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张涤生的养生观

2014-06-17王明洪

家庭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高寿科技奖阿凡达

王明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的张涤生,今年已是97岁的高龄,但依然腰挺背直,谨慎矍铄,且幽默健谈。耄耋之年时,他曾自嘲“满头银发稀落,脸部散散的皱纹,眼睛也缩小不少”。却又自夸:“只要理过发,穿上西装,打扮一下,走起路来还是腰背挺直、步履轻快,绝大部分人见到我,都猜我只有70余岁!”

张老的高寿,与他长年坚持脑力工作有一定关系。他认为:“用脑一定要坚持,如果不动脑,大脑很快就会生锈。”93岁时,他仍然坚持每天到医院上班,这不仅是工作需要,同时也是一种脑力锻炼。在数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他曾主编《整复外科学》《修复重建外科学》《实用美容外科学》《颅面外科学》《整形外科手术图解》《张涤生整复外科学》等9部著作,参加中外文参考书专章编写3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还先后出访国外,参加过20余次国际会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6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各种奖项……可以说,他的工作和所有的成就,都离不开用脑。年轻时,他的生活习惯是白天工作,晚上看书。步入古稀之年后,他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和研究,每天上午上班,午睡后看报读书。

在医学研究中,张涤生从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以独创治疗慢性肢体淋巴水肿为例,他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匠心独运地结合中医传统烘疗方法,独创了烘绑疗法;1964年,他又设计了红外电热式微波烘疗器,并辅以弹力绷带加压治疗;此后,他进一步改进了微波烘疗器,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患者闻讯后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治愈而归。这项科技成果曾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开朗宽容的心态是张涤生高寿的又一个原因。张涤生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他并不想“独占鳌头”,为了中国的整形外科,他悉心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学生,使中国整形外科专业从一棵娇嫩薄弱的幼苗,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大树。对此,张涤生十分欣慰,因为他认为“有人超过我最好”。目前,他主要的工作仍是著述立作,他说:“将自己多年积累筑就后人的阶梯,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其开朗宽容的心态,可见一斑。

张涤生高寿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带病延年”的乐观,以及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老人曾经是一位肺癌患者,但他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不害怕,也不着急,如今恢复情况很好。晚年的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左右睡觉。他认为:“人体有‘生物钟,长期形成独特的节律。年龄一大,机体各器官、系统调节、适应能力差,一旦节律紊乱,就不容易调节。”在饮食上,他认为:“清淡为好。几碟蔬菜,少放点盐、油,就足以下饭。荤菜当然不是不能吃,动几筷子尝尝滋味就可以了。”并云,“保健之道,贵在养生。”他还自行设计了一套广播操,每天上午出门前必做一次,具体要领是:保持半蹲姿势,拍打腿部肌肉,每次拍打200下,整套早操约做20分钟,他认为这是增强腿部力量的好方法。如今,老人走路不用拐杖,也不驼背,也许和此有关。

老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80岁时,他在学生的帮助下学习电脑操作,现在不仅每天用电脑上网,和在美国的儿子视频通话,还学会了网购。老人还有剪报和搜集资料的习惯,随着科技的发展,他有了一个新的收集渠道。他随身携带一个数码相机,看到新鲜有趣的画面就拍下来。电影《阿凡达》热映时,老人觉得主角的形象与一种病症特别相像,就把“阿凡达”的照片打印下来,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旁边注了一个幽默的标签:“阿凡达是眼眶增宽症?”老人还有一个极为独特的爱好,那就是在甲鱼壳上画脸谱。也许,老人的高寿,和他时时保持生活的乐趣和新鲜感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猜你喜欢

高寿科技奖阿凡达
重返阿凡达
纺织科技奖见证行业飞跃
2019年度(第十八届)上海医学科技奖隆重颁奖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养生篆刻
国家科技奖这五年
古代长寿有哪些雅称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湖南获25项国家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