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周水肿明显的脑膜瘤术后高压氧治疗探讨*
2014-06-13赵清永刘春艳王洪芳
赵清永 刘春艳 王洪芳
(1.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2.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800)
瘤周水肿是脑膜瘤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损伤到神经功能,甚至出现大片脑软化灶,导致癫痫等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临床表明,采用高压氧治疗脑水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对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膜瘤术后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膜瘤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脑膜瘤,并伴有水肿存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26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0.36±4.72)岁,其中有18例患者为额顶部凸面脑膜瘤,10例为大脑镰旁脑膜瘤,10例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4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1.27±4.63)岁,其中有19例患者为额顶部凸面脑膜瘤,11例为大脑镰旁脑膜瘤,8例为矢状窦旁脑膜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全麻显微镜下脑膜瘤全切术,术后常规实施抗生素预防感染、止血、神经营养和脱水药物治疗。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时机选在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使用的仪器为国产大型高压氧舱群,调整治疗压力均为0.2 mPa,加压20 min,稳压20 min,然后逐渐减压20 min出舱,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2]。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脑水肿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其中脑水肿程度主要根据MRI或CT检查分为无、轻、中、重度4个级别,无:没有水肿;轻度:水肿宽度低于2 cm,中度:水肿宽度超过2 cm,但低于3 cm;重度:水肿宽度超过3 cm[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提出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进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进行U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脑水肿情况比较 观察组脑水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Z=-2.662,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脑水肿情况比较[n(%)]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7.18±7.28),治疗后为(13.46±6.1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6.23±7.13),治疗后为(18.84±6.23)。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在常压空气条件下脑灰质静脉端氧的有效弥散半径大约为30 μm,如果在高压氧环境下,则其半径会扩大3倍以上,这样可以有效的使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得到及时改善,提高其有氧氧化,并促进能量增加,最终使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从而促进了细胞内钠、氯等离子水平的提高,使细胞内水肿得到缓解;另一方面,高压氧能够对受损神经细胞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使受损的脑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重塑得到加强,并促进了微循环功能改善,血管内液体的渗出得到明显减少,最终使血管源性脑水肿得到有效缓解[4-5]。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78例脑膜瘤术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高压氧治疗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1] 许进,孟成杰,孙关,等.用高压氧辅助治疗40例脑膜瘤术后脑水肿患者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2):90.
[2] 唐晓平,漆建,王远传,等.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21(4):36-38.
[3] 李东娟,刘金龙,司晓宁,等.高压氧治疗脑膜瘤患者的磁共振表现与预后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0,19(1):6-7.
[4] 张香菊,王强,徐伦山,等.高压氧辅助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13(10):1689-1690.
[5] 陈斌,卞晓星,蒋文庆,等.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8):1795-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