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对比分析

2014-06-12朱改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腹腔镜

朱改新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治疗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对远期妊娠的影响与腹腔镜保守治疗的效果相当,该方法具有微创、低麻醉风险的特点,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腹腔镜;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b)-005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radioact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under laparoscope in unruptured ectopic pregnanc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 patients with unruptured ectopic pregnancy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5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3 cases)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aparoscopic conservative treatment was provid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radioact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as adopted.The efficacy in both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treatment,time of β-HCG decreasing to 50% in blood after treatment,and time of β-HCG decreasing to be normal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one-year follow-up,tubal patency rate of the affected side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rate of a second time pregnancy one year after treatment,and incidence of a second time ectopic pregnancy in the same side in both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unruptured ectopic pregnancy treated by radioact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influence on long-term pregnancy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by laparoscopic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e former has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low risk of anesthetization,and effectively keeping reproductive function,which is worthy of expansion in clinic.

[Key words] Radioactiv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Laparoscope;Unruptured ectopic pregnancy

异位妊娠属于妇产科急腹症,其发病在1%左右,近年来女性盆腔炎发病率的提高及宫腔侵入性操作的应用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大量开展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1]。随着超声等医疗设备的发展,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异位妊娠中主要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可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以往临床上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主要采取腹腔镜保守治疗的方案,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通过导管等器材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临床上已经逐步应用[2]。本文对比分析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及腹腔镜保守治疗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27.23±3.11)岁,其中经产妇4例,未产妇49例,停经时间41~68 d,平均病程(50.01±5.24) d;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27.33±3.12)岁,其中经产妇3例,未产妇50例,停经时间43~69 d,平均病程(50.12±5.31) d。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有停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史,可伴有腹部疼痛,血β-HCG>51 U/L,B超提示有附件的包块,宫内未发现妊娠囊,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区增厚。

1.3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40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除外有手术禁忌证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除外对手术中应用的药物有过敏及其他禁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德国爱克曼设备公司生产的腹腔镜(Laparoscopy,11-1135)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伞端妊娠患者直接从伞端胚胎组织进行处理;对于壶腹部、峡部妊娠,吸净积血暴露出病灶,认准胚囊位置后沿着输卵管表面薄弱部位纵向线形切开达输卵管管腔,暴露妊娠物,应用冲洗器在妊娠物和输卵管间反复正压冲洗分离,并将妊娠物剥离取出。

观察组采用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日本泰尔茂5F穿刺套装、Cordis5F蛇管、350-560明胶海绵栓塞颗粒),局麻满意后经右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成功,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入,选择性进入子宫动脉并造影,明确诊断后在患侧注入甲氨蝶呤60~100 mg+生理盐水100 ml,健侧注入甲氨蝶呤30~60 mg+生理盐水50~100 ml,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双侧的子宫动脉完全栓塞。术后采取右下肢制动12 h,穿刺点应用沙袋进行加压包扎4 h,常规给予抗炎、补液等综合治疗措施。

1.6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成功: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血β-HCG下降为正常,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加重,血β-HCG未下降或上升,B超提示盆腔包块未见缩小或增大,出现内出血,需要进一步转开腹手术治疗[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随访1年,记录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情况以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处理

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宫腔手术增多以及盆腔炎发病率的上升,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女性患者均未生育,因此有生育或保留患侧输卵管的需求,这使临床上保留并恢复输卵管功能以及维护患者生育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性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意义明显高于实施根治性手术患者,保留患侧输卵管患者宫内妊娠率要高于切除患侧输卵管患者的2倍多[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该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因此在临床上已经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腹腔镜对患者的机体也存在一定的创伤,具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因此临床医生也在积极寻求一种微创、更为安全以及低麻醉风险的保守治疗方法。

本院近年来采取了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方式,由于子宫动脉血液供应主要是供应同侧组织,来自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则承担了85%以上的输卵管的血供,输卵管部的异位妊娠主要是接受同侧子宫动脉滋养,这是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5-6]。介入治疗方案是通过在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手术对于患者靶器官的供应血管进行给药,让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到血流分布的影响,可以使局部的药物分布量最大,药物可以最快地通过子宫动脉输卵管支进入绒毛血管,产生药物首过效应,这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起到迅速杀死胚胎的目的[7-9]。术后通过将子宫动脉栓塞,让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段保持比其他部位高13~15倍,减少胚胎血液供应,加速其死亡。本院选择了短效的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其直径在1~3 mm,栓塞在患侧子宫动脉,一般在3周可以被机体吸收,血管实现再通,这也可以为接受治疗患者提供安全的观察期,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β-HCG降至50%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治疗成功率,对患者随访1年,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保守治疗方案均可以有效地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综上所述,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妊娠的影响与腹腔镜保守治疗的效果相当,该方法具有微创、低麻醉风险的特点,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宁,余桂梅.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4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56.

