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意外遭遇阴道疾病

2014-06-12赵天卫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4年6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生殖道早产

赵天卫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免疫力,一部分是先天带来的,一部分是后天获得的。我们的眼睛、鼻孔、口腔和外界相通但并不容易得病,究其原因是我们自身的免疫机能和层层的防御功能在起作用。可是与之相似的女性阴道,为什么却很容易引起炎症呢?如果孕期感染了阴道疾病,孕妈妈该怎么办呢?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会有阴道炎?

我们的阴道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群有20多种,乳酸杆菌占85~90%,另外还有需氧菌、厌氧菌,阴道微生物群共栖共存,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由微生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在抗炎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局部免疫反应大于全身免疫反应。其中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内环境稳定的主力,乳酸杆菌可以分解为乳酸、H2O2、细菌毒素来抑制G+菌、G-菌,包括加德纳菌、大肠杆菌、类杆菌、淋菌等,因此绝大多数女性并不会患阴道炎。

外阴皮肤黏膜有正常防御机制,宫颈有抗微生物的作用,宫颈黏液栓起着机械的防御作用,在宫颈的阴道端有炎细胞、细菌、真菌等;在宫颈的子宫端炎细胞少、没有细菌。宫颈起着抗微生物的作用,妊娠后乳铁蛋白、白细胞防御浓度均高于非孕期,以保证孕期母婴的安全。

生活中,一些影响阴道环境的因素如妊娠状态、性交次数每周>3次、性工作者(多个性伴侣、特殊性行为等)均可能影响阴道的免疫功能,另外阴道灌洗、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和皮肤黏膜的保护作用,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即可导致阴道发生感染。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人类自身的防御机能很强,但当我们破坏了自身的防御机能时,就容易感染阴道疾病,这包括生殖器单纯疱疹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等等。

第二个问题:孕期感染阴道炎,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

在妊娠期感染阴道疾病会直接威胁母婴的性命,会出现胎心过快、孕妈妈心率加快、子宫张力增加、羊水变臭,孕妈妈的白细胞异常增多,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等情况。这些有可能导致孕妈妈流产、早产并对宫缩抑制剂不敏感、胎膜早破等;同时宫内感染、产时及产褥感染等概率增加。对于胎儿和新生宝宝可出现低体重儿、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疾病率与死亡率增加。

专家提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强调孕妈妈要以预防为主,孕期一定注意自身的清洁,平时要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孕期减少性生活的次数,性生活时注意戴避孕套。一旦发现有分泌物量增多,性状异常、瘙痒、灼热等现象,及时就诊检查。同时,孕期注意定期保健,如果没有孕前检查,孕早期应常规做阴道白带检查和宫颈的TCT检查,较早地发现问题,较早治疗。

孕期治疗阴道疾病的几个原则

孕期如果感染了阴道疾病,孕妈妈不要过于惊慌,应放松心情及时就诊治疗。在治疗中,孕妈妈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原则:

1. 定期围产保健

定期围产保健可以提供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生殖道感染与性病的机会。要接受健康宣教,了解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预防方法;如何安全地进行性行为;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识别阴道炎症的症状;要到正规医院就医;鼓励自己的性伴侣接受治疗等等。

孕期无症状的滴虫携带者不必治疗;无症状的真菌携带者不必治疗;有早产史的细菌性阴道病可筛查及治疗;B型链球菌在 孕35~37周进行筛查,在分娩之前进行治疗;孕期不必筛查及治疗支原体。重要的是切勿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女性的下生殖道有自然的防御机制,尽量不要破坏这道防线。手术前后或产前产后常规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的PH、清洁度,异常时再做病原学检查及针对性治疗。

2. 不主张阴道灌洗

阴道微生物群本来共栖共存,相互依赖及制约,当感染了阴道疾病,阴道灌洗可将乳酸杆菌、病原与免疫因子全洗掉,改变阴道PH值,反而更有利于病原菌繁殖,比如加德纳菌、大肠杆菌、类杆菌、淋菌等,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等发病是内源性的微生物群失调。因此不要破坏阴道、宫颈等下生殖道微生态环境! 同时阴道灌洗液常常是含碘消毒液,杀菌的同时也杀死了阴道菌群(乳酸杆菌),停药1周内“反弹”,细菌会更多,发生细菌性阴道疾病危险会增加。因此,日常我们自己在家清洗外阴时,不能往里清洗阴道,因为常洗阴道者,会使阴道炎发生的概率增加 2 倍。

3. 不滥用抗菌素

抗菌素同样会杀灭乳酸杆菌,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青霉素、四环霉素、痢特灵、氯霉素、麦迪霉素等抗生素对乳酸杆菌呈高度敏感状态,会破坏阴道、宫颈等下生殖道的自然防御机制,因此尽量不要破坏这道防线,否则容易发生上行感染,并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性。

孕期对有症状的细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要用抗生素治疗,对无症状的细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可不必筛查,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以免造成菌群紊乱,增加早产危险性。

孕期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早产)的情况有治疗细菌性尿道炎、治疗淋病感染、衣原体感染及梅毒。早产高危孕妈妈 (有早产史、胎膜早破史)需筛查与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以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早产。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生殖道早产
喝酸奶或可治疗抑郁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乳酸杆菌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