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消息来源分析

2014-06-13余婷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消息来源突发事件

余婷

【摘 要】2013年10月28日吉普车撞击金水桥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而西方媒体更是连续对此事件进行报道。本文以西方媒体涉华突发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为研究对象,分析西方媒体微观实践中的叙事框架特征,以期为当下西方媒体报道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方媒体 消息来源 突发事件

消息来源,也称新闻源或信息源,是一则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材料的出处,它表明事实、观点和背景材料从何而来,由谁提供。新闻写作历来都十分重视交代和说明消息来源,“尤其是报道一些影响广泛的突发事件、重要事件揭秘、原因分析、评价事实、预示前景、认知改变等等,交代和说明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节点,不仅可以令人信服也能增加客观性。”①消息来源还可以理解为“报道者引述的话语的发出者,是转述言语的逻辑主语。”②报道者选择使用谁的声音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这通常反映报道者的态度。通过对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消息来源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的确定西方媒体的态度,进而分析西方媒体利用消息来源表达立场的“策略”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由于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媒体在首次报道中无法进行全面的报道,往往通过后续报道的方式来补充信息。本文选择了10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间《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洛杉矶时报》等媒体对于中国“吉普车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其消息来源的呈现。检索得到10篇报道,其中《华盛顿邮报》1篇、《华尔街日报》2篇、路透社1篇以及《洛杉矶时报》6篇,这四家媒体皆为西方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媒体,其在西方媒体中拥有一定的地位,能够一定程度上代表西方媒体。

二、消息来源的结构分布

本文根据不同主权国家与组织进行分类,将四家媒体的消息来源分为中国信源、外国信源与其他社会组织。统计方法为:报道中每引用一条独立的言论记为一次。如果一篇报道从A信源转引B信源,则A、B两个信源各记一次。

1、中国信源占消息来源的绝大多数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信源在94个信源中就占据了77个,由于此事件的发生地为中国,所以西方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根据中国信源来进行报道的建构,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到:

(1)官方信息受到重视。四家媒体共采用了21条“中国官方”的信源,占中国信源总数的27.27%。究其原因,应该是此次事件为中国突发性事件,当外国媒体派记者来到现场时,中国警方已经将现场进行了保护,寻找目击者变得十分困难。中国官方通过发布的文件、北京警察发布的信息成为其重要的消息来源也在情理之中。

(2)中国媒体发布的信息被大量引用。从77条中国信源中可以发现有30条是来自于中国媒体的报道,其中以新华社与《人民日报》为主。虽然无法判断该四家媒体的记者是通过中文还是英文从中国媒体获取消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各类中英文媒体是四家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3)官员采访较少,重视事实呈现。在77条中国信源中只有一条是对中国官员的采访,而该官员作为信源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并用其来证明事件伤亡人数。西方媒体对于此类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的领导者基本没有进行建构,事实的呈现成为首要的任务。

2、外国信源占比不高,但基本平衡

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外国媒体难以从本国媒体上获取可信的信息,所以数量比较少,但是其涉及的群体比较全面,不仅有外籍当事人国家大使馆的信源,也有与其同国的游客的信源。虽然菲律宾方面的来源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多一些,但是数据没有大的差别,总体比较平衡。

3、其他组织信源使用的片面性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只有一条信源来源于非政府组织,但是该组织信源表达为:“many rights group”这是匿名来源,这条信源的使用是针对中国在此事件中的人权问题,这与报道事件本身的事实无关,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消息来源的叙事功能

消息来源能起到特定的叙事功能,而西方媒体对于消息来源的使用更是一种叙事策略的体现。所谓叙事策略,“即新闻写作者在对被叙述对象整体观照之后所进行的主观营造”③传播者通过有意识的提供消息来源,组织稿件,形成一个个围绕核心事件的信息点,使受众最大可能地了解更多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是“背景的背景”,新闻叙事也便在此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人类对不能亲临现场目睹事情的发生有一种莫名的焦虑,而通过叙事的了解可以消除这种焦虑,因此,叙事对于不在场有补偿作用。”④可见,运用叙事策略,通过组织构建信息框架有助于还原新闻现场,对受众的不在场达成有效补偿。总的来看,西方媒体在消息来源的呈现中,通过话语角色的任务分配、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差异性使用、匿名来源的暗示性呈现体现了叙事的意图。

1、话语角色的任务分配

本文按照信源本身的话语角色性质进行分类,将消息来源分为:人物话语(除去权威人士)、机构话语、权威人士话语。

(1)人物话语的使用分析。人物话语是指在报道中引用的人物声音,“它表达提醒读者这是来自某个人物或群体思想观点的对话性声音。”⑤

在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四家媒体都采用了相对较多的人物声音,在94条来源中占34%,这些人物声音多起到呈现事件、补充事实的作用。记者借助人物的声音来传达信息,将自己的话语倾向弱化,拉开自己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事件当事人、相关人的话语同读者交流,在确保客观性的同时,也让读者更易接受事实的呈现。