[2] 胡淑瑞.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活胎)68例[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7-199.

[3] 楼海珍,张沧桑,严康珍.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对比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 9(2):199-200.

[4] 范素鸿,夏利花.两种保守性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2):1297-1298.

[5] 杨静.输卵管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育状况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841-1843.

[6] 汪向红.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64-65.

[7] 熊斌,王奇,潘峰,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41(4):436-439.

[8] 李华,王炜.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5):2659-2660.

[9] 罗应斌,罗应香,吴静妮,等.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2):2646-2649.

(收稿日期:2014-02-18 本文编辑:郭静娟)

1.2 诊断标准

患者有停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史,可伴有腹部疼痛,血β-HCG>51 U/L,B超提示有附件的包块,宫内未发现妊娠囊,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区增厚。

1.3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40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除外有手术禁忌证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除外对手术中应用的药物有过敏及其他禁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德国爱克曼设备公司生产的腹腔镜(Laparoscopy,11-1135)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伞端妊娠患者直接从伞端胚胎组织进行处理;对于壶腹部、峡部妊娠,吸净积血暴露出病灶,认准胚囊位置后沿着输卵管表面薄弱部位纵向线形切开达输卵管管腔,暴露妊娠物,应用冲洗器在妊娠物和输卵管间反复正压冲洗分离,并将妊娠物剥离取出。

观察组采用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日本泰尔茂5F穿刺套装、Cordis5F蛇管、350-560明胶海绵栓塞颗粒),局麻满意后经右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成功,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入,选择性进入子宫动脉并造影,明确诊断后在患侧注入甲氨蝶呤60~100 mg+生理盐水100 ml,健侧注入甲氨蝶呤30~60 mg+生理盐水50~100 ml,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双侧的子宫动脉完全栓塞。术后采取右下肢制动12 h,穿刺点应用沙袋进行加压包扎4 h,常规给予抗炎、补液等综合治疗措施。

1.6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成功: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血β-HCG下降为正常,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加重,血β-HCG未下降或上升,B超提示盆腔包块未见缩小或增大,出现内出血,需要进一步转开腹手术治疗[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随访1年,记录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情况以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处理

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宫腔手术增多以及盆腔炎发病率的上升,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女性患者均未生育,因此有生育或保留患侧输卵管的需求,这使临床上保留并恢复输卵管功能以及维护患者生育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性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意义明显高于实施根治性手术患者,保留患侧输卵管患者宫内妊娠率要高于切除患侧输卵管患者的2倍多[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该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因此在临床上已经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腹腔镜对患者的机体也存在一定的创伤,具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因此临床医生也在积极寻求一种微创、更为安全以及低麻醉风险的保守治疗方法。

本院近年来采取了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方式,由于子宫动脉血液供应主要是供应同侧组织,来自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则承担了85%以上的输卵管的血供,输卵管部的异位妊娠主要是接受同侧子宫动脉滋养,这是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5-6]。介入治疗方案是通过在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手术对于患者靶器官的供应血管进行给药,让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到血流分布的影响,可以使局部的药物分布量最大,药物可以最快地通过子宫动脉输卵管支进入绒毛血管,产生药物首过效应,这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起到迅速杀死胚胎的目的[7-9]。术后通过将子宫动脉栓塞,让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段保持比其他部位高13~15倍,减少胚胎血液供应,加速其死亡。本院选择了短效的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其直径在1~3 mm,栓塞在患侧子宫动脉,一般在3周可以被机体吸收,血管实现再通,这也可以为接受治疗患者提供安全的观察期,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β-HCG降至50%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治疗成功率,对患者随访1年,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保守治疗方案均可以有效地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综上所述,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妊娠的影响与腹腔镜保守治疗的效果相当,该方法具有微创、低麻醉风险的特点,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宁,余桂梅.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4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56.

[2] 胡淑瑞.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活胎)68例[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7-199.

[3] 楼海珍,张沧桑,严康珍.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对比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 9(2):199-200.

[4] 范素鸿,夏利花.两种保守性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2):1297-1298.

[5] 杨静.输卵管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育状况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841-1843.

[6] 汪向红.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64-65.

[7] 熊斌,王奇,潘峰,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41(4):436-439.

[8] 李华,王炜.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5):2659-2660.

[9] 罗应斌,罗应香,吴静妮,等.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2):2646-2649.

