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区域文化持续发展
2014-06-18蔡卫红
蔡卫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文化馆,新疆 博乐 833400)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区域文化持续发展
蔡卫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文化馆,新疆 博乐 833400)
新疆博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牧区,以传统手工技艺、民族音乐类项目为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为最大程度上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好的推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日常生活,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组织工作人员对市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对普查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登记建档,切实加强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新疆博乐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普查保护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之中。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职责。
一、基本情况
博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牧区,以传统手工技艺、民族音乐类项目为主,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目前,博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8类23项,其中5项被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遗名录,1项被录入国家非遗名录。一是民间文学:《江格尔》、蒙古族谚语、蒙古族祝赞辞、蒙古族谜语、蒙古族故事。二是传统音乐:蒙古族拖布秀儿弹奏、蒙古族短调民歌、蒙古族长调民歌、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三是传统舞蹈:蒙古族舞蹈沙吾尔登。四是传统技艺:蒙古族奶酒酿造技艺、蒙古族服饰、蒙古族皮酒壶芦、蒙古族蒙古包营造技艺、蒙古族奶制品技艺。五是岁时节令:蒙古族麦德尔节、哈萨克族那乌鲁孜节。六是传统美术:蒙古族根雕雕刻。七是人生礼俗:蒙古族婚俗、蒙古族祭敖包。八是杂技与竞技:蒙古族那达慕、哈萨克族姑娘追、蒙古族博克。其中2013年江格尔传唱传承人甫·巴达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普查的情况显示,仍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处于濒危和失传的状况。比如:蒙古族皮酒壶技艺就是一种失传的非遗项目;短调歌曲又增加了不少新歌曲,但有些短调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发生了改变,甚至有的短调歌曲的歌词被新的歌词代替,出现一曲多词现象,失去了历史和时代的特征。目前已有14项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列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做法
博乐市党委、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州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组织民间艺人进行民族民间艺术培训。目前,已举办多期蒙古族长短调民歌、“江格尔”说唱、托布秀尔弹奏、沙吾尔登舞、刺绣等非物质文化培训班,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1同2时,县市文化馆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合作,开设了马头琴演奏、冬布拉演奏、民族舞蹈培训班,教授民族民间文艺。并积极组织民间艺人参加疆内外民族艺术表演活动。
2008年以来,相继开展了“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通过悬查经费。先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配备了录音笔、摄像机、电脑、照像机、打印机等普查设备。同时,在普查车辆协调、资料征集、翻译、建档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覆盖全市各乡镇场,普查征集到的媒介资料按类别编目,由专人管理归档,进行陈列、展示。同时,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浓厚了保护氛围。充分利用市文化艺术节、那达慕草原节、大型文艺活动举办之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文艺演出、播放宣传录音、电视报纸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保护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普及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每年组织参加自治区、自治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全市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工作,需要有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民族民间文化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为此,我市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近两年,又多次选派工作骨干参加自治区、自治州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2011年争取《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训计划的通知》,选派一名业务骨干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脱产学习一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供了良好人才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我市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项目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间广为流传。全市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民族民间文化和技艺后继乏人,严重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在越来越多人,由于思想观念和环境的变化,对组织民间文艺活动积极性大减,有的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文艺目前已多年未组织活动,其文化活动的程式和器具亦被逐渐淡忘和失传。例如:史诗《江格尔》是几个世纪以来在卫拉特蒙古族中广泛流行和传承下来的举世闻名的英雄诗史。目前,在博乐地区完整的说唱的“江格尔奇”已寥寥无几,为数不多的“江格尔奇”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等诸多原因而缺乏传承热情,一代传承给一代的口头文化却在我们这个时代即将销声匿迹了。蒙古族长调能够完整演唱者都年事已高,采取口传心授的模式学习已不被青年人接受。民间手工技艺方面,因为市场供求的变化,使得手工艺人不得不舍弃
G127
:A
:1005-5312(2014)05-0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