(2)机构话语的使用分析。这里所指的机构话语主要是指“消息来源引用政府部门、组织团体和企业公司等集体归属的对话性声音。”⑥

在本次事件中机构话语是占比最多的,达到了56.38%,一部分原因是事件本身的性质,这在上文已经提及。另一部分原因,则可从文中索引的内容以及《洛杉矶时报》连续5天对此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归结为西方国家普遍将此事件看成可以引起广泛关注的中国群体性事件,这就使得西方媒体需要借助相对权威的、能够代表群体意志的集体归属性质的机构话语来传达。

(3)权威人士话语的使用分析。其实权威人士话语是包含在人物话语里面的,这里单独将其列出是因为那些由机构领导、政府官员、行业专家等构成的消息来源代表一种精英类型的话语传达。

事实上,西方报业长期以来,担当消息来源作用的最显著的人物以及新闻行为者并非其他人而主要是政府首脑、地方官员、部门和职业管理人等知名人士,他们是普通人士消息来源的4倍。⑦不仅因为其代表了一种更具有说服力的权威对话,也更具有新闻价值。

从表2中可以发现,权威人士的话语占比非常少,这不仅与事件性质本身有关,也是记者判断出人物与机构的话语比权威人士话语新闻价值更高的一种报道取向。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

(1)直接引语的使用分析。在人物新闻以及反映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现场报道、新闻特写中,最重要的和最有感染力的内容,常常就是有分量的、精彩的直接引语。由于直接引语被转述的一般认为是被转述者的直接言辞,忠实于原转述话语的形式和内容⑧,所以显得客观真实和更为可信。

而正是这种相较于间接引语更为客观的直接引语却在此次事件报道中使用得非常少,《华尔街日报》中14条消息来源中只有3条为直接引语,这对报道的客观性有一定的影响。

(2)间接引语的使用分析。关于新闻间接引语的最重要事实是它允许新闻记者不仅对原文本进行释义,而且还以某种方式进行压缩和删改⑨,使用间接引语,新闻记者可以用更少的词语概括文本,仅对要点给予精炼的表述。而这种方式则是对采访者话语的重塑,使得其形成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将其放入新闻报道中,使其产生新的新闻价值与内涵。

这种引语使用会一定程度的弱化客观性,读者与记者的距离相较于直接引语来说更近。而在此类突发性事件的事实报道中,读者对于两种引语的接受程度其实相差不大,这就使得间接引语能够让记者传达更多的信息。

3、匿名来源的暗示性呈现

匿名消息来源指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具体交代新闻来源的姓名、住址和职位,通常采用“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据权威人士称”等模糊表述作为消息来源。⑩消息源的真实性对报道的真实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源头确保新闻真实, 就是消息源一定要真实。”⑾记者对于匿名来源的使用普遍采用谨慎的态度。

通过分析四家媒体的匿名来源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匿名来源数量占比大:32条人物话语中有21条是匿名来源,占比65.63%。同时,通过对中国信源与其他信源进行比较发现:21条匿名信源中15条为中国信源,6条为外国信源;实名信源中中国信源为2条,外国信源为5条,网络来源为2条。

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西方四家媒体对中国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出人意料地大量使用了匿名来源。其中,中国的人物消息来源普遍没有提供可靠的身份,其中两条实名来源则为维吾尔族的一位经济学家。

在报道中,记者反复强调,被采访者不愿提供姓名,害怕中国政府的迫害,以及突出记者想要联系相关部门,却被拒之门外的事实,或许匿名来源的使用还有起到一种暗示性的作用。这种暗示性的作用被巧妙的运用在报道的“客观性”呈现的包装下,使得读者更为“顺其自然”地接受。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四家媒体《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以及《洛杉矶时报》对中国金水桥事件报道的消息来源,发现西方媒体普遍采用消息来源进行事件的呈现。而基于他国突发性事件的性质本身,四家媒体普遍采用中国的消息来源特别是中国媒体的声音。同时,直接与间接引语的使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具有绝对压倒式数量的间接引语使得报道中的暗示性信息增加,在读者对事实接受度相当的情况下,记者向读者传达了更多的主观信息,匿名来源的使用也体现了西方媒体对建构暗示性报道的“高端策略”。无论是间接引语的使用还是匿名来源的使用都是西方媒体“客观化”策略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①马颖,《浅谈消息来源》[J].《新闻世界》,2011(10)

②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③白贵、周正昂,《网络时代报纸深度报道的“整合”叙事》[J].《当代传播》,2006(2):26

④聂庆璞:《网络叙事学》[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7

⑤赖彦: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07

⑥赖彦:《新闻话语的复调与对话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09

⑦Bell,A.1991.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Oxford:OUP

⑧Coulmas,F.1985.Direct & indirect speech:Gener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in Japa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 9:41-63

⑨Waugh,L.R.1995.Reported spee-ch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text[J].Text15(1):129-173

⑩肖叶飞,《对匿名消息来源的法律思考》[J].《新闻世界》,2009(4)

⑾蔡华东、陈书华,《以信源为起点维护新闻真实》[J].《新闻前哨》,2007(1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本科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消息来源突发事件
中外媒体灾难报道比较研究
2019,电视剧急需“去库存”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
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齐鲁晚报》消息源浅析
记者与消息来源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融”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