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4-06-16胡小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反思实践

胡小玲

摘 要:有关任务驱动的理论研究与讨论很多,该文重点阐述任务驱动发在中职教育《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中,通过小班化集中教学的具体实践,以及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集中教学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a)-0168-01

1 任务的设计及准备

《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是中职教育机电控制技术专业及相关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气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气控气回路和电控气回路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能。

1.1 硬件的准备

(1)教学设备 课程配备专业实验室2个,学生2人一组,配备一台计算机和一套亚龙YL-102-I型气动实验装置,计算机安装Fluid SIM-P气动设计仿真模拟软件。(2)教学组织 采用小班化教学,把一个班学生分成两半,一半人参与本课程学习,另一半参与其它课程的教学,课程结束后交换。课程采用一期两周的集中教学模式,学生全天在实验室。

1.2 任务的设计

(1)任务的设计具备现实性和科学性。任务设计从现实生活中去选取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感到原来我可以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推动他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2)任务的设计具备梯度性和层次性。遵循“低门槛,缓高度”的原则,让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任务的设计具备拓展性和创新性。

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在探究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1 情景教学(提出任务)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例如原来学习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枯草无味,现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客车车门控制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战意识,总结气压传动的概念和组成,让学生掌握气压传动与其它所学过的机械传动的区别,跨入气压传动的学习大门。

2.2 分析情境(明确任务)

呈现任务以后,教师下发任务书,明确工作要求,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方向。例如振动料桶回路设计的任务十分复杂,学生接到任务后都无从下手,教师是这样分析的:(1)打开气源—— A气缸伸出到位;(2)按下按钮—— A-在初始端和冲程中间往复运动;(3)气缸从伸出到位的位置回缩,离开1.9后,1.1中的12口没有控制气体,但是由于,双气控换向阀具有记忆功能,所以气缸继续回缩;回缩到1.7,继续气缸继续回缩,触动到1.2时,14口有气体,1.1换到左位气缸伸出,在1.2~1.7之间往复运动。当延时阀延时一段时间后t=10 s,气缸停止运动,最终停止在伸出到位的位置。经过分析后,学生明确了回路的工作过程,也充满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如图1)。

2.3 小组活动(完成任务)

(1)小组明确任务后,开展交流、讨论;如有问题可以查阅资料、咨询老师。(教师根据组织能力强弱、动手能力强弱合理搭配划分小组,给小组一项确定的工作和相关的理论资料,他们自己制定计划。接受任务)(2)确定设计思路,组员分工协作,共同设计方案;(围绕当前的工作任务,组内成员集思广益,分工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探索)。(3)教师指导学生用软件模拟回路,分析修改回路,正确后搭建实物回路;(学生模拟设计的方案,稍有小错,只需修改模拟回路,不会造成大的浪费,如果回路有重大缺陷就要重新设计,重复2)的工作,经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4)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讲解。(让学生在思考,操作,讲解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品展示。)

2.4 成果展示(评价任务)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衡量,包括平时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最后的独立作品考核相结合。

2.5 课后反思(回顾任务)

实践后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完成实验报告,让他们谈论实验存在问题、体会等,这样既给学生留下展开的契机,同时也给老师留下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

2.6 结束小结(总结课程)

完成一期全天的《气压传动控制技术》集中教学后,教师和学生都会进行总结。教师设计一份调查报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学生对此次气动集中教学进行小结,写一篇实习心得。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心得和调查报告仔细研究讨论,改进教学,为今后做好准备。

3 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和反思

3.1 教学设备的准备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

实验装置为教与学提供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环境,仿真模拟软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之前先试运行回路,既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操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物质载体)

3.2 小班化集中教学的组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班化集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时间、空间上得到重组,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增强和增加,对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3.3 教学任务的综合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学生已学课程知识相结合,在任务拓展中,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用《电工基础》、《PLC控制技术》等已学课程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温故知新、自主创新、勇于攀新,真正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反思实践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