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党纯洁及其实现
2014-06-18龙运杰
[摘要]作为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特定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政党政治中通过政党活动来得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代表,也是人民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无产阶级的纯洁性决定了人民利益的真实性。政党纯洁性包括组织纯洁、思想纯洁和作风纯洁,只有在组织、思想和作风上保持政党纯洁,同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实现自身的纯洁性,人民利益也才可能得以根本实现。
[关键词]政党;政党纯洁;组织纯洁;思想纯洁;作风纯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3-0017-04
[收稿日期]2013-11-06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重点项目“江苏公众幸福状况调查与研究”(12ZXA003)。
[作者简介]龙运杰(1985-),男,湖南隆回人,东南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博士生。
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了本集团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围绕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为了实现政治目标,维护所代表阶级、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政党必须具有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和政治活动,全体党员必须步调一致、忠于政党的目标与纲领,而保持政党的纯洁,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一个政党合法性危机的起点是党员对本党的纲领和章程所确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动摇和转移,这是对执政党合法性提出的最严峻的挑战。”[1](P276)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入开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2](P49)。如何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这是目前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
与国家、政府等传统的政治存在形式相比,政党是一个晚近出现的社会政治现象,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议民主制度建立之前,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直接民主抑或封建时代的王权政治,期间可能有政治家门阀与派系的斗争,但政党出现则需要“人类的政治发展已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即使得社会上的多数人(以劳动群众为基础的多数) 能够广泛参与政治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多数人还没有成长到能够直接管理社会(即不需要借助于凌驾在社会之上的组织而由全体社会成员直接管理)的程度”[3](P59)。
政党本质上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在经济上拥有特殊的利益指向,在政治上拥有特定的利益诉求,自政党在政治社会中产生一开始,就一直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代言人。政党制度发源于近代英国辉格党与托利党的相互斗争,从两党的逐渐形成开始,就分别代表新兴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阶级就政府权力展开争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利益决定了政治利益的所在,同时也需要政治权力对自身的维护,因而尽管政党是 “一个持续性的、为官方正式确认的(identified by official label)组织,它的首要目的是竞争选举和在政府中赢得权力。 政党行使许多其他功能,包括在政治中动员公众参与、精英录用和代表(部分的)公共机构(the public)。但是,赢得选举和控制国家权力机器是首要的” [4](P360)。从历史的维度看,现代政治大多是政党政治,世界各国虽然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借助政党来实施的。
“现代化需要现代政治权威作为权力的中心,来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5]这一权威,实质上就是作为特定阶级利益代表并作为精英集团组织国家政治的政党。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特征带来阶层的多元化与利益的多样化,使得国家治理沿用古代单一的权威命令成为不可能,因而各阶层、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相互斗争妥协与讨价还价便成为必要的途径,由此带来的是对联系紧密、目标明确、组织严格的政党的需求。政党是阶级组织的高级形式,凭借政党组建和政治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政党得以集中抽象出所代表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由此指导政党以及所代表阶级全体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同时,经过长期的政党斗争与政治实践培养和选拔出一批富有才干的政治家,由这批政治家进入议会、政府或司法机关,在国家政治的现实层面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正如李普塞特在《一致与冲突》一书所阐释的那样,政党一方面“是作为‘部分来行动的,它要维护所代表阶层和群体的利益, 并为了这种利益和其他政党斗争、讨价还价。由此而论,政党是社会中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相抗衡的代表,扮演着冲突的角色。另一方面,政党又是起整合作用的力量。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目标,政党会想方设法把各种有用的力量都动员和利用起来”[6](P137)。
无论当代中国还是西方,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政党也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议题。就西方来说,政党政治集中在议会以及政府首脑的选举与产生上。由于议会拥有法律创制权与财政预算权,即使是占议会少数的政党,也能够获得在议会的各项表决中阐明本阶层利益、与其他政党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机会,而控制议会的多数党或党团不仅能够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并且得以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为所代表阶级谋取利益,因而,议会席位的争夺成为政党能否实现本阶层政治经济利益、产生政治影响的关键。在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是由竞选上台的执政党组建任期内内阁而产生的,政府重要部门的首脑通常由执政党内部成员担任以保持执政党对政府的控制能力,确保执政党得以顺利行使行政权,实现本阶层利益。“在英国,人们习惯将执政党直接称之为政府;在美国,白宫的占据者可以任命3000多人到高级执行部门工作。执政党直接以政府的名义行使政府的权力,履行政府的职能。”[7]
“许多不同类型的集团——宗教的、民族主义的、阶级的——都能把新的参与者带入政治,但是只有共产党人才一贯表现出有能力去组织和规划这种参与,并由此而创立一套新的政治制度。”[8] (P307)在中国,这套政治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领导地位,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4以上的成员,足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与表决产生国家领导人与新任政府机构首脑,确保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同时,在国家政策与法律的制定上,中国共产党能够将党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提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使党的政策与规划上升为国家意志,确保其政治效力与合法性。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并不是执政党与在野党、反对党的关系,而是政治协商、相互监督的关系,作为人民利益的根本代表,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为实现和扩大人民利益而奋斗;民主党派则通过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对执政党进行监督,为国家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献计献策。