(收稿日期:2014-02-18 本文编辑:郭静娟)

1.2 诊断标准

患者有停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病史,可伴有腹部疼痛,血β-HCG>51 U/L,B超提示有附件的包块,宫内未发现妊娠囊,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附件区增厚。

1.3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40岁,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除外有手术禁忌证患者,除外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除外对手术中应用的药物有过敏及其他禁忌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德国爱克曼设备公司生产的腹腔镜(Laparoscopy,11-1135)进行手术治疗,对于伞端妊娠患者直接从伞端胚胎组织进行处理;对于壶腹部、峡部妊娠,吸净积血暴露出病灶,认准胚囊位置后沿着输卵管表面薄弱部位纵向线形切开达输卵管管腔,暴露妊娠物,应用冲洗器在妊娠物和输卵管间反复正压冲洗分离,并将妊娠物剥离取出。

观察组采用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日本泰尔茂5F穿刺套装、Cordis5F蛇管、350-560明胶海绵栓塞颗粒),局麻满意后经右侧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成功,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入,选择性进入子宫动脉并造影,明确诊断后在患侧注入甲氨蝶呤60~100 mg+生理盐水100 ml,健侧注入甲氨蝶呤30~60 mg+生理盐水50~100 ml,用明胶海绵颗粒对双侧的子宫动脉完全栓塞。术后采取右下肢制动12 h,穿刺点应用沙袋进行加压包扎4 h,常规给予抗炎、补液等综合治疗措施。

1.6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成功: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血β-HCG下降为正常,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月经恢复正常;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加重,血β-HCG未下降或上升,B超提示盆腔包块未见缩小或增大,出现内出血,需要进一步转开腹手术治疗[3]。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随访1年,记录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情况以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处理

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由专人进行整理、归纳并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采用SA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血β-HCG降至50%时间和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宫腔手术增多以及盆腔炎发病率的上升,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大部分女性患者均未生育,因此有生育或保留患侧输卵管的需求,这使临床上保留并恢复输卵管功能以及维护患者生育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性治疗方案对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意义明显高于实施根治性手术患者,保留患侧输卵管患者宫内妊娠率要高于切除患侧输卵管患者的2倍多[4]。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该方式属于微创手术,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因此在临床上已经作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腹腔镜对患者的机体也存在一定的创伤,具有一定的麻醉风险,因此临床医生也在积极寻求一种微创、更为安全以及低麻醉风险的保守治疗方法。

本院近年来采取了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方式,由于子宫动脉血液供应主要是供应同侧组织,来自子宫动脉的输卵管支则承担了85%以上的输卵管的血供,输卵管部的异位妊娠主要是接受同侧子宫动脉滋养,这是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5-6]。介入治疗方案是通过在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手术对于患者靶器官的供应血管进行给药,让靶器官药物分布量不受到血流分布的影响,可以使局部的药物分布量最大,药物可以最快地通过子宫动脉输卵管支进入绒毛血管,产生药物首过效应,这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起到迅速杀死胚胎的目的[7-9]。术后通过将子宫动脉栓塞,让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段保持比其他部位高13~15倍,减少胚胎血液供应,加速其死亡。本院选择了短效的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其直径在1~3 mm,栓塞在患侧子宫动脉,一般在3周可以被机体吸收,血管实现再通,这也可以为接受治疗患者提供安全的观察期,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β-HCG降至50%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治疗成功率,对患者随访1年,术后3个月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1年内再次妊娠率、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保守治疗方案均可以有效地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综上所述,放射性血管性介入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对远期妊娠的影响与腹腔镜保守治疗的效果相当,该方法具有微创、低麻醉风险的特点,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东宁,余桂梅.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64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56.

[2] 胡淑瑞.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活胎)68例[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7-199.

[3] 楼海珍,张沧桑,严康珍.血管性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下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对比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 9(2):199-200.

[4] 范素鸿,夏利花.两种保守性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2):1297-1298.

[5] 杨静.输卵管介入治疗与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治疗后生育状况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2):1841-1843.

[6] 汪向红.药物、保守手术、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64-65.

[7] 熊斌,王奇,潘峰,等.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子宫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 41(4):436-439.

[8] 李华,王炜.血管内介入治疗在终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早期妊娠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5):2659-2660.

[9] 罗应斌,罗应香,吴静妮,等.经子宫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异位妊娠36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2):2646-2649.

(收稿日期:2014-02-18 本文编辑:郭静娟)

猜你喜欢

腹腔镜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胃肠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经验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影响
全腹腔镜下NOSES手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