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效果观察

2014-06-12李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随机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5例(29只眼),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观察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的变化。 结果 术后追踪观察36~84个月,平均眼压为(14.32±3.43) mm Hg,低于术前的(38.33±5.3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术后5只眼发生角膜内皮线状混浊,前房少量出血,3只眼前房形成迟缓,2只眼术后28个月发生白内障,未发现低眼压、脉络膜剥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结论 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眼压,提高视力。

[关键词] 巩膜咬切术;小梁切开术;原发性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 R7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4(b)-005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sclerectomy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laucoma.Methods 25 cases (29 eyes) with primary glaucom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3 to December 2006,and were underwent sclerectomy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Results 36 to 84 months follow-up was taken,the intraocular pressure was (14.32±3.43) mm Hg,was lower than (38.33±5.36) mm Hg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After operation,visual acuit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oper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After operation,5 eyes of corneal endothelial linear opacities was occurred,hyphema were 3 eyes,anterior chamber formation was slow,2 eyes of cataract were occurred after 28 months treatment.There was no hypotony,choroidal detachment,macular cystoid edema.Conclusion Sclerectomy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glaucoma,not remove small beam,tissue damage is less,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s less,can maintain the normal intraocular pressure,improve the visual acuity.

[Key words] Sclerectomy;Trabeculectomy;Primary glaucoma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最重要的身心疾病。最典型和突出的表现是视盘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最终导致无法逆转的失明[1]。小梁切除术是目前青光眼球外引流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保持持久的滤过功能,控制理想的眼内压仍是滤过手术的棘手问题。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2],本研究对25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5例(29只眼),其中,男9例(10只眼),女16例(19只眼),年龄35~69岁,其中原发性闭角青光眼18例(20只眼),原发性开青光眼7例(9只眼),所有病例入院后作常规的全身和眼科检查,术前眼压为30~58 mm Hg,平均(38.33±5.36) mm Hg。术前视力:<0.1 10只眼,0.1~0.4 15只眼,0.5~0.8 4只眼。

1.2 术前准备

术前尽可能将眼压降至正常,瞳孔较大达8 mm的,用少量缩瞳剂。术前3 d结膜囊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冲洗泪道。

1.3 手术方法

常规作球后,眼轮匝肌,球结膜下,上直肌附着点以及眼睑浸润麻醉[3],间歇按压眼球5~10 min使眼球软化,缝线开睑,固定上直肌,作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12点方位作一个4 mm×5 mm的1/2巩膜厚度的巩膜瓣,分离至角巩膜缘前界,在巩膜瓣两角各作一个预置缝线[4],在角巩膜缘后界作长约3 mm深达巩膜深层的切口,在板层巩膜瓣下用巩膜咬切器咬切1.5 mm×3.0 mm的深层巩膜组织,用尖刀片切开Schlemm管外壁,再用小梁切开针插入Schlemm管,切开Schlemm管内壁及小梁网进入前房,轻压切口后唇缓慢放出少许房水,并做周边虹膜切除,结扎巩膜瓣预置缝线,结膜瓣不缝合。

1.4 术后处理

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 000 U,地塞米松2 mg,双眼包扎。每天更换伤口敷料,常规滴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眼压的比较

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并发症

5只眼发生角膜内皮线状混浊,前房少量出血,经局部滴地塞米松后,水肿消退,出血吸收;3只眼术后出现浅前房;2只眼术后28个月发生白内障。本组病例未发现低眼压、脉络膜剥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青光眼主要由高眼压造成视网膜及神经损害,从而导致视功能破坏,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5]。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途经,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避免视神经进一步损害,最具代表性的术式是小梁切除术[6]。由于小梁切除术术中切除了全层小梁组织,术后可能发生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及炎症、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白内障和眼内炎等多种并发症[7]。本研究对25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追踪观察36~84个月,平均51个月,眼压控制在10~20 mm Hg 26只眼,21~30 mm Hg 3只眼,需用药物控制,平均眼压(14.32±3.43) mm Hg。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由于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但术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术前尽可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因为高眼压下行青光眼手术并发症多[8];②巩膜瓣以1/2巩膜厚度为宜,太薄巩膜瓣容易破损引起术后滤过过强,太厚容易损伤睫状体,引起前房出血;③在角巩膜缘后界作长约3 mm深达巩膜深层的切口时切忌切穿前房,一旦切穿,前房过早消失,致手术发生困难,同时易损伤眼内组织引起出血等[9];④巩膜瓣两角各缝合一针。

综上所述,采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确切,术中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眼压,提高视力,是比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1.

[2] 谢莉娜,邵庆,卞春及,等.青光眼滤过术中巩膜瓣燕尾状切开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1,9(6):456.

[3] 孟海林,刘洛茹,张兰金,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3):155-157.

[4] 李海燕.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27-28.

[5] 张军锋,邓华宁,杨春霞,等.微型眼压调节器动物实验研究报告[J].眼科新进展,1997,17(4):218.

[6] 石京颐,杨克荣,陈红,等.抗青光眼巩膜遂道成形术临床报告[J].临床眼科杂志,2001,9(3):226.