二、政党纯洁性决定了人民利益的真实性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阶级分化的国家往往存在多个代表不同阶级及其政治经济利益的政党,政党政治也因此变成两个抑或多个利益集团的角力场。为了在议会以及政府首脑的竞选中赢得选票,各政党在宣传上通常采取有利于国家、人民抑或中产阶级利益的口号,但在赢得竞选之后的实际政策制定中,仍然受到大财团与大利益集团的影响与左右,以至于这些“政党所致力的社会目标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为了尽量保持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和联盟关系,尤其是在维护社会等级制、保护私有财产等方面”[9]。
相对于专制主义,西方政党政治及议会民主具有更大的代表人民利益、实现人民利益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但由于阶级分化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存在,使得西方政党制度在国家与人民利益的实现上无法彻底,最近美国爆出的“棱镜门”也从反面验证了这一点。然而这一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却迎刃而解。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其政府是“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10](P64),这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则发展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在国家政治实践中,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一方面,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1](P285)。
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无产阶级的国家,其政府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因而社会主义政府必将掌握在无产阶级的政党手中。由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广泛性,社会主义政府也就不再是利益集团相互角力的场所,而是成为无产阶级治理国家社会的手段,而无产阶级政党则是无产阶级进行治理的直接工具。无产阶级“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10](P96),因而无产阶级的政府就把“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取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10](P57-58)。
由于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的唯一性,因而无产阶级政党和政府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有了同一性的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所代表的人民利益能够通过合法形式顺利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的讨论与制定,无产阶级政党都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因而人民利益如何保证、如何实现,则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目标。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也是中国政府的组建者,因而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最优越的先进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早在延安政府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又形成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转型期和机遇期,又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这其中所秉承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代表者和实现者的政治责任。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唯一执政党,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领导党,掌握着绝对的社会政治资源,是人民利益实现的最关键环节。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言人,也应当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其唯一的可能就是因自身的异化而走向人民利益的对立面。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已经表明,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丧失,将使得无产阶级政党不再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转而成为少数人牟取一己私利的工具,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最终不仅使得无产阶级政党自身走向崩溃,同时也导致无产阶级国家走向覆灭,对人民利益造成最严重的打击。保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才能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保证人民利益能够得到最切实的实现。
三、政党纯洁的实现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的真实性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是组织纯洁性、思想纯洁性和作风纯洁性的有机统一,其中,组织纯洁性是基石,思想纯洁性是核心,作风纯洁性是关键。
组织纯洁性主要是指政党肌体的纯洁性,包括党员队伍的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和党的组织系统的纯洁。维护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确保党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380 多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又处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保持党员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困难又更为重要,因而“保持党在组织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全党步调一致和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保证”[12]。
保持党的组织纯洁,首先在于保持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纯洁,因为“党的领导干部既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执行者和实践者”[12]。这就要求在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上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干部自身水平的考察,强调在工作和实践中的表现与成果,把能力过硬、成绩突出、群众欢迎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党员干部得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突出党员标准,在党员的吸收上要严把入口,切实把思想自觉、经过了长期考验并且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要坚持质量高于数量的指导思想,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组织发展的首位;在入党之后,要坚持进行长期的教育管理工作,防止出现入党前后表现不一的情况。保持党的组织纯洁性,也要求提高党员的自我修养,鼓励党员积极学习充分锻炼,深化党员思想认识、提高党员工作水平。对少数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的成员,应该在批评教育的前提下实行能进能出的原则,通过民主评议等合理程序及时清除腐败分子,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把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来,坚决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作斗争。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纯洁性,是保证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和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思想纯洁性意味着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高性和科学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所说的纯洁,主要的不是年龄轻、没有社会关系、单纯的纯洁,而是指在复杂动荡的环境中忠心为共产主义坚持奋斗的纯洁。”[13](P200-201)
