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玉雕的研究意义及方法探究
2014-06-18张君陶
张君陶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玉雕的研究意义及方法探究
张君陶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玉雕是中国玉雕艺术的优秀代表,目前,学界对扬州玉雕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探究了扬州玉雕的研究意义及方法,认为,在系统的田野考察基础之上,以玉雕工艺、交易等社会现象为研究的主要切入点,从中可以发现扬州玉雕背后的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层面问题,从而能够把研究不断推向深入。
扬州玉雕;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田野考察
一、扬州玉雕综述
中国当代玉雕工艺根据地域差异,形成了若干派别。大的流派可以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北派包括北京玉雕、南阳玉雕、新疆玉雕等地域流派,南派则包括上海玉雕、扬州玉雕、苏州玉雕等地域流派。这些派别各具特色,体现了当代中国玉雕工艺的高超水平。
扬州琢玉历史悠久,成就令人瞩目。据相关史料记载及考古发现显示,扬州的玉雕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后于汉、唐、清时期出现三度繁荣,尤其在乾隆年间,扬州玉雕进入全盛时期,此时扬州成为全国玉材主要集散地和玉器生产制作中心之一,著名的《大禹治水图》山玉便是在此雕琢完成。
俗话说,“天下玉,扬州工”,这是人们对扬州玉雕的赞誉。扬州玉雕,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之上,在全面继承中国玉雕优秀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玉雕流派,其制作工艺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保持着扬州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将阴线刻、深浅浮雕、立体圆雕和镂空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形成浑厚、圆润、儒雅、灵秀、精巧的特点。今天的扬州玉雕构图新颖、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其中,尤以“山子雕”及“练子活”技艺独具一格。
目前,扬州玉雕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在继承、保护及创新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扬州玉器精品迭出,屡获大奖。无论从品种门类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名列前茅。扬州现已形成一支强大的玉雕大师队伍,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数十名,这些玉雕传承人们为扬州玉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扬州玉雕的宝贵财富。
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整个扬州玉雕产业仍存在很多问题和隐患。如今,扬州从事玉器生产的企业和艺人们普遍面临成本高、赋税高等困难,生存极为不易。扬州玉雕加工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现在的原料价格要比以往涨了很多,这造成了制作成本极大的提高。同时玉雕为手工操作,生产周期长,由于技艺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在雕琢的过程中需要创作者有自己的创意和思维,付出与报酬不相称,致使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玉雕技艺的学习,扬州玉雕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局面,发展前景并不容乐观,亟待保护、抢救。
二、作为个案的理由和意义
研究扬州玉雕具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意义。
从宏观上讲,中国玉文化历史悠久,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鉴于玉雕的巨大社会作用,对玉雕技艺及玉文化层面的研究自古有之。对扬州玉雕的研究,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微观上讲,扬州玉雕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它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对扬州玉雕的研究有很多,正是因为它有巨大学术价值,所以才吸引众多学者关注和研究它。
其研究的意义即在于:一方面,通过研究扬州玉雕的技艺传统和文化传承,可以找出传统玉雕留给后人的工艺经验和文化线索。即通过对扬州历代玉器实物及文献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梳理扬州玉器的发展脉络及独特的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较为完善的扬州玉雕艺术资料库,有助于保护并继承扬州传统玉雕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扬州玉雕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借鉴一些宝玉石加工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扬州玉雕产业的发展提出经验支持和具体建议,为扬州玉雕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其创新性,打造精品玉雕市场。
三、研究现状
玉雕艺术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代表之一,有关其制作工艺方面的经验早在《考工记》中就有记载。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玉料的来源、开采、运输以及琢玉的方法,清代李澄渊著《玉作图》,共十二幅图,每幅图都附有文字说明,是一部纪实的工艺图画,详细记录了当时治玉的工艺。
现代社会中,对于玉雕艺术的学术研究已超越了工艺研究的局限,它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情趣成为许多相关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共识。近些年来,对于玉雕艺术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考古学、文化研究、宝石学等领域:
考古学领域:例如著名的学者杨伯达著有《中国古代玉器精华》一书,初步探讨了古代玉雕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进一步阐明了各时期古玉艺术的不同特征以及推动其发展演变的客观条件及其内在基因。
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这一类的著作较多,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玉器中凝结的中国文化传统。
