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德育契机的把握
2014-06-12何应森
何应森
师生冲突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矛盾发展的一种激烈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现今是讲求个性的时代,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常常把违反课堂纪律当作一种个性追求,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弱化违纪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危害。这种现状,使得师生冲突的可能性加大。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处理得好,也可以成为德育的契机。以下记录我亲身经历的一次师生冲突来证明我的这一认识。
“冲突”发生
在电脑室里,学生正处于作品创作阶段。一个男生正入神地看一本“闲书”。我走近一看,这本书很有知识性,不是太无聊的那种,就小声而严厉地命他:“把书交上来,下课后再来取!”一般情况下,学生交书后下课取书时,老师批评几句,做个课堂记录以示警戒,告知“永不再犯”也就了事。谁料这位男生说什么也不肯交书,只是保证在课堂上不看了。我一下气不打一处来,自认为对他已经够客气的了——念他也是在学习另一种知识,一没有大声呵斥,二没有没收书交给班主任,还表明要返还给他。他却这么不给我“面子”,全班学生众目睽睽,叫我如何下得了台……于是我提高嗓门,命令他把书交上来。他也更加强硬,死抱着书不放,还说什么“我看书,关你什么事”之类不敬的话。
气急之下,我狠狠地说:“你不交书,我找你们班主任去!”
“去就去,有什么了不起!”这位男生紧抱着书,“嚯”一下站起来,摔门而出,把我晾在教室里。我还要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不能追出去,当时真是气得七窍生烟。
“冲突”化解
下课之后,我火速冲到班主任那儿,像打机关枪一样好一通诉说,狠狠地告了他一状。班主任冷静地听我講完后,说:“我会让他来找你道歉的。”我心里犯嘀咕:这么目中无人的学生,他会来道歉吗?估计连敷衍都不会。
后来班主任告诉我:“这本书不容易买到,是他向人家借的,怕老师万一不还,无法跟借的人交代;另外由于家庭及其成长中的原因,导致这个孩子性格偏激,遇事容易冲动,跟其他任课教师以及同学也发生过冲突。”班主任还强调,一定让他交书并道歉。听后,我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当时也太冲动了,不问情况,不知缘由,对这起“冲突”处理得很不妥当。
事隔一天,这位男生来找我,手里捧了一摞书,却唯独没有那本书。他说话态度平静了许多。他说,课堂上确实是他不对,希望老师谅解;但那本书是别人的,他不能上交。他希望用手里这些自己的书,作为“补偿”。
我没有收他的书,只是对他遵守课堂纪律提了几点要求,也告诉他,老师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这起冲突就算化解了。
反思“冲突”
这起冲突中,我不但失去了一次德育的契机,还恶化了师生关系,而班主任凭借对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积极有效的正面引导,抓住了这次德育的契机,平和、妥善地化解了师生矛盾,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言语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教育了我这个年轻教师。
1.作为实施教育者,遭遇“冲突”时不冷静,缺乏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教育艺术和机智;
2.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学生多,周课时数少,每周每班只有1节课,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少,对学生往往了解不深,对这一客观缺陷没有清醒的认识;
3.“冲突”发生后,没有把握住“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主观地把原因归结为学生故意为难自己,致使情绪愈发激动;
4.对这位男生的优点,如:爱读书、讲信用、借书必还等,我没有及时发现并提出表扬,而批评他不守纪时态度上就偏激,不诚恳,错过了一次德育的契机,还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事后反思,当与学生出现僵持情况时,如果我能“冷处理”,课后再找其他学生了解情况,与班主任协商,就一定能及时化解这一矛盾,避免冲突发生,很好地把握住一次课堂德育的契机。
“冲突”有感
教师要提高处理课堂师生冲突的心理水平和化解能力,并把握住德育契机,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素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让大部分乃至全班学生都喜欢,使不规范行为在和谐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渐弱直至消失;
2.调整心态,尊重学生,批评学生应把握好“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时刻提醒自己查找学生不规范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保持客观、冷静,切忌“引火上身”;
3.及时与班主任及其他科的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互相配合教育,长期坚持,必能找到促使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规范自我言行的有效办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我与学生的冲突越来越少,冲突的“规模”也越来越小。这一进步,得益于我汲取了上述“师生冲突”的教训,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也是把握课堂德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贵州省织金县第四中学)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