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黄自的脚步

2014-06-17韩斌

音乐爱好者 2014年4期
关键词:遗作黄自上海音乐学院

韩斌

黄自先生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个教科书上的名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符号,还有就是合唱、艺术歌曲和儿童歌曲的代表。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座黄自先生的头像,就坐落在校园东南角上,大概这就是以前我所认识的黄自,恐怕也是大多数音乐学院学生心目中的黄自了吧。

但是,从2011年起,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有幸能够接触到黄自先生的那些珍贵手稿。在手稿整理的将近一年时间里,我和同事们整天和这些故纸耳鬓厮磨,他的各类手稿(音乐作品、文字讲义、书信等)均完整保存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室。虽历经战乱、浩劫、变故,手稿却保存得完整而安全,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面对着两千多页的手稿,我觉得离黄自先生越来越近,他也从一个符号式的人物,变成了一个鲜活的存在……

内史第里的黄自

黄自先生出生于川沙,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初七(1904年3月23日)。他的故居就与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故居在一处,因为黄炎培是黄自先生的堂叔。2014年春节假期中的一天,我来到了川沙城厢的内史第,现在是新川路21号,原来称为“沈家大院”,因为咸丰九年,沈树镛中举,后官至内阁中书,所以沈家大院改名内史第。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宅邸,占地约一千五百平方米,三进两庭院的格局。

黄自就出生在这座宅邸的东厢房,他从小生活于斯。他自小聪慧过人,对音乐颇为敏感:

“记得两三岁时,父亲买了几本唱歌书回来,母亲常抱着我唱那本书里的《摇摇摇,囡囡要睡了》等歌,不久我就学会了好几首……七岁我进上海初级小学读书……在小学前后共五年,这时期中学会的歌不下五六十首。因为我自小就很爱唱歌,所以一首首都唱得很熟,就是到现在大致都还能记忆。”

我想,这“母亲常抱着我唱”的场面,就发生在这东厢房里面吧。黄自先生与上海、与浦东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10年,黄自入位于小南门的上海初级小学就读,辛亥革命后,转学至浦东中学附属小学,1916年小学毕业后才去了清华学校就读。他一生常住的地方不多,主要是上海、北京、欧柏林和纽黑文。

考卷里的黄自

黄自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开风气之先的音乐教育家,他的留学经历是最值得称道的。1924年,先生自清华学校毕业,官费赴美留学,先至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学习心理学。欧柏林大学地处俄亥俄州,是一所优秀的学校。1926年,他从欧柏林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被选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法·贝塔·卡帕”(Phi Beta Kappa)联谊会会员。

在上海音乐学院收藏的黄自先生手稿中,有弥足珍贵的黄自先生在欧柏林时的考卷,这些试卷包括音乐术语学、对位法、和声等。仅举其中一例:这份考卷作于1927年6月14日,写明是音乐理论的五级(V)考试,得分是A+(但考卷内的总分是A-)。从时间上看,是期末考试。判卷的老师维克多·沃汉·莱特尔(Victor Vaughn Lytle,1884-1969)是欧柏林学院的音乐理论系教授(封面即写明Pro.),这位莱特尔,我查了一下,是美国最早的申克音乐分析法传播者和研究者,在维也纳曾经跟随申克的弟子汉斯·维塞(Hans Weisse)学习,回到美国即在欧柏林任教,并传授申克分析法,教黄自时莱特尔四十三岁,正当学术盛年。考卷共考了六条,两条得分B+,两条得A,一条得A+,还有一条没判分。总评分是A-。

出版物里的黄自

黄自先生的作品,生前出版数量并不太大,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一、发表于音乐期刊,如《乐艺》《音乐月刊》等;

二、正式出版,如1933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春思曲》独唱歌曲集、193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爱国合唱歌曲集》等;

三、收录于教科书,主要是《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

从上述可以看到,如《怀旧》《长恨歌》等名作,生前均未出版。

先生去世之后,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由“黄自先生遗作整理委员会”编辑出版的《黄自全集·第一册》,即清唱剧《长恨歌》。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黄自全集》仅出版了第一册。还有一些作品散见于时人编订的歌集之中,如李宝璇编的《歌者之歌》中,就收入了黄自先生《本事》《玫瑰三愿》《雨后西湖》《四时渔家乐》《南乡子》《踏雪寻梅》《秋郊乐》等七首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58年之前,黄自先生作品的出版工作还未受到影响。1957年,音乐出版社(上海)出版过一本由钱仁康先生编订的《黄自独唱歌曲选》;同年,音乐出版社(上海)又出版了清唱剧《长恨歌》。1958年是黄自先生去世二十周年,音乐出版社(北京)编过一本《黄自歌曲集》,虽然篇幅并不大,但仍可看出当时气氛并不是过于紧张。1958年,上海音乐出版社还将《怀旧曲》正式出版。

《黄自歌曲集》(1958年出版),为适应当时推广歌咏的需要,全部使用简谱记谱,共收录了十三首歌曲,包括《赠前敌将士》《九一八》《睡狮》《热血歌》《卡农歌》《花非花》《下江陵》《点绛唇》《西风的话》《天伦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抗敌歌》和《旗正飘飘》。基本选择的都是黄自先生谱写的抗日歌曲。