保持党的思想纯洁,就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全体党员的思想先进和政治忠诚来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思想纯洁,首先应当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长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个人价值观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要驱除党员干部中腐化堕落的价值观,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占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阵地,增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党员党性的自我修养,如果说思想理论教育是被动接受的环节。那么党性自我修养则是党员干部主动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环节,没有思想理论教育,党员的党性修养就缺少指引与方向,而没有党员党性的自我修养,思想理论教育也落不到实处,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切实增强党员的思想认识与道德修养,自觉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党组织基本成员的基础上保证党的思想纯洁。
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党的作风纯洁,就是要在党的工作和实践中坚持这三大作风不动摇,尤其是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保持党在作风上的纯洁性,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的固本之道。”[12]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确保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确保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利益实现者永不变色的根本所在。
保持党的作风纯洁,首先要努力端正学风。“端正学风的首要问题是要用实践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员干部的学习和实践,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善于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且深入理解和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勇于创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党的作风纯洁,同时也要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4]而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也往往表现为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坚持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把实心实意为党工作、全心全意为民办事作为党员干部的工作信条,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这意味着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取信于民,用不断努力来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用实际的成果来与人民共享,如此方能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现党的纯洁性,需要科学规范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制度建设是保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手段。党的纯洁性与一切腐败现象水火不容,而以往暴露出的一些腐败现象,则往往与制度的不健全有关。党的纯洁性的破坏,必然导致党员干部腐化堕落,不仅不能为人民谋福利,反而利用手中的种种权力换取一己私利,既损害人民利益,也损害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要求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员干部监督机制,同时加强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认真倾听党员群众对党员与领导干部的意见,对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给予应有的奖励,对作风不正的干部依法惩处,把制度落到实处。针对现有制度的空缺和不足,应当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及时的填补和完善,通过决策、监督和用人等机制的不断合理化与完善化,确保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监督的途径上,不仅要确立党内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党的建设上同样如此。人民群众最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人民群众也最清楚需要怎样的党员干部。扩大社会舆论监督的渠道,不仅能够监督党和政府的权力运作,防止党和政府权力的滥用和错用,同时也能够将群众之所想与群众之所急传达给党和政府,督促党和政府及时行动,切实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党的纯洁性。
只有以组织纯洁为基石,以思想纯洁为核心,以作风纯洁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建构并且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同时也只有在组织、思想与作风三个方面保持党的纯洁性,用合理可靠的制度来保障党的纯洁性切实实现,才能保持无产阶级政党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性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进性,人民利益也才可能得以根本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Barrie Axfor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M].New York: Rout-ledge,2002.
[5]聂运麟. 现代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J]. 江汉论坛,2000,(11):85-90.
[6][美]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吴茜. 中西政党制度结构功能比较[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22-26.
[8]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9]许洁明.论近代英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特征[J].历史研究,1997,(4):134-14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N].学习时报,2012-03-05.
[13]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1-09-02.
责任编辑查昆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