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研究述评

2014-06-14代景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大学生

代景华

摘 要:该文首先分别介绍了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概念和研究现状,然后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减少学习倦怠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倦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21-01

1 学业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Bandura(1977)最早提出,Bandura在《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中,将自我效能感界定为个体自身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对自身组织和执行某种行为的预先知觉性。学业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是指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能否完成某项任务具有的自信心,以及对于对完成任务的预期和判断。随着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习领域的不断应用,国内外对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围绕与学习影响因素之间的研究。例如,Pintrich(1990)的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目标的调控、认知策略的改变有显著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即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我国对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集中在与学业成绩、成就动机、成就目标、网络成瘾、心理健康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

2 学习倦怠

杨丽娴(2004)把大学生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于学业不感兴趣、动力不足,但又不得不学习时心理感到沮丧、挫败、疲乏,最终产生逃避学习的不正当行为,称作学习倦怠。Maslach在关于倦怠外在表现的研究中,个体倦怠症状:情绪的衰竭,缺乏人情味,自我成就感低三类。鲁正火,万秀梅(1994)关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发现,国内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几方面。大学生学习倦怠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大一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最低,在行为、情绪上也高于高年级学生。

3 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在形成倦怠的过程中起到中介变量作用,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于缓解倦怠有调节和缓冲作用(刘晓明,2008)。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评价方式的重要因素,不同自我效能对其认知、学习方式都有很大不同。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从事某种活动具有的信心程度,自我效能感越高,自信心越高。

研究者在探索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中,发现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目标水平,自我效能感高,目标水平高,也相应会产生高的绩效。Schunk和Swartz(1993)等人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更易面对有挑战性的任务,为自己设定较高的学业目标,付出努力,在学业情境中体验更多积极的情感。周丽云,姜芬(2010)研究指出,本科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学习倦怠越低,二者呈负相关。

4 教育建议

4.1 提高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水平,所以提高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学生远离学习倦怠等消极的情绪,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增加其自信心和竞争能力都很有帮助。第一,设定合理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第二,帮助大学生正确的归因。第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4.2 降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

对于很多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动力不足,没有学习兴趣,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新生入学时学校就对他们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或励志教育等,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并针对大学课业的学习特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如可以请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做报告,播放白求恩等医学大家的影视作品,参观纪念馆等方式,学习医学大家的品行,用正面榜样激励方法,激励大学生增强学习动力。同时,全校要树立教管合一的意识,教育和培养学生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首先,减轻大学生的学业压力。第二,多方位的开展教学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第三,完善社会各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Bandura,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97(84).

[2] Pintrich,P.R.,De Groot, E.V.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82(1).

[3]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4.

[4] 鲁正火,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1).

[5] 刘晓明,王丽荣,金宏章,等.职业压力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

[6] Schunk,D.H.,Swartz,C.W.Goals and progress feedback: Effects on self-efficacy and writing achievement[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18(3).

[7] 周丽云,姜芬.专业认同与学业自我效能对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广州市从化区农村儿童英语学习倦怠情况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