[7] 孙思勤,刘文斌,温耀春,等.深层巩膜切联合Healon GV注入对开角型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2):123.

[8] 王京,江森,孟忻,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三联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71-373.

[9]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30.

(收稿日期:2014-02-17 本文编辑:郭静娟)

1.4 术后处理

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 000 U,地塞米松2 mg,双眼包扎。每天更换伤口敷料,常规滴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眼压的比较

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并发症

5只眼发生角膜内皮线状混浊,前房少量出血,经局部滴地塞米松后,水肿消退,出血吸收;3只眼术后出现浅前房;2只眼术后28个月发生白内障。本组病例未发现低眼压、脉络膜剥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青光眼主要由高眼压造成视网膜及神经损害,从而导致视功能破坏,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5]。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途经,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避免视神经进一步损害,最具代表性的术式是小梁切除术[6]。由于小梁切除术术中切除了全层小梁组织,术后可能发生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及炎症、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白内障和眼内炎等多种并发症[7]。本研究对25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追踪观察36~84个月,平均51个月,眼压控制在10~20 mm Hg 26只眼,21~30 mm Hg 3只眼,需用药物控制,平均眼压(14.32±3.43) mm Hg。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由于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但术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术前尽可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因为高眼压下行青光眼手术并发症多[8];②巩膜瓣以1/2巩膜厚度为宜,太薄巩膜瓣容易破损引起术后滤过过强,太厚容易损伤睫状体,引起前房出血;③在角巩膜缘后界作长约3 mm深达巩膜深层的切口时切忌切穿前房,一旦切穿,前房过早消失,致手术发生困难,同时易损伤眼内组织引起出血等[9];④巩膜瓣两角各缝合一针。

综上所述,采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确切,术中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眼压,提高视力,是比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1.

[2] 谢莉娜,邵庆,卞春及,等.青光眼滤过术中巩膜瓣燕尾状切开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1,9(6):456.

[3] 孟海林,刘洛茹,张兰金,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3):155-157.

[4] 李海燕.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27-28.

[5] 张军锋,邓华宁,杨春霞,等.微型眼压调节器动物实验研究报告[J].眼科新进展,1997,17(4):218.

[6] 石京颐,杨克荣,陈红,等.抗青光眼巩膜遂道成形术临床报告[J].临床眼科杂志,2001,9(3):226.

[7] 孙思勤,刘文斌,温耀春,等.深层巩膜切联合Healon GV注入对开角型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2):123.

[8] 王京,江森,孟忻,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三联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71-373.

[9]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30.

(收稿日期:2014-02-17 本文编辑:郭静娟)

1.4 术后处理

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0 000 U,地塞米松2 mg,双眼包扎。每天更换伤口敷料,常规滴抗生素及激素眼药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眼压的比较

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3 并发症

5只眼发生角膜内皮线状混浊,前房少量出血,经局部滴地塞米松后,水肿消退,出血吸收;3只眼术后出现浅前房;2只眼术后28个月发生白内障。本组病例未发现低眼压、脉络膜剥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青光眼是最常见的、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青光眼主要由高眼压造成视网膜及神经损害,从而导致视功能破坏,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5]。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很多,其中通过建立新的眼外引流途经,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避免视神经进一步损害,最具代表性的术式是小梁切除术[6]。由于小梁切除术术中切除了全层小梁组织,术后可能发生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及炎症、脉络膜脱离、黄斑水肿、白内障和眼内炎等多种并发症[7]。本研究对25例(29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追踪观察36~84个月,平均51个月,眼压控制在10~20 mm Hg 26只眼,21~30 mm Hg 3只眼,需用药物控制,平均眼压(14.32±3.43) mm Hg。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由于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但术中需要注意如下几点:①术前尽可能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因为高眼压下行青光眼手术并发症多[8];②巩膜瓣以1/2巩膜厚度为宜,太薄巩膜瓣容易破损引起术后滤过过强,太厚容易损伤睫状体,引起前房出血;③在角巩膜缘后界作长约3 mm深达巩膜深层的切口时切忌切穿前房,一旦切穿,前房过早消失,致手术发生困难,同时易损伤眼内组织引起出血等[9];④巩膜瓣两角各缝合一针。

综上所述,采用巩膜咬切术联合小梁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疗效确切,术中不切除小梁,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眼压,提高视力,是比较理想的抗青光眼手术。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1.

[2] 谢莉娜,邵庆,卞春及,等.青光眼滤过术中巩膜瓣燕尾状切开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1,9(6):456.

[3] 孟海林,刘洛茹,张兰金,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4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3):155-157.

[4] 李海燕.小梁切除术联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27-28.

[5] 张军锋,邓华宁,杨春霞,等.微型眼压调节器动物实验研究报告[J].眼科新进展,1997,17(4):218.

[6] 石京颐,杨克荣,陈红,等.抗青光眼巩膜遂道成形术临床报告[J].临床眼科杂志,2001,9(3):226.

[7] 孙思勤,刘文斌,温耀春,等.深层巩膜切联合Healon GV注入对开角型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02,10(2):123.

[8] 王京,江森,孟忻,等.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三联手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6):371-373.

[9] 宋琛.手术学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530.

(收稿日期:2014-02-17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