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
2014-06-11闫秀凤
闫秀凤
摘 要: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得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都是千篇一律,毫无情感可言。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使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必须要学生有感而发,抒情而写。只要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完全可以成为一种倾诉的欲望,一种如释重负的享受。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090-01
俗话说得好,“文章不是无情物”。要评论一片作文是不是优秀,不仅需要看学生选用的词语,还要看能不能够感染读者,撼动读者的内心。然而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大多富有个性与灵气,总喜欢三五成群地集在一起畅所欲言。叽叽喳喳的有着说不完的调皮话,不时会发出令人叫绝的精彩之言。而一旦作文课,却象换了个人一样,愁眉苦脸的,笑声没了、灵气跑了、个性也逃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搜肠刮肚也吐不出两句话来。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恰是我们自以为设计得很“完美”的作文训练,窒息了青少年的灵性,迫使他们背离了自己的生活,在被预先设定的框框条条中,学着说那些他们不会说,也说不好的“合乎逻辑”、严重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假话、空话、套话。究其原因,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素养,往往是虚构而来,写出来的文章生硬,因此,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认清楚“真情实感”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真情实感”的应用现状
1.1 情感匮乏,流于套路化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不可避免會受到优秀作文的影响,直接套用优秀作文的写作立意,但是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能写出新意,而是让整篇作文的情感淡薄,流于套路化。对于写作来讲,学生的真情实感最为宝贵,因为情感是作文的灵魂。
1.2 例子单一,毫无新意
写作的时候将一些耳熟能详的实例贯穿其中,能够使作文表达的情感更加生动贴切。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将实例加进作文中,且都运用的是同一个实例,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力,给予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讲到勤奋上进就会是爱迪生的故事;讲到礼让谦虚就会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1.3 写作手法,结构模式生搬硬套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取得高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相应的“作文规则”。而大多学生都会将教师说得没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因此在作文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学生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排比句,在文章的结尾运用发人深思的语句;散文要在每段首尾呼应;议论文要注重事例论证的运用等等。上述这些对于作文的写作直到来讲都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却不是评论作文优秀的标准。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可以看到学生并不能够将上述方法自如运用,而是生硬的套用。
2 将“真情实感”渗透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2.1 充分发挥自身得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的素材大多数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的重要性。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每时每刻都有事情发生,只是大多人往往会将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忽略掉,但是生活中的琐事就是真情实感的体现。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发现,不用心体验生活,就不能够获得真情实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生活都有不同的感受,且每个人的生活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掌握体验生活到方法,使学生能够用心去观察生活,从而撰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2 联系实际,注重教材与课外读物的相互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必定都是精品居多,因为教材内容是经过层层筛选而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语文教材,因此,教师要将语文教材中的实例讲解清楚,使学生从内心将实例理解清楚,从而与教材的内容产生共鸣,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真情实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课外阅读都比较反感。然而,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发挥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材料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完美结合,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帮助起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做铺垫。
2.3 合理安排作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自己体会到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中,笔者认为可以利用作文课的时间与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慢慢掌握方法,为学生今后写作做准备。但是,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作文课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写作,为的就是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取得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作文评语,大多数教师往往采用直接打勾或者签阅,这并不能够使学生明白自己写作的长处、短处甚至错误的地方,不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能力。每个班级天都有几十人,要教师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是有一定的困难,且是不能够克服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评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要将学生的优缺点明确的指出来,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使学生将“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单纯依靠教师的“教”是不可能完成,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练习写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叙述出来。“真情实感”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真挚的情感,逐步为学生的作文赋予灵魂,最终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董蓉.中学生作文“真情实感”缺失的归因及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刘仁钢.简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5):125.
[4] 吴春园.情感:作文教学成功的灵魂——作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和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