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同宗民歌的当代价值研究
2014-06-10王音
王音
摘 要:江苏同宗民歌有着一定的历史发展,在民歌艺术形态的表现上,将同宗或者同姓的民歌形式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并更大的对当时的文化艺术起着很大的推动效果。江苏同宗民歌作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态,在整个艺术价值的发挥中有着很大的价值。尤其是从当代歌曲艺术的创作角度出发,更加能充满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本文将从同宗民歌的整体概念出发,并结合江苏同宗民歌的演唱与表现、特征等深入研究,并探讨江苏同宗民歌在当代艺术研究中的价值,对中国歌曲艺术的整体作用与启示,形成系统性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江苏 同宗民歌 当代 研究价值
在中国民歌系列艺术形态中,江苏同宗民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演唱、技巧运用等多方面的运用,在对江苏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母体背景下的子体分支艺术,形成独到的艺术体现形式,因此,深入研究江苏同宗民歌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歌曲表现的艺术特色,从历史韵味、情感态度、思维表现、地域风情等有很大的意义,并对当代研究价值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一、 简述同宗民歌的艺术魅力
1.同宗文化艺术的渊源与魅力
同宗民歌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在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整个歌曲系列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背景,并将母体沿袭下来的子体形态展示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形成一种不同子体群落的艺术形态,在随着文化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起来,形成整体的艺术表现形态,并将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一种整体魅力的表现。一切艺术创造都由同宗作为基础,在本文《茉莉花》的演唱中,通过某种特殊的视觉形象来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中,演唱者通过对谱曲与歌词的理解,而在心中构建的动态图像,将歌曲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心中,进而进入心理视觉的特殊情境之中艺术作品的接受者根据作品外在表现出来的抽象或有限形式,经过自己的思考体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具体的,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这样更加有利于整体魅力的展示。
2.整体演唱魅力分析
同宗民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主要是通过一种情感体现的自我实现,将真实情感通过技术性的运用手段,形成全面化的技术综合实现。同宗民歌的演唱,对于男性来说,比较容易,由于男性多采用腹式呼吸,故拥有天然的呼吸力量,所以底气比较足。对于女性来说,就相对难一点了,女性多采用胸式呼吸,这使她们在演唱时缺乏腹部力量的有力支持。对于男女演唱的差异上来说,不同的声带、身体素质会有不同的差异,男性在演唱时会体现出雄厚、有力,尤其是在气息的转换、喉咙应用上比女性要更胜一筹,尤其是在类似图瓦喉音的唱法时,可以从实践需求在强有力的肺活量的支撑下,实现技巧运用。另一方面,虽然喉音艺术没有性别的界限,少数年轻女性也在练习喉音唱法,但是效果不明显。由于喉管的长度及肺活量的大小与身体发育状况紧密相关,所以,身材高大的女性在生理条件上更具备演唱喉音的优势。将讲究的吐字艺术、对声音的掌控、细腻多变的表情和动作等诸多方面的演绎,回放在听众面前,形成情感的真实再现。
二、分析江苏同宗民歌的整体艺术特点
1.地方文化的综合表现特色
江苏同宗民歌与地域特色是分不开的,在整个演唱特色的表现中,将文化艺术与地区特色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整个艺术表达的过程中,形成同一宗族、同一姓之间的歌曲特色,这种真实再现民歌地域文化的艺术震撼力,形成各种更丰富的地域特征,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到同宗民歌之中,通过某种特殊的视觉形象来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在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中,民歌演唱者通过对谱曲与歌词的理解,而在心中构建的地域文化图像,将歌曲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心中,进而进入民歌地域特色的特殊情境之中。将这些民歌以独特的方式形成一种对社会的思考、对艺术的培养等,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江苏同宗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2.个性化演唱的表演模式
在演唱时,更应注意咬字、吐字,使字音清晰、声韵兼并。传统的咬字、吐字方法,既字头要准备,有力而富有弹性,在字腹的延长过程中,字腹的元音音素要保持不变。如果后面接字尾,则必须在字腹上加进尾音的“混合音素”,直到收尾之前不要变形。字尾要收得干净、利落。在唱字时,要根据歌词情感的要求适当采用字头的快咬、慢咬、深咬、松咬,字尾的急收、缓收、半收、全收等等。此外,当曲调与字音四声发生矛盾,还可以加些装饰音以强调字音。同时,又要注意字与字之间衔接,既要界线分明,又要圆滑自然,体现出传统的“累累乎端如贯珠”的风格。譬如,在《孟姜女》这首作品中,在对爱情的执着和内心世界的变化等情感表达方面的处理上,歌唱者都将情感注入到歌曲中,将对生活的理想、爱情的渴望,通过歌词恰如其分的阐释这份独有的意蕴。
三、探讨江苏同宗民歌的当代价值
1.民族文化的沿袭与发展
