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之家“失核”上市

2014-06-14汪继勇

商界评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噱头资本交流

汪继勇

随着2013年12月11日晚纽交所的一声钟响,汽车之家开启了梦寐以求的上市之旅。不过看着官方发布的团队照,却感觉站在秦致旁边的李想有那么一丝酸楚,很多人也对这位创始人只持有5.3%的股权唏嘘不已。李想的内心独白也许是:我梦想着这一天,却没想到不是我站在中间。

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按上市的收益来算,秦致和李想手中的股票价值都是一亿美元左右,然而这位空降CEO是怎样一步步成功着陆?今后,他会把汽车之家带向何方?关于秦致的着陆,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投资人里应外合,加上澳洲电信资本介入架空,迫使李想不得不做出让步,以至现在持股71.5%的澳洲电信如愿以偿得到了资本回报。

作为现在汽车之家主要对外发声人的秦致,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了汽车之家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UGC内容。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那几年,这确实是个比较强势的优势,不过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永远会超出你的想象。BBS的消亡、门户论坛的没落,曾红极一时的开心、人人如今也日落西山。传统的论坛式UGC已经很难再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新鲜感衰减,必然会导致用户黏度下降,最终导致用户流失。而这个发展趋势和大环境有关。

首先,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每天接触的事情和要处理的事情增多,这样花费在论坛网络上交流的时间减少,已经不再有充足的时间处理网络上细腻情感的表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曾几何时,很多人一天不登QQ就会显得有些不安,QQ聊天占据了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因为那时喜欢这种婉约的交流方式,现在还会这样吗?多少人的QQ登录一天也不会说几句话,微信的崛起就有这方面的因素,因为现在需要语音这种更直接、便捷的交流方式。

再者,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对传统社交网络有着不小冲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直接导致时间碎片化,人们更加倾向于即时的沟通与交流,然而,汽车论坛繁杂的交流方式与之相悖。

最后,分享精神衰减。这个原因形成是由前两个原因共同导致,曾经人们乐此不疲地更新着自己的主页,现在做得更多的是刷新看看别人的新闻,从输出方的角色渐渐转变为接受方。没有更多的时间,只能接受信息,很难做到输出信息,汽车之家若想继续免费获得内容资源,还得想出到底应该给用户什么理由。

除去汽车之家最为骄傲的UGC有发展瓶颈外,汽车之家的资本构成,也难免让人捏一把冷汗。

作为创始人,李想的持股额度被稀释到5.3%,汽车之家已经逐步成为缺少核心领导人精神的企业。虽然空降兵秦致是个背景不错的海归,但他毕竟不是创始人,对于汽车之家的发展,更倾向于和资本方站在同一战线上,也有些像多年前约翰·斯卡利空降苹果逼走乔帮主的剧情,但乔帮主后来又重新回归并拯救了苹果,但不知道李想是否有在某时重新主导汽车之家的机会。

刚刚进行IPO,汽车之家肯定有压力,谁的股权最多,谁的压力也就越大。澳洲电信会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发言人秦致身上。当下情况,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便是开展新业务,提出概念和噱头,进军新的领域。不过这第一仗,没有打响。

上市前一月,汽车之家曾高调发起汽车电商大战,不过结果却是被易车网和搜狐打败(天猫销售数据:易车网117亿元,搜狐汽车92.05亿元,汽车之家26.43亿元)。虽然战绩不佳,但秦致总得给资本方和未来的股民一个交代,所以随后秦致提出“销量才是唯一目标”,但就销量的数值来说,远落后于竞争者易车网的业绩。

资本只看股价,股价要看噱头,这一点在概念股中尤为突出,所以我们甚至可以预估汽车之家以后可能会提出二手车、汽车后市场等概念。不过是否能落地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股民为概念埋单,资本为股价埋单,只要噱头做得好,大家都会高兴。

汽车之家上市后的走向,不得而知,不过在决定走向之前,内部的博弈似乎更令人浮想联翩。由资本主导的汽车之家到底何去何从?资本会不会赢得盆满钵满后悄然离去?当然,谁都愿意往好的方向想,不过没有李想的汽车之家,依旧不免让人唏嘘。

[编辑 王 卿]

E-mail:wq@chinacbr.com

猜你喜欢

噱头资本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眼内镜的噱头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孕妇专用”多是噱头
VR 资本之路
三星、LG、VIVO,曲屏手机只是噱头?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交流”等5幅
并非“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