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观察
2014-06-12邢英姿王东海侯庆军罗宏伟梁振
邢英姿 王东海 侯庆军 罗宏伟 梁振
突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仍无定论,已提出的病因理论主要包括内耳循环障碍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免疫系统介导机制等,多数学者认为耳蜗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突聋的重要原因之一[1]。内耳的血液主要由迷路动脉(或内听动脉)供给,且多数直接从基底动脉发出,少数起于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由于内耳供血动脉为终末分支,缺乏侧支循环,因此,供血不足时很容易使内耳神经末梢感受器受损导致耳聋[2]。有研究[3,4]指出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关动脉的硬化、狭窄、 闭塞都有可能导致内耳供血减少,进而显著影响内耳功能状态,可导致突发性聋。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 血流仪对不同频率突聋患者进行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 、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 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频率突聋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以2010年6月~2013年4月经唐山市协和医院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5]的90例(耳)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16~67岁,平均49.1±10.6岁,病程10小时~1月,均为单侧耳聋,既往无耳病史,经CT或MRI检查均排除了中耳病变、听神经瘤和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等,并排除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肾疾病、肿瘤、蜗后病变等患者。参照德国听力损失频率分型意见[6]分为:全频下降组(包括全聋)(所有频率听力下降)30例;低中频下降 (250、 500、1 000 Hz其中任意频率下降15 dB以上)组30例,高频下降组(≥2 000 Hz频率听力下降15 dB以上)30例。选取同期体检听力正常的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3 ~ 64岁,平均48.8±10.3岁,均排除心、脑、肾、血管等疾病。各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组VA、BA血流异常例数比较 低中频组、高频组、全频组突聋患者的VA、BA血流异常率分别为63.33%、90.0%、90.0%,低中频组血流异常率低于与其他两组(P<0.05);高频组与全频组血流异常率相等,但异常结果构成比有差异(P<0.05),高频组患者VA、BA高流速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全频组低流速异常的检出率较高(表1)。对照组VA、BA血流异常率为0。
表1 不同频率突聋组与对照组VA、BA血流异常分布比较(例)
注:*与其他两组比较,χ2=9.28,P<0.05
2.2各组VA的Vs、Vd、PI及RI比较 各组PI、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Vs、V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表2)。
表2 各组VA的Vs、Vd、PI及RI测试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各组BA的Vs、Vd、PI及RI比较 各组PI、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频、高频组患者的Vs、高频组Vd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表3)。
表3 各组BA的Vs、Vd、PI及RI测试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突聋的内耳微循环障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内耳迷路动脉痉挛、狭窄或栓塞等[8]。有研究[9,10]显示,血管因素在突聋的发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管发生痉挛、栓塞、血栓形成、血管受压、血管内狭窄、出血、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因素,可导致耳蜗血液供应减少、缺氧而影响毛细胞功能,出现螺旋器感觉结构发生病变,而致听力下降。有学者[11]曾行动物实验,发现内耳持续缺血6秒钟,耳蜗电位即消失,缺血超过30分钟后, 即使血供恢复,耳蜗电位已发生不可逆的变化。Castro Junior等[12]发现阻塞性椎-基底动脉疾病伴颈动脉血流量显著减少时(echo Doppler检测减少60%以上),可能损伤内耳微循环。
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直观地对血管直径、血流量、血流速度等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判断血管状态。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期速度(Vd)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是TCD判断病理情况最主要的指标,管径大小、远端阻力或近端流入压力改变均会造成血流速度改变。脉冲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是描述频谱形态的两个指标,反映血管弹性和顺应性,以及血管阻力的高低。TCD 可检测VA、BA 的血流速度、 血流方向、 血管弹性及频谱,以此推测是否存在动脉痉挛、狭窄、硬化、盗血、供血不足和阻塞等[13]。PI、RI升高反映血管弹性及顺应性下降,血管阻力增高[14]。如果VA、BA血流状态呈低流速、低灌注、高阻型改变,则供血不足;血流增快提示管腔痉挛或狭窄改变, 血管弹性差,单位时间内的供血量也不足。Mom[15]通过激光多普勒及耳声发射检测兔耳蜗血流及听功能,证实当耳蜗血流下降时,尤其是发生内听动脉痉挛时,听觉功能受影响。杨为斌[16]对54 例不同类型突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不论哪种类型突聋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异常导致的微循环障碍。从文中结果看突聋患者存在VA、 BA 血流速度降低或血流增快、PI和RI增高,高频组患者多表现为VA、BA流速增加,可能以血管痉挛或狭窄改变为主,而全频组主要以低流速检出率增加,可能以高阻型改变为主;这种血流状态呈低流速、低灌注、高阻型改变或痉挛、狭窄改变,可导致内耳血液灌流不足,内耳毛细胞缺氧及其他营养成分缺乏,出现功能异常,从而表现出听力下降、眩晕等临床症状。
现大多学者认为低中频突发性聋是由膜迷路积水引起的。文中结果显示低中频组VA、BA血流异常检出率较高频及全频组低,VA的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BA舒张期流速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可见,TCD 检查阴性的患者, 其发病原因可能并非血管性因素为主,故对这类患者单纯予以扩血管治疗疗效欠佳[17]时,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突聋患者及早进行 TCD 检查可以了解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18]指出TCD并不能诊断脑供血不足,TCD只能检测血流速度而不能检测血管的管径,因而并不能准确检测血流量。因此,TCD用于突聋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应辅以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血管影像检查。有关突聋患者单侧或双侧VA、BA血流异常的详细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D'hooge J, Heimdal A, Jamal F, et al. Regional strain and rain rate measurements by cardiac ultrasound: principles,implementation and limitations[J]. Eur J Echocardiogr,2000,1:154.
2 陈银忠,郭清华,俞德顺. 突发性聋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2,19:605.
3 刘源,邓晓筑,周立,等.突发性耳聋的椎-基底动脉DSA表现及经椎动脉内灌注前列地尔治疗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805.
4 宋翊飒,吕峰泉,蔡辉霞, 等.部分突聋患者的椎动脉改变[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905.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 41:569.
6 Suckfull M. Perspectives o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sudden idiopath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 Dtsch Arztebl Int,2009,106: 669.
7 顾慎为编著.经颅多普勒检测与临床(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75~277.
8 Patzak MJ, Demuth K, Kehl R, et al.Sudden hearing loss as the leading symptom of an infarc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inferi or cerebell arartery[J].HNO,2005,53:797.
9 田桂,马未央.老年突发性耳聋12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 432.
10 张锐,修世国,李东洙.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179.
11 Tsuji S, Tabuchi K, Hara A, et al. Long-term observation on the reversibility of cochear dysfunction after transient ischemis[J]. Hear Res, 2002,166:72.
12 Castro Junior NP, Almedia CI, Campos CA.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vertigo associated with aterial occlusive diaease: three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J]. Sao Pailo Med J,2007,125:191.
13 张佩文,吴家干, 崔玉萍,等. 彩色多谱超声血流图对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 13:26.
14 任基浩,周启昌, 卢永德,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仪对突聋患者的眼动脉血流观察[J] .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159.
15 Mom T, Telischi EF, Martin GK, et al. Measuring the cochlear blood flow and distortion productot oacoustice missions during reversible cochlear ischemia :a rabbit model[J].Hearing Res, 1999, 133:40.
16 杨为斌. 对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460.
17 庞玲,肖琴.脑血管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聋治疗的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200.
18 高山.头晕、后循环缺血与某些诊断误区[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9,1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