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2014-06-12吴菲菲
吴菲菲
摘要:利用1985-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其次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角度,实证研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结论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新疆;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4802
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是构成一个地区经济总和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优化和升级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学者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日益深入,田学斌(2010)构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解释性框架,并以河北省为例,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要促进河北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必须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马成文(2010)运用数量经济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动因,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以及城乡差距等因素,所以研究新疆农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很有必要,但是目前这方面研究不多,本文主要探讨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问题。
1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
1.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得到改善。1993-2012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14.70%提高到2475%;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小,由5.37%下降到4.18%;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4.22%提高到12.32%;人均交通通讯和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分别由2.76%提高到3.93%和6.24%提高到8.47%。
如图1所示,在1985年至2012年期间,从整体上看,新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由57.87%下降到3605%,除个别年份有所波动外,比如1989-1994年和1996-1999年,呈上升趋势。在此期间,与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趋势相比,新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总是低于全国的。在1992年之前,二者呈现相同变动趋势,先下降,后上升;1992-1999年,新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波动较大,分别在1994和1996年达到最大值56.96%和最小值4575%;1999-2012年,新疆和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相同的趋势,稳步下降。具体而言,1999-2003年,前者高于后者,2003-2012年,后者高于前者。
图11985-2012年全国和新疆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新疆统计年鉴1994-2013,
注1997年数据使用缺失值填补。1.2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情况
如图2所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更趋合理化和高度化。从统计数据上看,1978-2012年,新疆各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趋势发生很大变动,更趋合理。从整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35.8%下降到2012年的17.6%;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下降,后保持缓慢的速度稳步上升,1992年就超过第一产业比重,达到367%,2004年到2012近十年以来,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领先于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1.4%;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特别的,在1995-2003年间,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上高于第二产业比重,在2002年达到最大值437%,但此后呈下降趋势,直至2010年有上升趋势,并且与第二产业比重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显然,新疆产业结构的这种演变过程与工业化进程和战略调整密切相关。自2002年以后,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重工业化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发展再次快于第三产业,进而导致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2.1研究方法与指标数据说明
(1)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采用Engle-Granger检验法检验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G协整理论是R.F.Engle和C.W.J.Granger于1978年在文章《Co-Inter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and Testing》中b提出的,该理论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应用远远超出对线性回归的诊断。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两个变量应该是协整的,对协整性的检验就是对经济理论正确性的检验。比如,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某些指标都是随机游走的,我们希望这两个变量长期是相关的,所以要证明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2)指标选取。
按照中国的统计方法,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八项,包括食品、衣着、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文教服务、居住和杂项商品及服务,各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本文着重分析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进的特点,用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Y),作为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代表变量。产业结构通常用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为了避免模型产生多重共线性,只选取新疆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反映产业结构的综合变动状况。所选取数据样本期为1985-2012年,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1994-2013),由于1997年新疆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缺失,本文运用软件spss20,采用缺失点处线性趋势法,应用缺失值所在的整个序列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然后用回归方程在缺失点处的预测值填充缺失值。
2.2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1)格兰杰因果检验。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应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常用增广的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来分别对各指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现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ny和lnx,该做法可以部分消除异方差问题,此外,其差分表示发展速度的对数,可消除序列相关的问题。使用软件Eviews7,对序列lny和lnx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lny和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2.4384和-1.8102,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5875,故不能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lny和lnx为非平稳序列;Δlny和Δ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5.6491和-5.4880,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6450,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Δlny和Δlnx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故Δlny和Δlnx为平稳序列。
经比较选择滞后期S=K=2时的lnx和lny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y不是lnx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7641,大于010,接受原假设;而“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0823,小于0.10,拒绝原假设。可见,在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当年产业结构变动将引起下一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则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2)协整分析。
现运用EG检验法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应用OLS法估计的方程为
lnyt=8.3033-1.0303lnxt
(-5.9721)
上述估计方程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现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ADF检验统计量值为-4.7924,小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3.6450,DW统计值2.2328大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0.386,故残差项一阶单整,所以变量x,y为(2,1)阶协整。说明序列lny和lnx线性关系显著,即新疆产业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方程回归系数-1.0303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疆第二、三产业比重每上升或者下降1%,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或者上升1.0303%。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长期形成了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如2012年东部人均年收入是32713.51元,西部只是22475.10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47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7916.6元,差距很大。所以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农村居民,整体上收入比较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弱。但是,反之,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种角度上就是劳动力的流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拉动消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定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发展,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也日益多元化,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上的花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而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其他服务支出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第二,新疆产业结构处于调整、升级阶段,逐步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特别地,第三产业比重正保持着快速增加的趋势,逐步上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新疆产业结构。
第三,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原因之一,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学者在全国或是其他地区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值的思考。笔者认为,由于新疆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在这一阶段,产业结
作者简介:孙光林,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李燕茹,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大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所以,表现出产业结构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但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入这一阶段后,其消费结构一方面引导产也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此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明显较大。
第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通过引导的方式调整相关的产业机构,惠及农民群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影响消费结构。目前阶段,消费结构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收入水平较低引起的,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关键。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上,即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上发生。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流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因此,应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多方面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1994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13.
