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观的教学

2014-06-10李洁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自然观中学物理教学

李洁芳

摘 要:孟子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每天进行第三乐的教师,要对学生负责,要对他们的自然观,要对他们今后的世界观负责,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自然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a)-0146-01

自然观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自然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新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主要分成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与以往的课程理念相比,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对事物的态度和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能够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即能够欣赏自然美;培养学生自身对于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的奥秘,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自然规律的喜悦与曲折。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说过:“野生的东西在开始被摒弃之前,一直和风吹日落一样,被认为是极其平常而自然的。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平静的较高的“生活水准”,是否以值得牺牲自然的、野外的和无拘束的东西为代价。对这些少数人来说,能有机会看到大雁比看电视更重要,能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就如同自由谈话的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因此,回归自然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回归自然的有效方式。正确地看待自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前提。教育要回归自然,要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出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和求知欲,使他们最大限度的明了生命自然,作为自然学科中的一员,物理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做为老师应该懂得选择简单、恰当、并且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案例做为自然观教学的载体,进行自然观教学。同时在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观察自然、思考自然的学习习惯,并且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问题进行深入地多方面的思考,在自然化的情境教学中思考物理问题,从而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培养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具体进行科学观教学时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 为了更好的开展科学观教学,物理教学内容选材方面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学又来源于显示的生活实践,因此在进行自然观教学时,物理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材就相当重要了。物理的教学内容有物理学史、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科学实验等等。在讲解物理学史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物理史并感受物理学革命的过程,在迁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自然观,在讲授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时,可以引导他们学会用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然后使他们学会用科学的自然观指挥自己今后的行动。在讲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时,要让学生感受并关注能源危机、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关心。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可以使学生亲手进行实践,接触大自然,体验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现象千变万化,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大自然的规律进行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形成自然观得到跟进一步的发展。

2 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任何的教学内容想要被学生更好的接受,都要有适当的方式方法作为手段,同样物理教学也要有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再是老师简单的讲学生愣愣的听,学生做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发挥他的主导作用。在进行自然观教学时,探究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和思考自然现象,感悟自然规律,在探索过程中,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推理为题、判断为题等思维能力。合作式教学教学,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互相的支持、互相的帮助、互相的鼓励野促使师生、生生之间竭结成了身深厚的友谊,自然观在意义过程中野得到了交流与发展。

3 教师自身素养方面

常常说,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有有一桶水,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自然观的培养,自身就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相结合,与当下共发展,要学会不断反思,不仅要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还要丰富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经验,及时更新自己的科学观、自然观、世界观,不断地提升个人的观念水平来引导学生,同时还要注意恰当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转变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当好学生的向导,为学生在求学这条道路上指引正确的方向。同时教师还要有现代的教育技术能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4 学生方面

初中的学生大多还处于“一半儿童一般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能力还处在儿童到青年的过渡期,注意力的集中性还不是很高,无意识注意力的主导作用慢慢减少有意识的注意力逐步加强,学生还不会很准确的观察,微小的差别不是很容易发现,观察的速度也不是很肯快,不能很快的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在观察中的创造性就需要更进一步的锻炼了。有意识的记忆开始占主导地位,并且逐渐加强,心理活动的自觉主动性明显提高。针对中学以上的心理情况,在进行自然观教学时要多多的从切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让他们从兴趣出发,重视他们的户外实践活动、课外兴趣小组以及实验研究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及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观察、动手、体验等等过程中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并热爱自然,最终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从而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产生责任感。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这门艺术大放光彩,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金柏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然观的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1949.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然观中学物理教学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浅谈园林艺术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