同宗民歌,是土生土长的口传文化的一种,其最大特点体现在它的传播方式上,它必须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面对面的进行信息传播;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内容选择方面,是由个体的生存需要来进行增加或删减的。江苏省的同宗民歌正是音乐与语言结合的口传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同宗民歌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建立社会关系、交流生产经验、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夸张的地方方言音调,为民歌音调贴上了地域的标签,清晰反映着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的变迁。民歌是生命与文化的延续,口传文化与书写文化不同,它来源于人的日常行为,并存活于人的日常生活中,不能游离于人们日常行为之外单独存在,而且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改动、取舍,这种自然的变化时时出现在口传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与时俱进可以算是它的特色之一。总而言之,民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民族性在江苏同宗民歌文化中有着强烈的体现,至今保留了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信息。不同区域的外来文化的传入,也冲击着本土文化,只有被当地本土人接纳,并传播才可能演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文化的交融和发展。江苏同宗民歌反映了江苏地区人们生活的综合概况,是民族本土文化中结出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繁衍生存重要力量。
2.歌唱的表现力的整体魅力
每一首民歌的内在表现力离不开情感的引导,尤其是歌词中咬字、行腔等运用,以及旋律中的合拍等模式,都要求从内心表达的角度出发,才能更深刻的解读出不同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对江苏同宗民歌的当代研究,对于提升歌曲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正常情感的流露中,无论是采用想象或者词乐相容的方式,都能增强歌曲的乐感,也能促进歌曲的自身魅力。在每一首歌曲的前奏、高潮等各个部分,每一种力量的展示都能凸显出不同的歌唱气质,这正是歌曲表现的力量所在。因此,从内心视像的角度出发,搭建强有力的内心视像模式,能全面提升歌曲的整体表现力。每一首同宗歌曲,都离不开作曲家创作的背景,尤其是当时创作的整体环境或者氛围,一首歌曲最深厚的内涵就在于作曲者完美释放。不同歌唱者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形成整体的表达风格。特别是在地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歌唱者的内心情感融入到作曲者的内心之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并在具体的演奏中,通过融入,构建情感引导的步步为营模式,能更好的激活创作音乐的内在魅力,因此,建立好内心视像更易于理解江苏同宗民歌所作的音乐本身。
3.艺术形态的传承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同宗民歌有着很大的艺术渊源与魅力点,对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显得尤为重要。江苏同宗民歌在国际乐坛引起很大的轰动,世界各国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巨大的关注,尤其是声乐界和民族音乐学方面的专家更是高度重视。尽管对于江苏同宗民歌的研究各有样式,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区别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尽管面临发展的困境,但是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而且逐渐成为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民歌演唱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这艺术的主流追去将越来越重视。作为一种艺术瑰宝,江苏同宗民歌有着很强的艺术欣赏性,成为一种继承和发扬的主要文化艺术。江苏同宗民歌内容广泛,用途广,所以民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譬如在民歌体裁上,一般可划分为山歌、小调、号子、风俗歌曲、儿歌等几类,每类根据不同需求还可细分。
4.文化价值的总体表现与延续
江苏同宗歌曲采用全面化的文学模式,运用不同的文学体裁进行编创,抒情诗意的歌词配上高雅优美的音乐,诗与乐的完美融合,浑然天成。很多歌词文学性与音乐性很高,其中蕴涵着生动的形象、诚挚的深情和优美的韵律。外景描绘与内心的刻画都十分注重潜在的内心感受,追求歌词的深邃意蕴,处处彰显着一种诗化美。譬如:《茉莉花》这首作品中,通过对故乡的亲情,水磨,炊烟等的朴实描绘,使人不觉联想其言外之意——诗歌的含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同宗民歌比其他歌曲更显精致,演唱艺术歌曲需要细腻、准确、精美的规范。在音量和力度方面不如歌剧要求的那样宏大,但是在音色变化和控制上的要求非常讲究细致典雅、清新可人的歌曲艺术,是震撼人心的歌曲艺术。
四、结语
江苏同宗民歌采用情感流露的表达方式,从而构建不同艺术风格的表现、不同思维情感的交织,有效提升江苏同宗民歌的整体魅力,充分培养并发挥出地域文化的强大作用,善于激动和表现,并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感,用最真挚的情感与声音打动人心,并巧妙的控制,让情感的流露恰如其分。
参考文献:
[1]易人.芳香四溢的茉莉花[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2(1).
[2]徐元勇.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3).
[3]方芸,蔡际洲.《孟姜女》歌系的基本曲调——《孟姜女》歌系研究之一[J].音乐探索,2007(4).
[4]苏青.江苏民歌的探讨与研究[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6(4).
[5] 方芸,蔡际洲.《孟姜女》歌系的地理分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2)
[6]冯智全.《茉莉花》曲调应用中的差异[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