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生物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2014-06-13周东美
周东美
摘要:黑龙江省初中生物教育在十年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构建了龙江生物教育课程文化。在此基础上,思考黑龙江省初中生物教育的未来走向。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能够对黑龙江生物教育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教育;体验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4-0079-02
一、黑龙江初中生物教育在十年课程改革中的行走历程生物新课改从2000年开始,我们有困惑、有彷徨,也有欣喜、有收获。课改带来了包括课标要求、教材结构、教材内容等的变化,更强调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变化。进行新课程改革需要特别注意课堂方面和教师本身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培训工作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学生的变化。自主发展得到实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说,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二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2教师的变化。一是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教师丰富了理论知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理解;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很多教师已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是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三是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四是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依靠现成的“教案”,现在多数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出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很多研究成果在全校改革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二、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体验和反思
从当前黑龙江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课堂教学体现了基础性、发展性、现代性、探究性、社会性和人文性。从初中生物课程的实施来看,在课堂上,在校园里,基本构建了科学、民主、合作、创新的和谐文化,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态度积极向上,科学严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相互尊重,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生生之间合作融洽,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肯定和鼓励。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智能、情感和行为等的整合,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以下两点需要关注:
(一)黑龙江生物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当前改革实施的效果离目标还有差距。表现之一是对课程改革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教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表现之二是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表现之三是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表现之四是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学经验不足,难以胜任教学改革。这是制约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的一个瓶颈。
(二)科学探究活动在黑龙江省的具体生物教学中还未真正地落实
教师们普遍反映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在规定课时内完成;部分探究活动需要时间长,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由于生物学科不受重视,课下活动难以保证;有的探究活动难度大,对实验仪器、用具等硬件要求较高,可行性差;有的探究活动属于纯生物学探究,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活动的教学开放性大,许多教师害怕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跑题”,把教学过程管得过死,限制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探究活动的实施在大部分学校大打折扣,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对黑龙江省初中生物教育未来的思考与建议
(一)课程目标方面
通过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1]。
(二)课程内容方面
教师要给学生出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和十个一级主题。关注《课程标准》中每个一级主题下的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和活动建议组成。具体内容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活动建议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建议[1]。
(三)课程实施方面
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倡导把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式有机结合。避免片面地追求表面的生动活泼。培养学生潜心研究、深入读书、自主学习、破解难题的能力。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过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良好发展。重视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1]。
(四)课程评价方面
努力做到改进教学、促进发展。重点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上。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等。在评价方法上,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转变为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要注重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例如,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不仅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程。
(五)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要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改革的师资队伍。还是要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下一步国家要求的课改精神的学习之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还要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实验经验,吸收兄弟省份的好的做法,进一步推进我省课程改革。强化督查和指导,集中时间对全省课改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指导。
(六)生物教师校本教研方面
校本培训是生物学教师提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生物学教师校本培训以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情意为主要内容。生物学教师的校本培训要选择个别指导、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对话研讨、课题研究、自修反思等方式。中学生物学教师在我国1千多万中小学教师中只是一个较小的群体,由于社会对生命科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认识比较肤浅和偏颇,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专业提高和发展。绝大多数生物学教师几乎一生都没有机会到培训机构集中学习和进修。因此,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校本研修就显得尤为重要[2]。
生物学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倡导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广大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课题。面对知识的爆炸、科技的加速发展,生物学教育也将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如何与网络进行融合。但只要生物教师认识到生物教育是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到生物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培养人的生物科学素养来为社会服务的,而只有当它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时,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偏差或者有误,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效果。通过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对于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S].2011.
[2]陈得志.中学生物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