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结构演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2014-06-16王利云
摘 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结合河南1978年~2012年数据,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并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978~1992年期间,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变化,但产业结构不能很好促进经济增长;1992年~2012年期间,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1978年~2012年整体上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互动关系。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
产业是社会分工现象,是由各个利益相互关联的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不断扩展变化。“结构”是指整个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关联,产业结构的升级会促进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而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库兹涅兹认为“人口和产值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生产性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动”;罗斯托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二、数据的选取和预处理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以及河南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本文选取从1978-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值占全部GDP的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经济增长用GDP作为替代变量,实际GDP由名义GDP和CPI调整得到,以1978年为基期。同时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异方差和改进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并且不改变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纵横向分析
1.河南省产业结构纵向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农业比重相当大,超过了40%,第三产业比重20%左右,在这一段时期,第一产业有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个时期呈现的基本上是“一二三”模式。
第二阶段:(1984-1992)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三产业,在这个时期呈现的基本上是“二一三”模式。
第三阶段:(1992-2012)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但第三产业上升速度比较缓慢,第一产业下降速度和第二产业上升速度很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接近90%。。在这个时期呈现的基本上是“二三一”模式。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演化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
2.河南省产业结构横向分析
将河南省的三大产业比重与全国的三大产业比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远高于全国第一产业比重,与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粮食生产大省的地位相符,河南省第二产业结构在1995年和全国持平,1995年以后逐渐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协整模型的建立
因为1992年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对全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对1978年-2012年的数据建立模型时需要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1991年,1992年-2012年。
1.平稳性检验。在经济领域内,经济时间序列通常是非平稳的。如果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回归型往往会带来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要进行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GDP和三大产业比重取过对数后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非平稳序列,将其进行一阶差分消除趋势,最后得到ADF对其一阶
3.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经济建模分析中,即使经济意义上几乎没有关联的时间序列也有可能计算出较大的相关系数,出现“伪相关”关系,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河南省GDP与三大产业比重分别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在10%的显著水平上,GDP是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的原因,而三大产业比重不能引起GDP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反之,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不能很好的促进经济增长,说明河南省在1978年~1991年期间的产业结构不太不合理。
从表3以看出河南省在1992年~2012年期间,河南省GDP与三大产业比重分别存在一个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河南省GDP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原因,第三产业是河南省GDP变化的原因。这说明河南省在1992年~2012年期间经济增长促进第一、二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可以很好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
五、结论分析与建议
1.结论分析
第一,河南省三大产业比重从1978年~2012年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但增长速度不快,并且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严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从1992年之后快速增长,并在2000年时超过全国的平均比重;第一产业比重一年年下降,并且从1984年之后下降的速度比较快,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还是过高。endprint
第二,在1978年~1992年期间,河南省的三大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大致相当;在1992~2012期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和经济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其比重的降低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都呈现正相关,随着其比例的上升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
第三,在1879年~1992年期间,经济总量只是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的单方向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变化却不能很好的促进经济增长,说明当时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从1992~2012年期间,经济总量的变化是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化的Granger的原因,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可以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
第四,尽管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都是非平稳的,但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机制使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
2.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历来是农业大省,虽说现在第一产业比重的提高将会降低经济发展,但河南省不能降低农业的发展。现在农民手里的地很分散,并且数量少,种植收割麻烦,农业成本过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河南省对于农业的发展应该朝向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并且将农产品深加工。第二,大力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对河南省经济总量增长贡献最大,因此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第三,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发展速度慢,应积极利用河南省的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应大力发展物流业,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型优惠,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参考文献:
[1]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47-51.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8): 79-81.
[3]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4-157.
[4]邵明振.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史秀英.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2(2):168-170.
作者简介:王利云(1992- ),女,汉,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
第二,在1978年~1992年期间,河南省的三大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大致相当;在1992~2012期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和经济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其比重的降低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都呈现正相关,随着其比例的上升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
第三,在1879年~1992年期间,经济总量只是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的单方向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变化却不能很好的促进经济增长,说明当时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从1992~2012年期间,经济总量的变化是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化的Granger的原因,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可以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
第四,尽管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都是非平稳的,但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机制使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
2.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历来是农业大省,虽说现在第一产业比重的提高将会降低经济发展,但河南省不能降低农业的发展。现在农民手里的地很分散,并且数量少,种植收割麻烦,农业成本过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河南省对于农业的发展应该朝向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并且将农产品深加工。第二,大力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对河南省经济总量增长贡献最大,因此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第三,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发展速度慢,应积极利用河南省的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应大力发展物流业,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型优惠,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参考文献:
[1]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47-51.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8): 79-81.
[3]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4-157.
[4]邵明振.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史秀英.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2(2):168-170.
作者简介:王利云(1992- ),女,汉,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
第二,在1978年~1992年期间,河南省的三大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大致相当;在1992~2012期间,河南省第一产业比重和经济增长呈现反方向变动,其比重的降低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都呈现正相关,随着其比例的上升可以提高经济的增长。
第三,在1879年~1992年期间,经济总量只是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的单方向Granger原因,产业结构变化却不能很好的促进经济增长,说明当时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从1992~2012年期间,经济总量的变化是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化的Granger的原因,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可以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
第四,尽管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都是非平稳的,但长期而言存在着某种机制使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
2.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历来是农业大省,虽说现在第一产业比重的提高将会降低经济发展,但河南省不能降低农业的发展。现在农民手里的地很分散,并且数量少,种植收割麻烦,农业成本过高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河南省对于农业的发展应该朝向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并且将农产品深加工。第二,大力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因为第二产业比重每增加1%,对河南省经济总量增长贡献最大,因此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再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第三,河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发展速度慢,应积极利用河南省的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应大力发展物流业,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型优惠,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参考文献:
[1]纪玉山,吴勇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之协整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当代经济研究,2006(6):47-51.
[2]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8): 79-81.
[3]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4-157.
[4]邵明振.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史秀英.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12(2):168-170.
作者简介:王利云(1992- ),女,汉,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专业: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