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6-11杜洪钟
杜洪钟
摘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作支撑、合理分析使用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和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创新四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性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97-02
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时期,倡导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标准,各种教学模式都先后被应用到教学中来。然而,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带来新的问题,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需从任务的设计、教学方法选择、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来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1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出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研究及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任务完成的差异性大,有的学生感觉完成任务后“吃不饱”,有的学生却无法完成任务。
(2)学生在提供帮助和接受帮助上缺乏主动性。
(3)在自主探究性教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偏离主题,有些学生对下一步设计心中茫然,教师需要把握“引导”的恰当程度。
(4)当课堂教学依赖学生的进程,部分学生因没有掌握前面的技能而影响到后面内容的学习时,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个“旧技术”对“新技术”造成的瓶颈问题。
(5)如何更有效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
(6)部分学生喜欢玩游戏,玩QQ,却不热衷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7)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问题的观念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等等。
以上问题处理得好,对课堂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处理得不好,将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
2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2.1 熟悉学情,确定合理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准确把握好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点、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全体学生在层次性的任务中学习。
2.1.1 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
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有不同难易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学生设不同要求,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低层次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而高层次的学生面对自己在班级里脱颖而出的成果,充满自豪,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激情和信心。
2.1.2 了解学生和教材实际情况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首先,要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情况。教师要了解全班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还要掌握个别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目中有人,心中有数。
其次,要熟悉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旧知识的迁移程度、新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都要了如指掌,吃透知识在各单元、章节乃至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开展教学,教师就胸有成竹,能够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知识技能。
2.2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基点,合理选择情境素材;要以激活知识、技能为支点,精心设计情境过程;要以积淀学生信息素养为重点,作为创设情境的目标。这样既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创作能力,最终教师的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教学有效性就得到充分体现。
2.3 采用适当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有效性
2.3.1 适时单独或综合采用任务驱动、演示、讲授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指出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变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主动向教师请教;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然教无定法,学法更加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熟悉的讲授法、演示法都可以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更加明显。所以,任务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且任务设计的好坏成了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任务设计上下功夫,如任务的设计要有联贯性、层次性、针对性,等等。
2.3.2 合理采用组内协作、组间竞争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由于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教师的统一个别辅导,有时效果不显著,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分组协作学习。分组形式可以采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也就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能力强弱、兴趣爱好进行异质和自由分组。这种共同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自愿性的互帮互助,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
2.3.3 建立合理的帮助体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建立一个完整的帮助体系,更有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自己的帮助体系。例如,“Excel图表制作”这一学习内容,笔者设计了三种帮助方式,第一种是“视频帮助”,即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的操作视频。第二种“文字帮助”,即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一些操作技巧和操作方式。第三种“对比帮助”,即教师把结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有一个目标。总之,帮助体系的创设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 合理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节课结束,给予学生所完成任务及时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掌握情况、信息素养、各方面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并做及时的反思、总结,同时,也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锻炼了能力,弥补了不足。当前的新课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己不仅是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要更加注重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所以在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更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地评价呢?笔者认为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基础知识技能的评价——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当前任务或作品中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看学生作品的创意构思,包括是否新颖、美观,是否创造性地组合、利用了所学知识技能。这里提倡学生作品要有不同的风格和方法,鼓励学生创作出饱含自己创意的作品。
(3)协作能力的评价——看一个组内任务的总体完成情况,彼此的相互协作是否可以促进组内成员的共同提高。
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自主创新能力、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更完整,效果就更加有意义了。
2.5 加强课堂管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2.5.1 加强课堂教学时间有效性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信息技术课本身教学时间就不是很多,一星期为一节课,所以必须在最小的单位时间内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5.2 加强课堂教学纪律管理
良好的课堂纪律能使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发展性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一定会更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长远话题,等待我们不断寻觅,上下求索。
(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浙江 嵊州 3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