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练”到实处 彰显“文”味

2014-06-16金优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教版自然段文本

金优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中不难看出,语文的学习应该紧抓语文实践,而语文实践的素材应该源自文本、用于生活。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有的文质兼美,有的结构新颖,有的角度独特,有的富含哲理……如何从这些文本中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呢?课堂练笔无疑是一种好办法。下面就具体谈谈课堂练笔的形式。

一、依样画瓢——仿写型

有研究表明,模仿在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牙牙学语”这个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模仿的训练点,这些语文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并进行运用。

(一)精彩句式仿一仿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12自然段:“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一自然段用两个“到处”、四个“的”、三个“有的”写出了鸟多的场景。通过这一自然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描写大场景。比如有一个学生描写了沙滩上人很多——“起初,沙滩上很寂静。太阳慢慢升起,远远地看见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接着,一个、两个,人们不断地涌向沙滩,这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堆沙子,有的在水里嬉戏,还有的在打沙滩排球。”

(二)特别表达仿一仿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都是学生习作的蓝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运用了先实写后虚写的方法描写兵马俑的神态。这一表达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而形象,读着充满了向往。以此为依托点,可以让学生也来写一写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有学生这样写:“有的兵俑,身披盔甲,手持长矛,严肃地站立着,似乎正准备随时赶赴沙场。有的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有的兵俑一脸沉着,似乎正在思考制敌取胜的方法……”

(三)新颖布局仿一仿

被选入教材的文本,不仅语言优美、表达特别,有些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实用。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以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介绍了颐和园内的美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常会跟随父母出门旅行,即便没有出门旅行,平日里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这样的结构和布局很适合学生做旅游记录。这样的仿写解决了学生实际生活中不知道该如何写游记的难题,让语文学习真正得长所用。

二、不离其宗——改写型

改写指的是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改变文本的体裁,如将诗歌改编成现代文,将叙事性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将游记改成导游词;可以改变文本的表达顺序,将顺叙改成倒叙或插叙;可以改变文本的人称,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第三人称的叙述……但不论如何改写,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中心。

(一)文体换位改写

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作,做一“小练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一诗后,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文本,想象画面,进行创作:每当春日的暖阳照耀在江面上,江边的桃花映衬着江里的日光,仿佛比火还要红;清澈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江底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这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改写古诗,让学生用散文的笔触表达诗歌的意境,绵长而悠远。

(二)角色换位改写

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课文内容变为学生的语言。如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后,学生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了第三人称的讲述,在改写的过程中,感悟着“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含义。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三、百花齐放——续写型

续写是一种常见的练笔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音。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安排续写,能让学生放飞心灵的翅膀,让文本延续精彩。

(一)依托情节续写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未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进行情节延伸续写。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并没有交代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学生有的写桑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想象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续写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学生情感的释放。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结局。续写,让语文百花园姹紫嫣红。

(二)在意犹未尽处续写

教材中的许多文本都是点到为止、意犹未尽的,而此类文本往往能充分激活阅读者的联想,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结尾,学生了解到课文中的老汉和年轻人其实是父子俩以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续写,写一写老太太和百姓们此时会有怎样的言行。学生通过在意犹未尽处进行练笔,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快乐。

四、以小见大——扩写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细节处,创设情境,取意植根课文,想象取之课外,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填补文章的空白。这样既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也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地体验与感受。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中,仅以“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一句话概括了老人15年的生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很不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扩写老人是用怎样的信念坚持下来的。

学生从这句话中很容易地找到了关键词“每天”,但这样的理解都是静态的,没有画面感。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扩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之中深藏的内涵,体会老人平凡简单生活下的不平凡不简单。

崔峦老师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明确要求以读为主,以写为辅。课堂作为学生语文实践的主要场地,随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强化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再好的办法也并非适用于每篇课文。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文本特点,懂得取舍,准确寻找阅读教学的“迁移点”,设计符合学生作文基础的“练笔点”,真正让练笔落到实处,让学生体味语文味。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中心小学 321000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教版自然段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秋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美丽的秋天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