵部中来。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为什么还要保留入声呢?入声虽然从北方官话和现代普通话中消失了,但仍保留在各地方言之中。不仅在大陆不同方言区使用,而且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当中也广泛使用。如果不收入声字,后人不懂它的发音,那么,我们阅读古诗词时,就不顺畅,觉得古人的诗有悖平仄规律;如果诗中不用入声字,不仅各方言区的读者用方言朗读觉得平仄不和谐,而且海外华人读来就更觉得生涩不通了。现时提倡古韵和新韵并行的方针,愚以为,目的在于,新韵用于普及,古韵用于提高。这样不仅易于普及诗教,更重要的是易于与国际接轨,便于与海外华人交流。雨沧先生功底深厚,诗词造诣极高,当然乐于用高标准要求自己,所以,新创作的诗词,都以《诗韵新编》为准。对于过去的作品,在付梓前,又按《诗韵新编》重新修订。这一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雨沧先生的诗对仗工整。对仗律是近体诗的又一个重要规律。对仗律要求,律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必须对仗。在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词、词组、结构的词性相同,词义不同。这样,可以增强诗的整齐美和声律美。从律诗中的颈联和颔联发展而成的对联在平仄和对仗上的要求有所放宽,但在律诗中却是极严的,它有很多禁忌,不能犯合掌,不能用重字。词义相同,就是合掌,譬如出句用“打”,对句不能用“击”;出句用“看”,对句不能用“望”;出句用“听”,对句不能用“闻”等同义词,否则两句中只表达一个意思,就犯合掌之大忌。词性不同也是不允许的,如果出句用动词,对句就不能用形容词等其他词;出句用名词,对句不能用副词等其他词;出句用数词,对句不能用量词等其他词,等等,两句中的举动、形态、性状不一致,不仅读来拗口,而且破坏了意境的统一,丧失了对联的美感。

雨沧先生是对句高手,所有律诗都符合对仗规律,任拈一首律诗的颈联、颔联都是对仗佳品,譬如:“千山隐逸苍苔冷,万壑幽深翠竹稠。”(《君山颂》);又如:“改革翻新开盛世,排除守旧庆华年。”(《翘望京都建国六十周年华诞大庆》);再如:“堆雪成翁梅嵌眼,捋沙做饭叶当筛。”(《忆儿时》)。就是不要求对仗的首联和尾联,有时也唾手对出,如:“几声犬吠村墟静,数点寒星月色明。”(《山村月夜之二》首联);再如:“冬雪皑皑兆丰岁,衣冠楚楚问源头。”(《春夏秋冬》尾联)。

总之,雨沧先生的诗作,格律严谨,正如他做人一贯遵守法规一样,作诗也是遵守格律的。在当今那些不懂什么是格律就大嚷要打破格律镣铐的氛围里,实在难能可贵,鹤立鸡群。

雨沧先生诗词作品的再一个特点是,具有典雅、凝炼的韵味,适当用典,增强“比”的效果。“旰食宵衣三吐哺”(《歌颂党中央》)中的“三吐哺”出自《史记》所载周公语:“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说明周公求贤若渴的心情。此处借以歌颂党中央重视人才。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朝秦暮楚欧洲月”(《风云巨变》)中的“朝秦暮楚”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有“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暮楚。”战国时,秦楚两大强国相互对立,时常打仗,其他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所在,时而助秦,时而助楚。后用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这里借刺欧洲国家时而附俄,时而追美,见风使舵的行径;“教师聚会东篱酒”(《教师节有感》)中的“东篱酒”出自晋·陶渊明《饮酒二十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自种自食,东篱采花,东篱饮酒,表达出恬淡的生活。这里以情境喻人,把休闲的情趣借来专指退休教师。宋·李清照《醉花阴》词中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句;“破镜圆时叹鼓盆”(《怀念吾乡贞女唐彩云》)中的“鼓盆”出自 《庄子·至乐》,庄子之妻死,庄子“箕踞鼓盆而歌”。这里借庄妻之死而哀叹主人公死;“草堂有句鄜州月”(《丹桂飘香念家人》)中的“鄜州月”出自唐·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唐朝安史之乱时,杜甫奔走避难,怀念家寄鄜州的妻儿。这里借指邵翁怀念家中的亲人。这些用典,比直接叙述要精练得多,显得庄重典雅,而又全无生涩,吟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一下就紧紧抓住读者的情趣,迅速投入诗句的意境中来。

雨沧先生创作时能够浓缩田园生活的影象,把那些最能引起读者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由于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

总之,雨沧先生诗词作品艺术上还有很多特色,诸如炼字、拈用等,这里不再赘述,留待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吧。

从雨沧先生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年逾耄耋之年的雨沧先生品格 是那样高尚,情趣是那么典雅,生活是那么恬淡,精神是那么富有。他深深领会了陶渊明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妙谛,娴熟地运用老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真正达到了“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地,矢志不渝地在诗词领域里不倦追求,终于使《君山鹤韵》问世。雨沧先生为诗坛后侪树起了一面旗帜,我相信,在雨沧先生精神的鼓舞下,后侪诗人们定会辛勤耕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让更多更好的诗词集呈现给读者。

极目远眺,老君山头祥云化雨,左母纪村彩虹绚丽,雨沧先生期颐在望,我与众诗友一样期盼,待到雨沧先生庆绵奕叶时,再到老君山麓痛饮松龄酒。

在此,仅以小诗作结:

雨来沧水幻, 奋驾老君龙。

星际生银海, 月中添碧琼。

骚坛身手异, 期颐子孙从。

邵氏诗风正, 门庭现彩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声平仄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春天的马蹄声
“逾”与“愈”不同
“一三五不论”之我见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