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炕围画的传承发展
2014-06-18王晓丽
王晓丽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浅析山西炕围画的传承发展
王晓丽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炕围画具有很强的地域民俗特色,展现了山西百姓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初的炕围画只具有实用性,并无美感。于是人们就用简单的墨线条画以简单的边框和中间的花纹图形。就这样,最初形式的炕围画便出现了。这之后,人们又以颜料做底,色彩画花,桐油涂革,既鲜艳亮豁,又坚固耐久日常脏污了,以湿布楷擦即可。至此,炕围画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炕围画;民间艺术;图案纹样
炕围画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室内画品,是山西地方文化中地域性很强的一种造型艺术,集合了壁画、剪纸、年画、建筑彩绘的精华。炕围画在山西的中部及偏北地区都随处可见,其中尤以原平、代县的最为著名。由于晋中及北地区属高寒地带,家家户户都以火炕作为主要休息的区域。而炕上的墙面最初极易脱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三面墙上涂约半米的“围子”,这样既保护了墙面,又使人们免遭脏衣污物之累。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有许多善长绘制建筑彩绘、版画及制作剪纸的工匠投身此业,各种各样的建筑彩绘图案、表现形式被大量的借鉴和引入炕围画,为炕围画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蓝本”。
一、炕围画艺术的民俗文化背景
炕围画画风淳朴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炕围画的流行和北方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农耕生活脱不开关系,它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装饰画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生活共同造就的产物,带有很深的民俗文化烙印。农民在精神意境上获得的诸多心理满足,正是由于炕围画反映了诸多的欢快、吉祥、喜庆、辟邪的文化内涵在起作用。如古人在炕围画中描绘“三娘教子”、“二十四贤孝”、“松竹兰梅”、“鹿鹤同松”等等内容,无一不是将炕围画作为一种绘画欣赏的基础上,同时也用来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学贤行孝,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山西民间炕国画也正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的主题,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二、炕围画的表现形式
炕围画有自己独特的固定模式。即以上下两组等距离的线条形成边道,再以两组边道中间大约半米的距离形成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的安排各种形式的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炕上部分作为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则是其外延部分。
炕围画画空、边道以外的部分所涂的色彩都称为底色。宁武、五寨一带以醒目强烈的红色为主,原平、代县、繁峙一带则以清新淡雅的绿色为主。在炕围画中边道图案是炕围画的精华所在,对炕围画的形式和风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边道的种类极为繁多,相当一部分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纹样反复连续而成,常用的有:退色边、玉带边、狮子滚绣球边、金玉满堂边;画空也称“池子”,是炕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丰富,人物、花鸟、山水、风景无所不有;表现手法多样,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
从民间老艺人的实景创作中我们得出:作为吉祥纹样的回形纹、卷云纹、万字符等被广泛应用于画面的重要部位,这些吉祥纹样正是整个画面的支撑框架结构。于此,我们进行了发散思维的再创作:(1)不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图符出现。(2)可以用于大型建筑装饰图样。(3)可以作为建筑区域或建筑全景布局图。(4)可以用于超越于时间与空间的创作。
三、炕围画的继承与发展
经过对山西炕围画分析总结,民间艺人在其创作中使用的图腾样式符号是经过提炼加工而成。在形式表现上,经过变形、重组、叠加等不同的处理方法;使炕围画的形式美感给予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希望将即将褪色的炕围画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山西炕围画与现代共生,用现代的手法重新演绎炕围画,用现代的手法提取元素,与山西炕围画文化结合,形成重生、传承、突破。与其同时,我们注入生态的理念,使整个设计更具有生命力,更加突出其元素用于现代设计的合理性。
在整个概念设计中,我们将炕围画从形式构成到艺术表现形式到其色彩分布及其精神蕴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其固定的构成形式,及现代化的发展进行总结,由于炕围画的形式及风格的限制,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步调的不和谐中,我们想像能否对炕围画进行元素的提取、改造,使炕围画再现于我们得生活中。
四、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炕的消失,炕围画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现代社会中,很少有人知道炕围画为何物,也许以后我们只能通过影像和照片来寻找它的影子,想象它构成的独特空间美。作为山西省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应该保护炕围画,更应该学习借鉴炕围画的各种构成表现形式,使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并不断传承下去,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1]刘邵亮.原平炕围画[J].今日山西,2004年.
[2]楼庆西.装饰之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3]毕瑞芳.民间炕围画的现代审美与创新[J].美与时代(上),2010(9).
J205
A
1005-5312(2014)05-0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