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形体健身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014-06-12黄艳
黄艳
摘 要:探討了改革中职学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对形体、健身的教学,美育、自信的教学,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乐意接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中职;形体教学;教学内容;心理契约
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为适应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形体、健身的教学,美育、自信的教学;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乐意接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就是建立积极的心态。自信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人的生活、学习、工作。
个性心理表现为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它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又有后天的因素,也就是说它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学生作为个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各不相同,“自信”也各不相同。形体健身课的教学,一方面是教会学生形体健身的练习内容;另一方面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练习后能完全地展现自我,使自身的能力、气质、性格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改造,也就是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一、形体健身课为“自信”提供条件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选项教学已成为一种可行并逐渐推广的模式。根据师资以及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形体健身选项,这为学生,特别是女生,通过学习、练习提高“自信”提供了前提条件。
1.适宜的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形体健身”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形体健身”到底是怎样的?可能接触得就相当少了,特别是我们区县的中学生。形体健身课是通过以健美练习、姿态练习、协调练习为主要手段来改变体形的原始状态,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培养高雅气质,并向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经过系统形体训练的学生,一般身体匀称,举止得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睡如弓,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充分体现青少年学生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形体课的内容丰富多样,在中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学习、练习均能较好地完成,不断地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并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就使学生在课堂内以及课余时间都能自觉、认真地练习,随着练习内容的增多、练习难度的增加、练习基调的变换,并在不同音乐风格的熏陶和自身动力因素及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自信”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教师的认可
教师的认可表现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认可。形体健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肯定或否定,都将影响学生在本节课内、甚至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学会赏识教育,即多用些表扬、肯定、激励、希望的语言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情绪;另一种是考核内容分数的评定。学生认为分数是老师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学生是相当关注的,而且分数的分值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评定成绩时,不应以整体而言,而应多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肯定、分值的一点点进步都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与学的心理契约为“自信”创设条件
1.心理契约与形体健身教学
体育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的一个过程。那么教学中就很有必要遵循一定的社交礼仪原则,尤其是心理上的相容。换句话说,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在交际互动中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如果师生的需要在教学互动中能获得满足或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那么,师生关系的相容性提升,趋于亲近,产生愉悦的心理反应;反之,师生关系的相容性减弱,趋于疏远,则产生厌倦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获得满意的成绩,却得到了老师的安慰,都会融洽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对教学效果及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形体健身课教学与心理契约
形体健身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要充分考虑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才能保证在课堂上学生不会人浮于“事”。形体健身课是通过形体健身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来达到优美体型、体态,改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它的传授过程具有明显的外显性、操作性和表现性。这些特殊性不仅要求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的接纳,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善于体察学生的心理面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所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融洽与默契,实现良性的教学循环。
“自信”心对每个人来说都各不相同,它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增强。现代教育贯彻的“你行,我也行”的教学理念,在体育的形体健身课中,学生也能通过无数次的机会来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 重庆市潼南县恩威职业高级中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