宝石鉴定学领域:对玉石材料进行物理学的专业研究。
艺术品鉴赏方面:如麟冰、刘露所著《玉器中华古玩通鉴》、
钟见慈著《玉器鉴赏》等,这类文献主要是从收藏学的角度探讨古代玉器人文内涵、美学价值以及玉器文物的经济价值。
关于工艺经验方面的介绍:如陈咸益著《玉雕技法》赵永魁著《中国玉石雕刻工艺技术》、徐琳著《中国古代治玉工艺》等。
在研究了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论文库的所有相关书籍、专著、论文之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关于扬州玉雕的历史、地域特色的研究不少,但多是短篇论文,少有专著,不够系统和全面。
其二,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玉雕作品的鉴赏、玉文化的探讨、古代治玉工艺的研究以及对玉石材料的物理研究,而针对扬州玉雕艺术这种独特的工艺美术种类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并不多。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对于扬州玉雕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采用正确合理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西方人类学早已形成一个良好的传统,即研究往往从收集第一手的田野资料开始,而在国内,即便是对于某一种特定地方工艺美术的个案研究,田野资料其实也一直被研究者所忽略。
对于扬州玉雕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以系统的研究方法论为指导,深入全面地对扬州玉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考察仍然薄弱。由于玉雕工艺的特殊性,技艺难度大,制作周期长,即使在科技进步的今年,一件大型玉雕作品的制作可能也要花费数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要记录下工艺的点点滴滴,实在不易。所以,在以往的研究中,一旦涉及玉雕工艺,多是表面的、简单的,甚至有臆断、浮夸。此外,对于玉雕技艺的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如果脱离了“工艺”这最基本的造物环节,也可能出现偏差。
例如,《工艺品雕刻工》(玉雕分册)和《玉雕技法》这两本书,都属于教材用书,其中关于玉雕技艺的基础理论知识非常全面,但涉及工艺制作的章节,都是一笔带过,较为简略,明显地体现出玉雕工艺研究领域的薄弱现象。
笔者认为,详尽的工艺描述应该体现三方面的内容,即,观察者对工艺的描述、艺人对工艺的描述、观察者通过实践后的感受。只有具备此三方面,工艺的描述才是全面的、客观的、有效的。
此外,对于玉雕工艺的研究,并不只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记录”,而是为了在工艺研究中发现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层面内涵。即,扬州玉雕的产生、发展、存在的基点是什么?人如何利用“玉雕”来解决社会群体问题?扬州玉雕背后潜藏着什么群体造物思想?产生于扬州的玉雕起源、历史、社会结构工艺、造型、变迁、传承、制作、销售模式是什么?在不断出现强势文化压倒弱势文化的情景下,作为区域文化,如何在嬗变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特点?以及由以上疑问所衍生出的其它问题:对于扬州玉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学术指向应该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究竟由谁保护?而这些问题同样是扬州玉雕亟待解决的。
五、基本观点
笔者认为,开拓、发展扬州玉雕艺术,实际上是在寻找与激活在当代新背景下的传统玉雕新生命。其最主要的突破口在于从文化层面上获得新的增长点。概而言之,有如下两层意思:
其一,在当代背景下对传统玉雕艺术进行文化传统、文化个性的确认,以使其在趋向统一的当代文化氛围中显示其自身的价值。其二,对于传统艺术资源进行当代新的文化诠释,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的美学品质。
以上两层含义同时包括了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内涵,即:
首先,借鉴和发展传统玉雕文化是发展现代玉雕艺术的根基。在当代大工业生产技术为主的社会中,大机器工业生产已经承担了绝大多数产品的生产,玉雕艺术作为少数不能被取代的手工技术,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正在于这些非物质的工艺传承和文化内涵。前人的具体玉器创作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从他们看待玉雕创作的角度、具体的工艺方式中透露出来的智慧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的,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对于发展现代玉雕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玉雕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玉雕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这两方面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总之,对于扬州玉雕的研究,只有坚持“继承、创新”辩证统一的正确观点,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才能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化。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扬州玉雕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同样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文化工程,完成这项伟大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通过在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实施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一定能够使扬州玉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并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1]杨伯达.中国玉文化学丛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2]中国轻工业珠宝首饰中心.工艺品雕刻工(玉雕分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陈咸益.玉雕技法[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J329
A
1005-5312(2014)05-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