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注目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教育
2014-06-11潘艳秋
潘艳秋
摘 要: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而新时期下的中职生的教育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给自己的教育定位。
关键词:教师 教育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02-01
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学生已远非当年的我们。她们幸运地生长在我国飞速发展的高峰期,享受到得天独厚的独生子待遇、优裕的生活滋养以及文化多元的熏陶。这来自于时代精神和丰富物质的双重濡染,使他们具备不同于以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与时代同步的开放与张扬,特别突出的是那特立独行的个性与天马行空的自信。我们常为生在盛世的孩子们感到高兴,同时也更为他们的聪明而欢欣。英國有个研究智商的专家经研究得出结论:不同时代对人类智商的开发是有差异的。一个区域的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影响到智商发展的宽度与深度。我们也明显地到感到生在新时代的孩子们脑子转得的确比我们要快得多。能与他们结为师生,同处一室,共谋成长应该是值得欣慰的。他们会标志我们的价值,让我们看到自己人生在社会大链条上的位置;他们会把时代的许多元素和一个侧面带给我们,让我们的脚步行走在时代的峰头;他们也会使我们聪明起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教学相长……
当然在我们精心培育下,他们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努力地话,他们会成为一个好厨师,一个好服务员;他们也会成为一个好的微机操作员和好的幼儿教师;他们还可以升入高一级学院继续深造……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也应该顺风顺水。因为我们的学生具有这个能力,我们的老师与学校也具有这个能力。
然而现实却时常像一个多事的怨偶,总是愿意给我们出着难题。中职生的教育管理并不顺利,却如逆风行舟倍尝艰辛,它的艰难曲折直接冲击教学的有效施行;在某些时候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一对冰火难共的矛盾,甚至发生尖锐的冲突;课堂上常有失火点,冷不防就殃及整个班级;学生的管理似烫手的山芋捧不住却又扔不掉……整个中职教育差不多都面临这种局面。老师们在抱怨,一节课被搅得七零八落学生们没有学好,好心教他却反被冲撞自尊严重受伤;学生们在叫屈,不爱学非叫学,我没错赢说我有错!无奈之下老师们有时候也只好走钢丝,小心着、平衡着、甚至哄着,这样虽然有养劣成患之嫌,取此下策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其实苦衷难诉:学生不能体罚,体罚违法;千说教万说教,说教却无法万能。总之使尽千般能耐,也常是无功还返。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当他无法完美地实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其心中的苦楚可见一斑,难免时常生出寒凉之感。
为什么延续了千年的教与学,今天突然会矛盾百出,变得不同寻常?为什么一个拥有鲜花般青春、冰雪样聪明的学生,会厌学得叛逆得惊世骇俗,令人棘手?其深层的原因难以说得清楚。但当我们回首历史,注视社会,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世纪80年代,中国惊天动地打开封闭几千年的国门,闪现在中国大地上的强烈火花,无疑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较量,它的直接产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对抗与融合中,让整个社会变成了七色杂糅的染缸。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大有市场,在新的健康的主流文化体系尚未构建成熟之前,每个人只好各取所好,各取所需,至于取来的东西是精华还是糟粕,那也只能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种现象:社会潮流千奇百怪,家庭教育千家千样,学校教育却仍固守旧时桃园,坚守传统。如此一来,学校中生出两种风景:学校传统着,学生却所谓现代着;学校东方着,学生却所谓西方着。如此难免冲突,所以这片自古清净宁和之地,却也时常嗅到硝烟之气。学生们生在风云际会的变革时代,从小浸染在浮躁的大气候中,生活优越,不喜勤勉,青春叛逆,思想领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实在无法于鱼目混珠中自辩是非,自取瑰宝,况且这时的教育也已力不从心,难以施加有效地影响。因此他们中的一部分,意志能力薄弱,担当精神不够,厌恶需要大量付出的学习;对自信与个性的理解,过于肤浅,有的走入误区,错误的认为叛逆便是个性,天不怕地不怕就是自信,顶撞老师就是英雄。
我们烟信就收了不少这样的学生。当年零零星星散落在初中班级中的他们,还都集合似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由原来的不成气候,变成了山雨欲来。这也是一种难以左右的现实。可是就是他们却紧牵着我们的办学基础,考验着我们的天职,丈量着我们的人生,不久的将来还要充当社会某个层面的主力军,谁又能说他们不重要。我们不面对他们将无从面对。
这些学生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更或者有着我们难以忍受的个性,但如果再选择一个视角看,你会发现他们很多长处。他们正值青春年少,聪明伶俐,善于接纳新事物,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是我们进一步塑造的有力因素。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接受它虽然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但他们的确已经成为我们不能抛开的牵挂。
在这群似乎是突如其来的孩子面前,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反观之后,发现自己还有好多地方不对头。譬如,以前总是理解不了这些学生的厌学与叛逆,总想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思路,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成长。再譬如缺乏应对这个群体的管理方法,难以驾驭个别有问题的学生等等。细回首,也清醒地看到自己与时代产生了一些隔膜与距离。
塑造灵魂是一个教师亘古不变的职责,任务艰巨,对于我们更是一项艰难的工程。这需要有良好的背景,强有力的环境,当然更需要我们身怀技艺,亲自操刀,仔细雕琢。境高者雕精神。学生们厌学与叛逆的背后,映现的是灵魂的迷失。灵魂是一个无可代替的统治者,其正则行正,其歪则行歪。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一切,改造了它也就改造了一切。我们要做的是既要矫正又要塑造,这在我们的历史上是个空前的挑战,自然意味着需要空前的理论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前提是首先要打开孩子们的心灵,我想首当其中的也是贯穿始终的是我们的大爱,是一种理解之后的爱护。别总觉得他们毛病太多,他们有的原是掉到地上沾了泥,拂去泥土清洗干净一样可爱。站在素质的角度看,他们不是可恨而是值得怜惜。爱是我们走进学生心灵唯一一座桥梁,走进去方可切磋琢磨。在整个塑造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一种合适的思想,确定一个合适的模式,然后把思想通过系统的工程将之内化为他们的内心需求,聚成一种灵魂。其中包括着根据不同的材质,塑造不同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当我们跋山涉水从这里走过,一定会在深层感受教学相长所蕴含的魅力。
我们生活在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世界不同性质的两大文化于迟到几个世纪后在这里邂逅,它的融合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不可回避。它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同样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幸运,迎接命运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对待我们的命运还是应该相信莎士比亚所说的:风雨相伴的舞台才有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