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博动了青少年的心?
2014-06-13汪泽洪
汪泽洪
摘要:微博,一场青少年网上运动,让青少年真正体会到刺激的快感,品尝到放肆的滋味,享受到新潮的浪漫。基于此,面对青少年持续热衷于微博的状况,论述如何利用好微博,规范好微博,以期让青少年健康地利用微博,在微博的自由王国里茁壮成长。
关键词:微博;博动;青少年的心;健康利用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115-02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里,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名词不断地充斥在各大网站、平面媒体和电视中,让我们目不暇接。微博可以说是互联网上继博客之后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虽然可语音可、视频的微信在一定程度是对传播方式的又一次突破和挑战。可四年有余了,微博仍将大批青少年稳稳地吸纳在其旗下,这也使我们对此产生了好奇和思考。
一、微博,一场青少年网上运动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一个web2.0表现形式的网络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实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的分享、传播以及获取。这个继博客之后出现的网络交流方式,从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一场真正的微博运动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大批大批的青少年加入到了微博队伍中来。如果说博客是一顿色、香、味俱全希望与人共享的大餐,那么微博就是一顿讲究速度与效率的快餐。如果说微信像一部现实的电影,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和生活,那么微博就像一面镜子,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场景。微博对于广大青少年朋友来说,他们摆脱了工具的限制,缓解了他们一直以来要花尽心思的来装潢、粉饰博客的压力。同时微博让他们可以彻底摆脱现实中的自己,在由自己主宰的微博世界里结识朋友,缓解压力,释放心情。他们不再是远远观看,而是随时随地“记录、表达与分享”,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手机快速发布,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对于热忠于快餐文化的青少年来说,微博无疑是他们找到的自己话语的平台。到2012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指出,我国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 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在新浪微博,仅以90后为标签的微博客就达43万多人;在腾讯微博,以学生为标签者达53万多人。”[1]《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指出,近53%的江苏青少年有自己的微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1.6%的人不超过40岁),92.4%的人上过微博,其中45.3%的人经常上,并且94.3%的青年表示微博已改变自己的生活。”[2]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如此热衷于微博,对微博产生了如此强的认同感呢?
二、微博的内在魅力,征服了青少年的心
微博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碎片化沟通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微小说、微摄影、微直播等。
1.简单、快捷,神秘刺激
微博,140个字符的限制可以让你“随心所欲”;你不必担心内容不够充实、文笔不够优美,不必担心工具的限制,从PC端到手机客户端,从固定性到移动性,从整体性到碎片化,人们的认识习惯与行为方式都发生着变化。短小精悍的几句话、几个字,甚至几张图、几个表情就能体现出微博客的“微”精神。微博简单便捷的使用特点恰好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社会节奏的加快让青少年变得浮躁,没有时间去看或是写大段的博客,而产生在某个瞬间的灵感或是胡言乱语却往往能让我们会心一笑。
在微博里,青少年可以随时了解新闻、八卦及个人的生活碎片。每个人都可以迅速在微博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找到关注这个话题的其他博客,以及其他博客圈子里的更多好友……对某一话题的关注和跟随,在微博的圈子作用下,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如同潮水一般蔓延。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现实中的自己封闭在小圈子里,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更多来自同类群体的沟通与理解,微博则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现实世界里有的微博里都有,现实世界里没有的,这里也可以自由创造,不仅能把虚无的博得跟真的一样,还会更神秘、更刺激。
2.轻松、自由,你欲我欲
