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是那免于束缚的自由

2014-06-17

当代工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不公权利

骂啃老不如斥不公 肖一禾 (著名时评人)

三十而立,但今天,中国成千上万该立的青年人硬是立不起来。是他们不愿自立吗?一些人可能真不愿独立生活,想依赖父母过寄生虫日子;但绝大多数年轻人并非如此。那为什么今日中国,啃老现象如此严重?

其实,中国年轻人啃老只是表象,或者说是一个伪问题。剥开表面这一层喧嚣,我们会发现,所谓啃老,掩盖的竟然是这样两个东西。

一,就业形势不乐观。无须官方数字印证,只看看身边,我们就知道答案。仅仅说大学毕业生一族。蚁族的主要成员就是大学毕业生,其中不少硕博研究生。蚁族成员说,他们之所以如此不堪,主要因为社会不公。不公在哪里?去问一些官员,他们的子女不仅都有工作,岗位还都不错。不错的岗位哪来的?拼爹拼来的。这是最大的啃老。不去谴责这个最大的啃老,不去纠正不公,反倒指责普通人家子女啃老,实在说不过去。

二,中国多数青年人收入都是贫下中农水平,饿不死也活不旺。父母能眼看他们生活窘迫不管吗?该接济一定要接济,这是中国传统,却被骂成啃老。真若算啃老,那它是怎么形成的,不该好好反思和解决吗?

家庭支持系统大作用 单 明 (时评人)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有一个“家庭支持系统”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由于资源缺乏和配置失当,一些人的就业、收入等受到极大影响,这时,家庭会发挥“家庭支持”作用。比如,哥帮弟找了个工作、妹到姐开的工厂上班、下岗的嫂子照顾生病的公婆,其他子女出钱,以工资形式付给嫂子,以维持嫂子及其一家人的生活运转。社会保障不健全时,家庭支持系统对保障民众生活、维持社会安定起了很大作用。

广义地说,当适度啃老,即不构成道德问题的啃老在家庭出现时,我们完全可将其归为是家庭支持系统在起作用。这里至少有两个维度。

一,个人在社会的境遇,受很多因素制约。比如制度、政策、个人禀赋和努力、机遇等,当缺少这些因素或这些因素相当孱弱时,一些人势必要被抛向社会边缘,个人生活品质居下不上。但一般来讲,他们至少还有家庭,在他无能为力时,家庭会以退出机制,对家庭成员起到最后的保障作用。表现之一,是子女适度地从父母那里转移出来一些资金,以贴补自用和家用;很多情况下,父母也愿意把自有资金转移出去,补贴给暂时没有收入或收入较低的子女。如果这时袖手旁观,甚至不顾客观情况,强令子女不要依靠父母,要自立,那他们就突破了为人父母的底线,会遭到社会谴责。这似可用经济学解释,但根子还是血缘、亲情等在起作用。

其二,当我们把所谓啃老视为家庭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时,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就有了一个更广宽的视野。从传统到现代,家庭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整体,成员的成功也是家庭的成功,为所有成员分享;成员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所有成员要共同担当。其中,父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既像财政部和人社部那样在谋划,也像各级工会那样在送温暖。总之,家庭会以重新配置资源、转移支付等手段,帮困难子女渡过难关,助有想法的子女创业。如果把这也叫啃老,那就皂白不分了。

让市场给人以空间 侯永东 (本栏责编)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咨文中,告知国人有四大基本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贫困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为何是“免于贫困的自由”,而不是“免于贫困的权利”?

这便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康德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存在,既是使现象界(物质世界)成为完整而可靠法则世界的前提,更是一切道德法则的根据,最后则是每个个人之绝对尊严与不可让渡的绝对权利的基础。

可见,自由先于权利而存在,没有自由,即使有了所谓的权利,也得不到主张、维护和让渡。不自由的藩蓠会限制你的主张、维护和让渡。

几年前,清华大学秦晖教授提出一个命题: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限权是指限政府之权,一体两面之另一面,就是求个人自由。政府权力被限制之后,个人自由才有实现的可能,个人权利也才能坐实。

彻底的啃老是人类和社会的倒退,理应抵制和批判,但这不是容忍和放任适度啃老的理由。我们既要从家庭层面,更要从社会和政府层面强调这种不能容忍和放任,就是说,在正常社会,人人都该自立。但若主观上想自立,客观上达不到,那就如康德和秦晖所说,是政府权力还太大,个人的思维和活动被政府权力限制住了,他们无法自由地创造和创新。

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限制政府权力,把空间还给社会和个人。在这个越来越扩大的空间里,人是自由的,创新和创造是自由的。这基本会减少或消除彻底啃老或适度啃老之现象。W

本栏责编 / 永东

ddgrhyd@sina.com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不公权利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股东权利知多少(二)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权利套装
不公和不义
不公和不义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