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把握“语用”的学习起点

2014-06-16张幼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5期
关键词:言语小花形式

张幼琴

《花的勇气》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情思捕捉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娇小的花儿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作者的心头怦然一震,瞬间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2011年版课标开宗明义地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基于“语用”视角,如何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呢?他们“语用”的学习起点在哪儿呢?

我仔细阅读了学生预习课文时留下的批注,发现有17个学生关注到了这句话: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其中有14个学生写道:这句话写出了小花颜色很多,样子很漂亮,开得很密;还有3个学生写道:这句话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得很生动。

乍一看,学生的理解可谓到位,但细究之,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感兴趣,他们喜欢抽象出文字背后作者所要传达的基本信息,即了解作者“写什么”;二是个别学生虽关注了“怎么写”,但只停留在“排比”等“语言知识”的“消极语用”上,并没有思考文字背后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写作意图与言语形式统一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学情,如何从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入手,既关注言语内容,又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独特的言语形式,同时带动对课文内容、形象和情感的把握,最终在自己的言语图式中加以运用呢?其实,作者的言语意图正是融合内容和形式最好的联结点。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言语形式而不用别的,他想透过文本语言传达怎样的情感,与读者达成怎样的共鸣?我们可以透过作者的“语用”解读他的意图,然后在这样的“语用”中引导学生学“语用”。

基于以上思考,就有了下面的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1】 关注“语用”过程

师:作者在维也纳寻花,心情为什么发生这么多变化?找出原因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再次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完成随堂练习一。先完成的同学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出示随堂练习一)

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看到花的原野,“我”(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钟后,生停笔交流)

师投影展示一学生的作业:四月的维也纳,一开始令“我”失望、遗憾,因为此时的维也纳都是大片大片的草地,只是绿色连着绿色,没有令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生:我觉得不是没有花儿,花朵只是藏在花下。

师:用“藏”字来概括更准确。谁能概括得更简洁?

生:作者“失望”就是因为草地上“绿色泛滥”。

师:你理解“泛滥”吗?

生:就是绿色太多,太单调了。

师:用一个“泛滥”简洁地概括了作者“失望”的原因,那么“遗憾”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快离开维也纳了,看不到花儿冒出来的壮观景象了。

师:很好。请根据刚才两个同学的建议用上修改符号修改、补充第一处的原因,对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帮助组内同学。(生修改补充,师个别面批。第二处略)

【思考】 《花的勇气》作为一篇散文乍看起来信手拈来、肆意流泻,但细究其行文脉络还是有其独到的纹理所在,作者通过文本语言恣意表达的情感变化构成了本文特有的叙述方式。先写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和遗憾,再写看到小花盛开时的惊喜和怦然心动,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前后形成对比,行文出现波澜,以突出作者对生命不畏困难、勇敢绽放的敬佩之情。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语言的过程,梳理出作者的情感线索,将文本语言概括、加工、转化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的“语用”。

有人认为,概括课文内容的言语实践是指向内容的,不属于“语用”范畴。我觉得未必。如何使这样的言语实践有更多的思维含量?从只关注作者语言表达的结果向关注作者语言运用的过程转化,从只关注学生运用语言的结果向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的过程转化,这项言语实践表面上是内容的分析,实质是对文本关键词句的理解,表面上是情节的梳理,实质是对文本语言的灵活再用。通过学生“先学”的动笔练习,四人小组的交流评议,“二次作业”的修改补充,学生笔下的文字因经历了对作者情感线索的梳理、对课文内容的概括而准确、精练、流畅起来。这种“语用”能力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生自我修改、伙伴评议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学情境2】 体会言语意图

师:冷雨中的小花让作者怦然一震,其实语言大师冯骥才笔下的文字也会让我们心头怦然一震。再次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读一读,品一品,等会儿与大家分享阅读收获。

生:我喜欢这个句子: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句话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花颜色丰富、姿态美丽和数量多。

师:真不错,你读懂了三个排比分句写了不同的内容。具体说说,怎么写的呢?

生:写颜色用了三个词,白的、黄的、紫的;写姿态也用了三个词,纯洁、娇小、鲜亮;写数量还是三个词,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连续用三个词语组成短句,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学生读出了排比句三个分句的递进感,但没关注到短语成句的特点)

师:诗人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样特别的语言背后,你读懂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惊喜。作者好像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对小花的赞叹,所以“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是一连串的词语,中间用顿号而不是逗号,节奏很快,我可以体会到他的那份惊喜。

生:我觉得还有惊奇和不可思议。娇弱的小花竟有如此的勇气,所以最后用了一个感叹号。

生:我也体会到了作者的这份惊喜。因为一开始草地上绿色泛滥,他很失望,这时候看到这么多色彩鲜艳的小花,他怎能不惊喜?

师:我们在阅读时要多关注这些特别的语言,它往往表达了作者特别的情感。试着背诵积累起来。(生背诵)

【思考】 提及“语用”,往往有教师窄化它的概念,认为“语用”只是“运用”。殊不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理解作者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内容,还包含理解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规范、特点、规律及方法,即言语形式。因为“形式”本身也能创造出“内容”。文中作者用三个排比分句写出了不同的内容,更是一波波溢出作者心头的惊讶;且以词语构句,中间用顿号,读起来轻快、跳跃,似胸中有股难掩的喜悦,这是典型的语言内容、形式和作者言语意图高度融合的语言现象。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特别的言语形式,更要感受作者“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所产生的特殊表现力,把写作意图与言语形式相融通,既理解了“怎么写”,又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情境3】 运用言语形式

师:作者从一丛小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读了课文后,你一定也得到不少启示吧!拿起笔写下你此刻心头怦然一震的感悟吧!(生写感悟,师批阅,3分钟后交流)

生:如此娇小的花儿都有这么大的勇气,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在困难面前退缩?

师: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你的感悟,不错。

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有勇气就有奇迹!(生笑)

师:大家也觉得你的感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用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表达你此刻的感悟,真特别!

生:生命,生命是多么强大,一枝玫瑰可以顶开又厚又重的窗户;生命是多么顽强,一粒瓜子掉进砖缝,竟可以生根发芽;生命是多么勇敢,一朵娇弱的小花竟能在冷风冷雨中欣然怒放!

师:你能用排比这种特别的句式来表达你此刻的“怦然一震”,真了不起!(师生响起掌声)

【思考】备课前,我曾担心,学生的“语用”能力是否只停留在“排比”等“语言知识”的“消极语用”上,至此,学生的作业消除了我之前的疑虑。他们能自觉运用积累的言语材料,灵活捕捉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自然、自如地阐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观点,这是对作者“语用”的深入理解。本文选自《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用“维也纳的小花”表达对生命含义的思考:奋发向上的勇气。从三位学生的感悟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作者的意图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情感体验。

再进一步分析三位学生的作业,第一位是用反问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这是学生主动寻找已有的言语表达技巧;第二位是改编熟悉的歌词,这是学生从日常经验出发,活用熟悉的语言积累;第三位是用一组排比句,这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再创造,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主动融于自己言语图式中的言语意图的表达。教师用适切的评价语言赞美学生的言语表达,尤其是点明了学生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相融的高层次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由朦胧的语用表达走向自觉关注言语形式的语用表达。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桥小学 312007)

猜你喜欢

言语小花形式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又见“小花”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
神奇的小花伞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