1958年,钱仁康先生为纪念黄自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发表了两篇纪念文章:《黄自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和《黄自作品分析》。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将钱先生推向了“拔白旗”运动的风口浪尖,也使黄自成为研究的禁区,除了批判需要外,黄自作品再也无人问津。

这一情况至“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198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黄自歌曲选集》,收入歌曲十八首,全部为五线谱钢琴伴奏,与1958版《黄自歌曲集》相比,增加了《思乡》《玫瑰三愿》《燕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五首艺术歌曲,复调音乐增加了一首《淮南民歌:二重赋格曲》,《长恨歌》选曲则增加了一首著名的《山在虚无缥缈间》。删除了1958版中的《西风的话》和《天伦歌》。

有感于黄自先生作品生前出版数量较少,后来的整理出版工作亦经历了不少波折。从1980年代初开始,上海音乐学院组建《黄自遗作集》编辑小组,根据黄自先生已有出版物和存留手稿,筹划出版《黄自遗作集》。1984年11月,黄自的重要弟子、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贺绿汀先生亲自撰写了总序。至1986年,手绘制谱工作都已经结束,1987年上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在第三期刊载文章《<黄自遗作集>将陆续出版》;同年8月,《人民音乐》也刊登了《<黄自遗作集>即将出版》的文章,一切似乎都如文章所说“(本书)将于今年11月上海音乐学院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出版发行,国内外读者可向各地新华书店、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及安微文艺出版社订购”。然而,呼之欲出的《黄自遗作集》却没能如计划出版发行,直到十年后的“1997年8月上旬该社决定出版”。《黄自遗作集》共分三册(器乐、声乐、文论),作品方面收入器乐作品九首、歌曲九十一首另加清唱剧《长恨歌》,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黄自先生作品集。

进入二十一世纪,黄自先生作品的重要出版主要是201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交响序曲:怀旧/都市风光幻想曲》。

手稿里的黄自

黄自先生的音乐手稿不仅数量巨大,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特别是那些有几份不同类型手稿的同一首作品,特别引人注目。

譬如《旗正飘飘》有四个不同时期的手稿本,各手稿均有差异,有些是草稿,有些是正式抄谱,有些是不同配置。

以下摘自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目录:

一、MS061《旗正飘飘:草稿手迹》,[韦瀚章词]

混声四部合唱,21页,24x32cm

手稿原件;民国机制纸

注:全部为草稿

二、MS065《旗正飘飘》,[韦瀚章词]

混声四部合唱,10页,23x30cm

手稿原件;民国机制纸

三、MS069《旗正飘飘》,[韦瀚章词]

混声四部合唱,10页,21x28cm

手稿原件;民国机制纸

四、MS113《旗正飘飘:弦乐伴奏》,[韦瀚章词]

混声四部合唱,20页,22x28cm

手稿原件;民国机制纸

以上四件手稿,前三份为钢琴伴奏版本,第四份为弦乐伴奏版本。四件手稿,不仅页数各不相同(第二和第三份均为十页,但第三份有封面页,因此,其实内容只是九页),谱纸开本不一样,使用的笔也不同(第一份为草稿,全用铅笔;第二份为正式抄件,用墨笔;第三份也是抄件,用墨笔和红笔;第四份为弦乐队版本,声乐部分使用了正式出版的乐谱贴上去,应该是该曲出版后重新编配的),笔迹亦不同(第一份潦草)等等。

第一份为黄自先生的草稿,铅笔稿,钢琴伴奏谱,较为潦草,有涂改,是一个比较完整与珍贵的草稿。

第二份为正式手抄稿,用墨笔抄写,十分工整。

第三份亦为手抄谱,但从谱纸看年代更久,与第二份在钢琴伴奏部分亦有所不同。

第四份为弦乐队版,声乐部分是正式出版谱拼贴上去的,还在最下方贴上了钢琴伴奏部分。

哀思里的黄自

1938年5月9日,黄自先生因罹患伤寒去世,年仅三十四岁,天妒英才,令人扼腕。作为他四大弟子之一的陈田鹤先生,在5月10日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给另外三位同学江定仙、刘雪庵、贺绿汀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哀思。悲伤之情,溢于言表,仍能感动数十年后的我们:

定仙、雪庵、绿汀诸兄:

刚从中国殡仪馆回来,我的头很沉重,眼前浮现着黄师苍白的遗容与无数双润湿的眼睛,我恨不能现在跟你们抱头痛哭一场!据云:黄师的母亲曾恸绝倒地,黄师母痛不欲生,这悲哀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也是全中国音乐界的,我们以后永远不能再听见那样有远见的诚恳的谈话了!今后二三十年间中国的音乐界失了轴心,老天爷竟残忍地将尚在壮龄的黄师带走,一任这贫弱的园地荒芜了。呜呼!黄师!其对乐艺之忠诚,能不令人感泣!据黄师母说,黄师在病中每于同学往谒之后,即独自低声哭泣;我们怎样才能报答黄师爱护我们之情的万一呢!

弟 田鹤,五月十日

猜你喜欢

遗作黄自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论遗作发表权保护之完善
大画家的遗作
重温经典 感悟生活
对音乐欣赏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悼念张希九诗友
千古文章未尽才——黄自对音乐创作与音乐教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