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尔指数的福建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2014-06-13师惠齐
师惠齐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学上,城镇化是指由农业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由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化水平大幅度上升,201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52.57%(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即已经达到了诺瑟姆曲线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这些都说明了城市化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路径,但是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各个地区劳动力素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的不同,导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建设特点等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等因素制约,福建省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因此,从实证角度研究福建省内部区域城镇化的差异性,并分析区域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为福建省区域间平衡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1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是当代经济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少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1]在《国富论》中就曾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等因素。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发展S型曲线则将城市化发展阶段分为了前期、中期、后期阶段[3]。井晓鹏等[4]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的83个县域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评价结果与专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测度城镇化水平也有一定的可取性。王文博等[5]指出运用单一的人口指标来测量城镇化水平并不能完全反应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基础上,他们通过构建临潼区城镇化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测度了西安市临潼区的城镇化水平。李雁华[6]则运用多项分布式滞后模型对1999—2009年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这一结果预测了甘肃2011年的城镇化水平。综上所述,不同学者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测度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这些都为城镇化水平差异性的测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福建省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福建省地处我国的东南部,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km2,流域面积达13.63万km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福建省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表现在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及其在总人口总比例的上升,如图1所示,2005—2012年全省的城镇化率一直在不断地上升,2012年更是达到了59.6%,高于我国2012年的城镇化率。
图1 2005—2012年福建省城市化发展趋势注:数据来自《福建省统计年鉴》(2005-2013年)。
本文根据福建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特征的总体空间布局,将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划分为了闽东南和闽西北两大区域,其中闽东南沿海发达区有福州、厦门、莆田、泉州和漳州5个地区;闽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有龙岩、三明、南平和宁德4个地区。用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福建各区域城镇人口相对于经济社会因素之间的不平衡状况。
3 实证结果与实证分析
3.1 关于泰尔指数运用于地区收入差距因素分析的说明
泰尔指数也可用来衡量区域间城镇化差异。此时,泰尔指数可定义为:
(1)
式中,P指全省城镇人口总量;C指全省城镇人口总量;Pi指i地区的人口总量;Ci指i地区的城镇人口总量;N指地区总数量。根据式(1)可知,各地区城镇化差异越大,泰尔指数就越大。
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表现在经济区域之间,也表现在区域内部之间。泰尔指数具有可加分解特性[7],因此,为了较为准确的测度福建省城镇化差距到底是两大区域间的差距产生的还是两大区域内部的差距造成的,以及两大区域间和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度有多大,本文采用了泰尔指数。理论上,泰尔指数值位于0和1之间,但实际中通过泰尔指数计算出的数字有正数也有负数,容易导致计算结果误差的存在,因此,本文将采用泰尔指数的绝对值法来分析问题。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取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总人口数和城镇人口数作为基本指标,相关数据均来自于2005—2013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8年,主要是因为2005年之前的相关数据均为年末户籍统计人口数,同时本文选择的是年末常住人口数,而非年末户籍统计人口数。
3.3 泰尔指数与差异分解
用泰尔指数方法来测度闽东南和闽西北两大区域间以及区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差异程度。现假设:
P—福建省人口总量;C—福建省城镇人口总量;Pi—第i个地区的人口总量;Ci—第i个地区的城镇人口总量;Pes—闽东南区域人口总量;Ces—闽东南区域城镇人口总量;Pwt—闽西北区域人口总量;Cwt——闽西北区域城镇人口总量。
当分别用Tes和Twt来表示两大区域的泰尔指数时,根据式(1)可以求得:
(2)
(3)
基于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总体差异等于区域间差异加上区域内差异。用Y表示总差异,Yn表示区域内差异,Yj表示区域间差异;用Ynes表示闽东南区域内部差异,Ynwt表示闽西北区域内部差异,则有:
(4)
(5)
(6)
Y=Yn+Yj=Ynes+Ynwt+Yj
(7)
3.4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泰尔指数的计算及分解方法,对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见表1、表2。
(1)2005—2012年福建省城镇化整体的均衡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城镇化水平区域总差异大致上呈现缩小的趋势。如表1所示,全省的城镇化总差异值由2005年的0.219985796降到了2012年的0.183883528。
(2)相比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最为明显,虽然每年在总差异的比重都在逐步下降,但依然是总差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如表1、表2所示,区域内差异值由2005年的0.137038431下降到2012年的0.103889664,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62.29%下降到了2012年的56.50%。
表1 2005—2012年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性泰尔指数
表2 2005—2012年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贡献率
相反的,区域间差异变化相对不太明显。区域间差异值由2005年的0.082947365下降到了2012年的0.038497485(表1)。并且,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37.71%上升到了2012年的43.50%(表2)。再从区域差异变化趋势图(图2)来看,2005—2012年间两大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都在下降,但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福建省城镇化发展整体区域均衡的同时,区域内差异水平仍为较高。