与微博世界中的轻松、自由相比,广大青少年的现实世界要暗淡得多,压抑得多。特别是在固有的教育体制下,广大青少年始终是在压力的夹缝中艰难成长。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们的普遍心态;追求升学率成了老师的唯一目标,青少年得不到片刻的喘息机会。可是,他们多么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找回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曾经的博客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可时间与精力、文采与工具的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天天长篇大论,但又想将自己的灵感和思想公之于众。微博这种“公开的短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青少年情感流露、思想发布的窗口。随时可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看所闻,随时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微博让青少年真正找到了精神寄托的家园。
总之,青少年在自己的微博世界里,没了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于是或长或短、或沉痛或诙谐、性情方字,随意而为,虽然他们的表现不一定炫烂夺目。但是,他们相信,只要演出一定会有观众看到。在这里,青少年不用担心自己文笔不好,也不用因成绩差看别人的脸色行事,青少年的心情得到了彻底的放松、身心的快感得到完全的满足、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在这个小屋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3.新潮,前卫,门槛较低
在这个新潮、前卫的世界里,青少年永远都是时尚、前卫的代言人,是他们推动了新潮的潮起潮落。悄然间,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从一个交际圈到另一个交际圈,微博占领了青少年的网上空间。青少年正在以博微的方式交往着、生活着。微形式、微行为和微思想,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现象,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背景。微博让广大青少年在悄然间就拥有了政治家和名人的尊贵,有了现代人的满足和自我陶醉。endprint
微博零费用、零技术,零壁垒的特点,圆了广大青少年的微博梦。微博不是权威达官的专利,也不是明星富豪们的自留地,不是由老师随意点评优劣的作文课堂,更不是只有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和英语四六级证书才可以入场的招聘会。博微是不分权威草根的厅堂,它是平民的大众的一块大操场,没有种族、国籍、语言、肤色、经济条件的限制,来的都是客,即使你是一介农民。微博降低了权威的门槛,没有了文凭的限制,也没有经济上的要求及性别的歧视,只要想博就可以以身试“博”,哪怕只是一个语气词,一个感叹号都可以成为一篇名副其实的微博。
三、面对微博,我们该何去何从
微博在青少年世界里的大受追捧和迅速风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人认为青少年玩微博让人担忧,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的鉴别意识、独立意识不够完善,一旦沉浸在微博带来的满足感当中,很可能难以自拔。而有的人认为,青少年在微博上记录自己对学习和成长的看法,“直抒胸臆”,可以说微博给了他们一个表达真实自我的空间……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微博,也是如此。今天,面对大众化的微博运动,我们又将何去何从呢?
不可否认,青少年在博客中的自由和肆无忌惮,会影响到他们同跟现实中人的交流和对话,也会对他们的学习时间有一定的冲击。但我们应该看到,博客是一种可以“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象,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河南,中小学生扎堆微博,已经将微博视为自己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在上海,微博成为教辅。据《新闻晚报》报道,现在,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有自己的微博,微博世界的互动功能吸引了很多师生的目光。同时,现行教育制度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轻易地获得承认,并有强烈的成功体验;而更多的青少年得不到这个“承认”,在同学中如此,在教师面前如此,在家长中尤其如此。如果家长的责备能够忍受,教师的蔑视能够不管,可同龄人的轻视却是青少年万万不能承受的,他们需要证明自己,需要表现自己,需要找到受尊重的机会,而微博就给他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并提前帮助他们拉长伸向社会大舞台的触角。另外,如果将微博的长处运用到学习上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果能善加运用,微博可以成为老师、家长了解子女的一个新平台,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青少年的手段,为我们了解孩子打开了一扇窗,使网络微博成为现实教育的一种有效延伸。
当然,如何利用好微博,规范好微博,让青少年健康微博,在微博的自由王国里茁壮成长,还需要规范微博语言,倡导文明微博。同时政府、学校和开发商三方都应该对青少年负起一定的责任。政府应该限制网吧的准入年龄;学校、家庭应该对青少年进行引导,限制上网时间;开发商也应该多设计一些适合青少年的产品,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不过,我们不能就此不让青少年写微博,因为微博可以锻炼青少年的文字表达能力,当他们经营这个小天地时,也许还能迸发出新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心理专家提醒,警惕青少年成为“微博控”[EB/OL].新华网山西频道,2011-02-06.
[2]王聪聪.微博正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