[3]马成文,毛舒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
[4]田学斌,闫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26(03)
(1)格兰杰因果检验。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应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常用增广的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来分别对各指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现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ny和lnx,该做法可以部分消除异方差问题,此外,其差分表示发展速度的对数,可消除序列相关的问题。使用软件Eviews7,对序列lny和lnx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lny和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2.4384和-1.8102,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5875,故不能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lny和lnx为非平稳序列;Δlny和Δ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5.6491和-5.4880,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6450,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Δlny和Δlnx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故Δlny和Δlnx为平稳序列。
经比较选择滞后期S=K=2时的lnx和lny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y不是lnx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7641,大于010,接受原假设;而“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0823,小于0.10,拒绝原假设。可见,在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当年产业结构变动将引起下一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则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2)协整分析。
现运用EG检验法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应用OLS法估计的方程为
lnyt=8.3033-1.0303lnxt
(-5.9721)
上述估计方程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现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ADF检验统计量值为-4.7924,小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3.6450,DW统计值2.2328大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0.386,故残差项一阶单整,所以变量x,y为(2,1)阶协整。说明序列lny和lnx线性关系显著,即新疆产业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方程回归系数-1.0303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疆第二、三产业比重每上升或者下降1%,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或者上升1.0303%。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长期形成了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如2012年东部人均年收入是32713.51元,西部只是22475.10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47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7916.6元,差距很大。所以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农村居民,整体上收入比较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弱。但是,反之,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种角度上就是劳动力的流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拉动消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定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发展,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也日益多元化,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上的花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而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其他服务支出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第二,新疆产业结构处于调整、升级阶段,逐步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特别地,第三产业比重正保持着快速增加的趋势,逐步上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新疆产业结构。
第三,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原因之一,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学者在全国或是其他地区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值的思考。笔者认为,由于新疆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在这一阶段,产业结
作者简介:孙光林,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李燕茹,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大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所以,表现出产业结构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但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入这一阶段后,其消费结构一方面引导产也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此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明显较大。
第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通过引导的方式调整相关的产业机构,惠及农民群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影响消费结构。目前阶段,消费结构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收入水平较低引起的,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关键。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上,即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上发生。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流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因此,应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多方面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1994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13.
[3]马成文,毛舒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
[4]田学斌,闫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26(03)
(1)格兰杰因果检验。
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否则可能会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首先应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常用增广的迪基-富勒检验(ADF检验)来分别对各指标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现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ny和lnx,该做法可以部分消除异方差问题,此外,其差分表示发展速度的对数,可消除序列相关的问题。使用软件Eviews7,对序列lny和lnx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下:lny和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2.4384和-1.8102,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5875,故不能拒绝“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lny和lnx为非平稳序列;Δlny和Δlnx的ADF检验值分别为:-5.6491和-5.4880,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3.6450,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Δlny和Δlnx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故Δlny和Δlnx为平稳序列。
经比较选择滞后期S=K=2时的lnx和lny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假设“lny不是lnx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7641,大于010,接受原假设;而“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F统计量的P值为0.0823,小于0.10,拒绝原假设。可见,在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且当年产业结构变动将引起下一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则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2)协整分析。
现运用EG检验法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应用OLS法估计的方程为
lnyt=8.3033-1.0303lnxt
(-5.9721)
上述估计方程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现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期P=1,ADF检验统计量值为-4.7924,小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3.6450,DW统计值2.2328大于5%显著性水平临界值0.386,故残差项一阶单整,所以变量x,y为(2,1)阶协整。说明序列lny和lnx线性关系显著,即新疆产业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方程回归系数-1.0303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并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新疆第二、三产业比重每上升或者下降1%,会引起农村居民消费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或者上升1.0303%。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长期形成了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如2012年东部人均年收入是32713.51元,西部只是22475.10元;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47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7916.6元,差距很大。所以地处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农村居民,整体上收入比较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就相对比较弱。但是,反之,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很大影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种角度上就是劳动力的流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拉动消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定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发展,新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也日益多元化,食品、衣着及家庭设备上的花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而在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其他服务支出比重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第二,新疆产业结构处于调整、升级阶段,逐步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特别地,第三产业比重正保持着快速增加的趋势,逐步上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新疆产业结构。
第三,新疆产业结构变动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是原因之一,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这一结论与大多数学者在全国或是其他地区研究结果截然相反,值的思考。笔者认为,由于新疆农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活环境,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在这一阶段,产业结
作者简介:孙光林,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李燕茹,新疆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学生。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大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所以,表现出产业结构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动。但是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入这一阶段后,其消费结构一方面引导产也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此时,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明显较大。
第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通过引导的方式调整相关的产业机构,惠及农民群体,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影响消费结构。目前阶段,消费结构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由收入水平较低引起的,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关键。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上,即在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上发生。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劳动力流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因此,应该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从多方面影响居民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1994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2013.
[3]马成文,毛舒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
[4]田学斌,闫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