(3)在区域内部差异中,闽东南内部差异最大,远远大于闽西北内部差异,如图2所示。但是,在2005—2012年间,闽东南区域的内部差异值都在不断持续地下降,下降幅度由2005年的0.117033587下降到了2012年的0.099618562;在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上,虽然在2010年和2011年有小幅度的上升,但在整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这都说明闽东南区域城镇化在此期间内部差异仍然很大。
闽西北内部差异值长期较小,该期间的闽西北内部差异值不断持续的在下降,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幅度,这说明闽西北区域城镇化在此期间经历了比较均衡的发展。
图2 2005-2012年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图
4 福建省城镇化区域差异变动的原因分析
4.1 总差异变动的原因
2005—2009年间福建省城镇化区域总差异持续下降,这与福建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大中心城市战略等重要策略的实施,各种产业、人力等要素不断向大中城镇聚集,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集聚与辐射功能不断增强,逐步缩小了区域间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形成了以福州、厦门为中心,区域城市为次级中心,县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层的四级城镇体系。此外,福建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公共事业上,使得城镇体系逐步完善,不断增强了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福建省在2010年全省开展了43个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按照建设“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宜居宜业城市综合体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小城镇试点工作,使得各试点镇发展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活环境明显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全省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的凸显。2012年,福建省在完成厦漳泉大都市区发展规划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加快实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等同城化专项工作和重大项目。以上战略措施的提出与实施都表明了经济的协调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促进福建省全省城镇化区域总差异持续缩小的主要原因。
4.2 区域间差异变动的原因
2005—2012年间,闽东南与闽西北两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下降,但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却在不断地上升,2012年的贡献率达到了43.50%。区域间差异不断地下降,主要是因为两大区域充分利用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差异,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化发展举措。
从城镇发展模式上看,各区域根据发展阶段、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探索不同的城镇发展模式。闽东南区域内,厦门以建设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为目标,以精品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扩大城市规模,强化经济特区功能和在厦门湾城镇密集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并以厦门本岛为中心,重点沿环厦门湾、同集路和环同安湾三个发展轴,加快向岛外拓展,集聚了大量的城镇人口,基本实现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的转变,现已进入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后期阶段;晋江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流动人口“就地转移”的晋江模式,在2011年率先试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石狮市提出“一市一城”思路,促进全城城市化发展。相应的,闽西北区域内,南平市以建成福建沿海至内地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及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为目标,形成了以南平为中心,邵武市和武夷山市为副中心,鹰厦—外福铁路、横南铁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316国道为发展轴线的“一点三线”城镇发展布局。拓荣县推动“大城关”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向城关周边地区聚集,吸引流动人口进城,形成“大城关”发展格局;永安市依托老工业基地,注重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成为了山区工业城市中的绿色明珠。
4.3 区域内差异变动的原因
2005—2012年间,闽东南与闽西北两大区域内的差异和差异贡献率虽然一直在下降,但仍是构成总差异的主要部分。从两大区域内部来看,闽东南区域内的差异远远大于闽西北区域内差异,构成区域内总差异的主要部分。闽东南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的主要原因是闽东南区域内各市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表3所示,2012年闽东南区域各市的第一产业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平均为7.58%,厦门和泉州的第一产业所占该地区总产值的0.9%和3.41%,而福州、莆田和漳州则为8.73%、8.93%和15.9%,这导致闽东南内部差异长期较高的主要原因。
相比较而言,闽西北内部差异值长期较小,区域城镇化在此期间经历了比较均衡的发展。2012年闽西北的城市化率达到50.91%,其中南平市为52%,三明市52%,龙岩市49%,宁德51%。从产业结构差异来看,闽西北区域各市产业结构差异较小,如表四所示,2012年闽西北区域各市各个产业的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相差较小,较为均衡。从产额与结构差异角度来看,闽西北区域城镇化内部差异较为均衡是情理之中的。
表4 2012年闽西北各个城市的各个产业占该地区总产值的比重
5 结论与启示
上述实证分析可知:(1)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结构的差异,城镇化水平在区域内差异上最为明显,构成了总差异的主要部分;(2)区域内部差异,主要是闽东南内部区域各市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3)总的来说,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还是区域间差异整体上都是在不断下降,这说明福建省的城镇化过程正在不断地趋于平衡发展。
研究结果说明,当前福建省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各地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各地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此外,还应当通过政策机制不断培育集聚区域的集聚作用,最终通过区域集聚作用来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 国富论 [M].郭大力,王亚南,译. 上海:三联书店,2009:456-458.
[2] 马远. 基于面板模型的城镇化经济绩效区域分异研究——以新疆为例[J]. 软科学,2012,26(5):76-80.
[3] 寇娅雯,张耀东. 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9(5):115-120.
[4] 井小鹏,周杜辉. 县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人工神经网络测定——以陕西省为例[J]. 城市问题,2011(7):66-68,95.
[5] 王文博,禁运龙. 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模糊综合评价[J]. 人文地理,2008,23(1):48-51.
[6] 李雁华. 基于PDL模型的甘肃省城市化水平预测[J]. 发展,2011(10):32-38.
[7] 张焕明. 我国农村居民税负地区性差异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9-23.
[8] 赵伟,马瑞永. 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 经济地理,2006(26):13-14
[9] 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348-349.
[10] 王恩东. 地区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测度[J]. 区域经济,2003(1):39-42.
[11] 沈坤荣,蒋锐. 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2007,24(6):9-15.
[12] 郭荣朝. 城镇化研究综述[J]. 绥化师专学报,2004,24(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