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不应有惩罚
2014-06-11李祎华
李祎华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的改良,农田的日益减少,农民洗脚上田,进城务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物质条件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致相当多的中小学生不知生活艰苦,不懂珍惜学习,而家庭监护、教育的缺陷,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使不少学生难以管教。
一、难以管教的高年级学生的典型表现
沉迷于网络。他们课余的绝大多数时间在网络中难以节制地遨游,或玩游戏或聊天或观看影视剧,这些东西不仅浪费他们的时间,削蚀他们的意志,也侵蚀他们纯洁的灵魂,使他们堕落。由于他们过于困乏,不得不在课堂上睡觉。老师要是加以制止,他们中有的会搞搞动作,或借故离开。或对老师无礼,使老师下不了台。
拉帮结派,好表现。他们受到影视或杂志的负面影响,加上耳闻目睹社会不良风气并受之侵蚀,拉帮结派、称兄道弟,时不时制造事端引起同学们的注意,遇到同学之间产生摩擦时,他们会主动充当“警察”解决矛盾,动辄出手伤人,迫使当事人屈服,达到他们逞英雄当老大的目的。
早恋。有些同学性早熟并受影视的爱情戏或社会婚外情影响,甚至是相关宣传教育的负面作用,他们失去理智地无法抵挡异性的吸引而早恋,他们为博取对方的欢心,不得已骗取家长的钱财或偷窃财物。轻者逃学,重者离家出走。
二、教育工作者的无奈与尴尬
奋斗在最前线的班主任们绝大多数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而面对上述的情况,教育往往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我们倡导教育要有耐心恒心,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要明确教育具有反复性,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学生的心理问题。可是,当班主任费了很大的气力,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层层剖析他们缺点、错误,并由此会导致怎样的恶果。等他们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决心改正之后,班主任才敢松一口气。然而,诱惑力之巨大、自控能力之弱小,没过几天,教育效果就荡然无存,他们依然故我。碰到顽劣的学生,教育简直是无法施行。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双法保护下,他们振振有词:上课时间找他们进行个别教育,他们会说,现在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时间,知识是有阶梯性的,这节课丢了,以后就跟不上、学不好了,该由谁负责?老师没有权利剥夺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理由真是堂而皇之!课后找他们谈谈,如果是课间,他们或以上卫生间或要休息好以便听好下一节课为由逃避;要是放学后,他们则以肚子饿为由(况且交通等安全问题也阻碍着老师们)拒绝接受教育。要是强制对他们进行教育,效果当然不好。弄不好,还落下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罪名。因此对扰乱课堂纪律、妨碍老师上课的学生,采取批评教育时要考验班主任的智慧和技巧。请他们离开课堂到适当的地方教育时不能动手,哪怕是拉下都不行,说话时态度要和蔼,措辞要得当、经得起推敲,否则不知会惹来什么麻烦和罪名。要知道现在的拍摄和录音随时都可以进行。很多时候,教师难以请得动捣乱的学生,场面尴尬,落不了台。要知道即使是学历资深位高权重的人也不乏抵挡不了诱惑,而成为阶下囚,甚至走上了不归路的,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于是就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之说,甚至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他们是想通过适当的惩罚使学生服帖从而使教育能顺利施行。
三、“惩罚”在义务教育中的不可取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学好难,学坏易。教师的言行举止(特别是不良的一面)对他们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中采用惩罚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服帖,但学生是否完全理解并接受了呢?若不然就会使学生在心身上受到伤害。他们或许会错误地认为:武力可以解决“理不通”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学生不能伤害他人的同时,却用伤害的方式教育学生,这不是对教育工作的嘲讽吗?况且学生表现顺从,心却不服,他们很可能会与老师暗中较劲,这样又怎能便于教育的施行?再者,他们若把“惩罚”的心理效果带进社会,用“武力”代替“说理”,社会的和谐和安宁怎能得到保障?也许有人会质问,公检法机关为什么不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去教育犯人,给犯人自新的机会,而是对罪犯进行应有的惩罚呢?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罪犯都是成年人,他们的思想个性都成型了,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而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对他们行为的偏差,思想的异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予匡正,并且坚信绝大多数是可以教育转变的,否则教师何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因此,义务教育中不应有惩罚。
四、如何保证在没有惩罚下义务教育地顺利进行
1. 选拔并培养好班主任
选好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必须是身体健康,家庭工作量相对轻松,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心理素质过硬,勤劳务实,能灵活地处理学生问题的。着重对班主任的培养。举办班主任学习班,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适时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对当前棘手的学生问题进行探讨,广开言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学校要积极为实施教育者提供必要的便利。
2. 学校要保证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施行教育
在可行的情况下减轻班主任的授课工作量。国家早有政策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可仍有不少学校不执行落实。其次,要知道班主任工作的时间有很强的弹性,不要把班主任束缚在形式的集体办公里(有很多学校强制教师集中办公,说是保证教师工作时间)。可是否知道,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热情和态度。要是集中在一起总是谈天说地,看看报纸,扯扯家常,再多的时间也起不了作用。况且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不管是对问题学生进行个别的思想教育,还是向问题学生的家长汇报表现情况,他们都不愿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进行,因为人人都有自尊,都不希望自己以至亲人的缺点错误张扬。若能设置班主任工作室更好。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等进行必要的了解,这样就需要家访或走访社会。这在集体的办公室里是做不了的。另外,学校要取消大班额的班级,学生过多,班主任难以管教得透,若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不够,可设置副班主任,协助班主任工作。
3. 要客观科学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
客观科学地评估班主任工作,可以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班主任工作的科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评估指标的合理性。设计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指标体系,要做到既重视班级教育效果,又重视班级管理过程,整个指标体系还要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教育思想。
坚持评估内容的全面性。 班主任工作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即看所任班级的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二是评价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主要考查所任班级全体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三是评估班主任其他职责的履行情况,即评价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组建班集体、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实际水平。
做到评估手段的科学性。班主任工作的评估应坚持量与质相统一的原则,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应用具体的数字表示出来,克服评估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增大评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其次,应坚持经常性考查和阶段性总评相结合原则。第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班主任本身对照评价项目进行自我检查,他人评价是由学校领导、家长、学生、其他教师和班主任等根据一定标准对某个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评价。
五、相关措施
从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就要对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建立《学生跟踪教育档案》(该教育档案要伴随学生成长)。班主任要掌控学生活动空间,密切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在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并充满乐趣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极大可能地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主动并热情洋溢地投身到校园生活中来,班主任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出现异样情况(包括学习、身体、情绪等方面)要及时发现,立即作积极细致调查,了解产生异样的根源,绝不可常规臆断而使学生受到委屈。然后从实际出发,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消除阻碍学生成长的根源。学校争取电信部门的支持,在校园内安装适量的固定电话,以满足学生与家长联系的需要,并与家长沟通,不为学生购买手机,做到校园学生无手机;学生不使用电脑或不在无师长监护下使用电脑。其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禁止男女同学单独交往。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