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份的人
2014-06-10余泽民
余泽民
十年前,当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获得诺贝尔奖时,有相当多的匈牙利人感觉不自在,特别是民族主义色彩强烈的右翼报纸,话里有话地称他是“犹太作家”……有一次,我在翻译《英国旗》时,曾向一位我一向敬重的老教授请教几个语法问题,出我意料的是,竟从他嘴里也听到了滋味复杂的这句话:“他不是匈牙利作家,是犹太作家。”
匈牙利作家,还是犹太作家?这个疑问始终伴随着我翻译完凯尔泰斯的四部书,我从作者的日记里知道,这个身份疑问,从一降生就折磨着他:按照作家的自述,他出生在一个不信奉犹太教、不讲希伯来语、连家姓都已匈牙利化了的犹太家庭,二战中,就因为他的犹太血统被投入集中营。战后,他去过以色列,但他并没有那种“找到家了的感觉”;而他在获得诺奖后,又被贴上了“犹太”标签,尽管他是匈牙利籍,尽管匈牙利语是他的母语……慢慢地,我意识到这个残忍的现实:即便在大屠杀结束半个世纪后的欧洲,反犹主义并未得到彻底的清算。远说是宗教和历史的原因,近说是匈牙利人对二战的反思并不彻底。
在布达佩斯有一座控诉独裁历史的“恐怖博物馆”,关于二战的展厅里,并排竖着两块展板:这边是“德军占领”,那边是“苏军占领”,避而不谈自己加入轴心国;在今天的匈牙利议会里,公开敌视犹太,反吉卜赛、同性恋和外国人的极右党派居然成为第三大党……可以理解,为什么“犹太”二字在匈牙利是个敏感字眼,不少社会名流故意淡化自己的犹太血统。“60后”小说家桑托是一个例外,他不仅不愿淡化,相反刻意强调自己的犹太族血统,并以作家、学者的身份努力探究犹太文化深层的意味,咀嚼犹太人的幸运与不幸,探究新一代犹太人的文化传承问题。
桑托·T.卡波尔(Szántó T. Gábor)是匈牙利作家、诗人和知名编辑,1966年出生在布达佩斯,1990年毕业于罗兰大学的国家与法律学系,同时在文学院修美学和犹太学。1995年小说处女作《第十个人》问世,并获得纳吉·拉尤什文学艺术奖;从1997年开始发表诗歌;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东站,终点站》,作品以著名的“拉依克案”为背景(1949年,时任匈共领导人的拉依克·拉斯洛被以铁托分子、间谍特务、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等罪名判处死刑),讲述了二战后新政权对犹太人的迫害,作品引发了很大反响。2004年出版小说集《米库拉什集中营》,继续咀嚼犹太人命运;2010年出版诗集《解脱的滋味》。
桑托作品的主题,总是围绕着犹太人的历史、特殊时期的幸存者和独裁统治的遗产,试图从多个角度探究犹太人的命运。2012年,他推出第二部长篇小说《甜蜜三人》,在匈牙利文坛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作品探讨了新一代犹太人的寻根问题——这里说的根,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而是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甚至,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也许,在一个人体内有多个人存在?书里到底谁是作家:男人,还是女人?也许两个都是。究竟什么是文字:复仇,还是疗伤的工具?什么是不安,什么是火?《甜蜜三人》,这个书名乍听起来像本流行小说,书里确实也十分露骨地描写了性爱,但即便如此,书里讲述的并不是肉体,而是重要而脆弱的人的身份认知。从故事上看,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犹太学者在一位古怪孤僻、学识渊博的犹太导师与自己热恋中的女友之间经历的挣扎与选择,实际上探讨的是精神生存与肉体生存。
我认识桑托,是通过匈牙利“翻译之家”负责人、著名诗人拉茨·彼特的介绍,拉茨先生本人也是著名的犹太裔诗人和翻译家。我们第一次见面,他把刚出版的《甜蜜三人》送给我。我们在多瑙河边的咖啡馆里聊了许多,聊各自的故事,聊犹太文化,聊他代表的年轻犹太人的身份焦虑和文化困惑;聊起这部书时,他说:“这是本成长小说,爱情小说,也是幸存小说。缺失的传统、秩序和自由怎么跟当代生活达成和解?我们周围的所有人都在这个漩涡中挣扎。”
桑托曾在一首诗里写道:“每次家庭午餐/都是缺失符号/前人和后人/缺失的椅子/围在餐桌旁……”在《甜蜜三人》里,作者特别提到了那把“后人缺失的椅子”,男主人公不愿承担抚育孩子的责任,不仅探讨生存问题,还残酷地探讨了不生存。这又让我想起了凯尔泰斯,想起他写的那本《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身为集中营幸存者的男主人公同样以拒绝生育抵抗人类的大屠杀文化,实际上他就是凯尔泰斯本人。以拒绝生存的极端形式来表白生存的意义,桑托与他的文学前辈同出一辙。
桑托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德语、俄语、英语等出版,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看网上他的英文介绍是“匈牙利犹太作家”,我也套用这个说法,对他这样寻根的人来说,或许确实这样更准确。现在,他除了写作之外,还担任《星期六》杂志主编,这是一份以犹太生存、犹太文学与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期刊,此外他还活跃于学术、戏剧、电影界,在大学里讲授当代犹太文学,并翻译外国犹太诗人的作品,是匈牙利年轻犹太文化群体中的活跃人物。
过年时,桑托在给我发来的贺岁邮件里如释重负地提到,他的新长篇小说《卡夫卡的踪迹》终于收笔,小说虚构了卡夫卡在1924年并没有死,而是去了弗洛伊德诊所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当然,无论故事怎么虚构,故事背后的核心还是一样:寻找失去的身份。
责任编辑 韩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