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用药三大误区

2014-06-17

家庭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用药量西药误区

老伙伴们在一起闲聊,说起失眠的原因,不少人都谈到皮肤瘙痒。特别是冬春两季,更是瘙痒难耐,深夜还不能入眠,痛苦不堪。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应当如何治疗呢?

这种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被称为老年瘙痒症,与人老生理变化有关。老年人体内固有水分和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皮肤萎缩,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减退,引起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极易诱发瘙痒。常见的是大腿发痒,逐渐蔓延到小腿、背部甚至周身。因为奇痒难忍,就忍不住抓挠,但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恶性循环,以致皮肤出血,出现抓痕血痂或条状抓伤,有的皮肤感染而发生疖肿或毛囊炎。

患了老年瘙痒症,切不可认为是“疥癣之疾”而麻痹大意,能忍且忍,置之不顾;或自行购买一些外用药膏涂抹了事。正确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明确诊断,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改善环境,采取“打组合拳”的方法,使瘙痒症早日与你挥手告别。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全世界死亡的患者有1/3是由于错误使用药物所致。国内调查显示,我国有高达90%的人不懂得相关用药知识及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老年人身体的器官及组织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用药后的吸收、分布、代谢、清除等都比青壮年人低下,因此,慎重用药、科学用药、避免误区,非常重要。

误区一:用药种类多许多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他们急于康复,自认为吃药品种越多,病就好得越快,西药、中药全都上。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西药的相关知识了解极少,对中药的认识更是连皮毛都谈不上,其结果可想而知。许多老年人少则一次用药3~5种,多则在10种以上。循证医学资料显示,患者使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4%;使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为24.7%。盲目用药不仅难以治病,反而是轻者会伤身,重者会要命。老年人用药种类控制在1~3种为佳,以少而精为原则。

误区二:用药剂量大老年人身体对药物的耐受力差。使用药物的剂量,应根据其年龄、体重、身体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量,应是成年人用药量的1/2~1/4;中药、中成药使用的种类和剂量也应减少。多种药物的过量使用,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我就曾遇到过两位75岁的老年人,因患冠心病服用冠心苏合丸长达半年,导致肾脏严重损伤并衰竭而死亡。

误区三:用药疗程长有些老年人为健康长寿而长期服用保健品、中药、西药等,岂不知是药三分毒,伤身减寿又破财。例如,复方丹参丸对冠心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冰片,冰片在体内集聚过多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反而不利于冠心病的治疗。因而,此药应以10~15天为一个疗程。

老年人用药应当在正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尽量少用、无益不用的原则。

猜你喜欢

用药量西药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