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中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功能
2014-06-11黄丽荣
黄丽荣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促成人对自然和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情趣,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非常注重道德伦理和语文知识的传授,忽视审美教育。因受各类统考的束缚,不少教师只求学生能应付考试,而课上得死板、枯燥,只有千篇一律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游离于语言环境、作品意境、作家风格之外的机械训练,使内涵深邃丰富的语文课变得毫无生气,令人窒息。使学生失去兴趣,失去审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能力。
好的文章,总是“文”“道”结合。美育不仅能够训练和培养人对合乎规律形式的感受和创造能力,而且是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形式。美感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理性内容融合,能使读者通过情感的体验和生动的直观作出审美判断,使理想找到寄托,高尚的情操得到肯定,受到激励与鞭策,并对在现实生活中的意志行为产生深刻的道德影响。这就是在文道统一中,美育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双管齐下,使学生在析文、明事、研理、怡情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陶冶情操,又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获得扎扎实实的提高。
语文具有美的魅力,教学过程应是审美、感受美的过程。语文课的美是一个三维结构:课文蕴含美,教师发挥美,学生体验、创造美。三者紧密相联,需要科学化艺术化的处理。
一、努力挖掘课文所蕴含的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文质兼美,无论是“文”还是“道”,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渗透着美育因素,都可进行审美教育。
教材中文学作品占多数,它们是作家不朽之作。这些课文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和美丽的大自然图景,汇集了古今中外不同阶层的人物典型。且不说《沁园春·雪》等诗文具有激发读者情感,影响人们意志言行,催人奋进的崇高美,也不说《苏州园林》等事物说明文让人赏心悦目、陶醉流连的优美,那些以逻辑推理为主的议论文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也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磅礴的气势和充沛的激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性,使人由明理而怡情,由动情而悟理,感受到一种气魄恢弘的壮美。
二、教师充分发挥美
审美教育没有轻车熟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并使教学具有最佳美学结构。要围绕教学目的,因文因人而异,恰当地确定美育目标、方法和途径,把自己的德、识、才、学、知、情、意、行,融入教学程序中去,进行审美创造。
教无定法,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与现代人文的关系,加强人的美育,落实审美化?可先设计好课文中的美点,如,《普通劳动者》中,平凡而伟大、普通而高尚的老一辈革命家与有社会主义觉悟、干劲冲天的青年人的忘我劳动,构成社会主义时代伟大的崇高美。又如,《醉人的春夜》中社会主义新风吹拂下,聪明机灵、乐于助人的修车小伙子的心灵美。再如,《果树园》中土地改革开始,贫农与地主,地主与富农、中农,地主与地主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的斗争,盘缠交织着的美丑与善恶。这样,各篇课文的审美活动能扣点成线,有目的地达到审美的渐次性和和拓宽度,让学生在审美联想中增强美好的情感和进取的信念。
三、激发学生体验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发挥美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体验美,只能是把自己在备课中体验到的美感传授给学生,因此更重要的是启发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激发学生的审美观感,让学生进入冷静、超脱的静观或者进入动情、介入的动观。两种观感自然交替出现时,审美主体便可在超越自我中获得审美愉悦,陶冶个性与情操。如教《一件小事》,在阅读审美中,让学生忘我地畅游于作品语言所营造的意象世界,对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无限敬仰;为“我”严于解剖自己、勇于自我批评而肃然起敬;再从意象世界跳出来俯视现实,理解进步的知识分子需有向劳动人民学习的精神,才能完善自我。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阅读时,受到作品美的熏陶。经过感受美和欣赏美的活动,在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创造美、讴歌美的热切愿望。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