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浅析

2014-06-10王恒朝

2014年50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

王恒朝

摘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前进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一直作为最先进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发展与其与时俱进的特征是分不开的。本文首先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然后分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最后给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要求;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马克思主义依然作为指导理论一直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这与其随着社会实际不断发展进步是分不开的。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项摆在当下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种含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具有两种含义。从特指来看,它指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泛指来看,是指在当代中国的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

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可以广义理解,它泛指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这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以及其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大体说来,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的当代中国大众化,主要职责在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是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在于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个方面中,第二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宣传普及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普及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普及,不能离开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主题,而且主要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的宣传教育来提高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大众化不仅指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或经典著作的大众化,而且包括把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共识的宣传与普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重含义并不冲突,其性质和内容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推进。泛指是特指的背景扩展,特指是泛指的重点内容。从这两个角度的结合中去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含义,有利于我们完整与重点把握相结合,既关注到广泛性,又能体现针对性。在把握和实践这一命题的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于泛指,而着手于特指,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推进认识。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实践、面向世界、承载着人类解放使命的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是当代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更是中国化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内在要求。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特点,马克思就曾明确地把自己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指出真正的实践是“现实的和实证的理论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形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现实生活。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现实要求便是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从观念角度出发经过逻辑演绎而形成的理论体系,而是反应时代要求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是纯粹的教条理论,也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沃土之中经过系统的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它来自于实践,并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品格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实践它的过程,也就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过程,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泛程度及推进深度来得以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推进普及,既是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实现理论的实践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生活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持续开放发展的迫切要求。

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特点决定着理论的内容,反映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精神。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时代问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意思是说,任何理论体系的产生都有自己特有的时代背景,都是对各自时代问题的回答解答,都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并从理论上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这三大问题展开,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及实践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使命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的理论,也不单纯只是理论家的学说体系,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学说。马克思主义是以追求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彻底解放,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历史使命的学说。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自己的学说称作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并把未来的新社会描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理论指导对象,反过来,人民大众也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指导武器,但后者则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换变化过程,推进理论的人民大众的接受,無疑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而且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和大众化工作,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实践它。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也指出:“如果工人没有理论感,那么这个科学社会主义就决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入他们的血肉。”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毛泽东曾经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与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追求和践行的事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所在。(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新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J].党建研究,2002(4).

[2]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光明日报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
以“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究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