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有……
2014-06-10关山远
关山远
2014年01月17日 07:58:2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5版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在很多传统书画或者雕塑造型里,会出现猴子骑着马的形象,此外往往还会加上几只蜜蜂,因为“蜂”与“封”同音,“猴”与“侯”同音,其寓意就是“马上封侯”。
马年未至,但一种“马上有XX”的造句,已经蔚为大观,与这个年头屡见不鲜的网络集体狂欢一样,网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各种组合来展现自己的愿望,最直白的是在马背上放一摞百元大钞,意为“马上有钱”,比较搞笑的是在马背上放两头小象,寓意“马上有对象”,还有更具想象力的,弄只茄子放在马背上,就成了“马上有一切(茹)”。当然,也有人去解构“马上体”,说马背上都有毛的,认真说来,其实不过是“马上有毛钱”“马上有毛对象”……还有的解读给予更大打擊的:“对象马上跑”!
无论中外,人们都喜欢用各种吉祥符号,“马上有……”只是,这种传统的延续,现在变得更直白。不过,“马上”确实是个重要载体,“马上”也确实“有”过很多东西。
马背上有蜂猴
在很多传统书画或者雕塑造型里,会出现猴子骑着马的形象,此外往往还会加上几只蜜蜂,因为“蜂”与“封”同音,“猴”与“侯”同音,其寓意就是“马上封侯”。
借物寓意,是人类的喜好。现代人热衷报考公务员,而古人的最大梦想,则是“封侯”,那可是比当个公务员要远大得多的追求。周朝把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历朝历代爵位有所不同,但周朝礼法,影响最深。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对功臣大加封赏,其中封得最多的就是侯爵,比如留侯张良,淮阴侯韩信。所以后人将封爵都通称为封侯了。而刘邦后来将七个异姓王诛杀之后,历朝历代都基本不再封异姓王。所以封爵就成了大多数古人的终极奋斗目标。
古人好壮行,尤其是那些渴望建立功业的有志青年,宋人陈师道《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中曰:“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万里”与“封侯”常常联系在一起,可见建立功业之难,与那些依靠祖辈庇佑的世袭者相比,布衣封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壮烈的牺牲。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毕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天读汉史,能够读到很多这样的励志故事,平民出身的英雄们,或者运筹帷幄,或者沙场杀敌,虽然没有血缘之便利,却也通过自己辛勤拼杀,位列公侯。
在汉朝的英雄当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李广。李广出身将门世家,李广的一位堂弟也封侯了,李广自己的儿子也封侯了,唯独李广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居然还是白身一个。他并非生不逢时,李广一生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除去皇帝家的亲戚之外,这三个朝代,获得封侯的人数分别是汉文帝时代十人、汉景帝时代十八人、汉武帝时代七十五人,合计一共一百零三人,其中不少人的声名,远远不如李广之盛。
将军百战,也未能封侯,令人叹息,甚至还留下了“李广难封”的典故。李广是令匈奴胆战心惊的大将,为何未能封侯?后人分析,其一,从李广的战场表现来看,往往是功过相抵,甚至过大于功,“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常发生;其二,李广的人品也常被后人诟病,比如他杀俘虏,又如,挟私怨杀死此前与他过节的霸陵尉……从这些角度来看,李广难封,倒也是公平的。
马上有绢茶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年代,但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两宋的终结者与宋相比,文明的差距非常明显。宋朝覆亡,原因很复杂,如果从一个小的切口来观察,也颇有意味。这个观察点就是——马。
从建国开始,北宋就面临极大的外患。割让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并被其称为“儿皇帝”的石敬瑭,打开了宋人的噩梦之门。燕云十六州,此前一直是汉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一旦失去,大门洞开,地缘优势丧失殆尽。除此之外,宋朝还因此失去了一个巨大的良马基地,虽采取多种措施保证马匹供应,但仍然不能满足军队需求,从北方各国买来的马,很多是劣种马,四川、陕西一带买到的马,到平原地区,很多水土不服,战斗力减半。因此在华北平原上与辽、金军队作战时,更多的还是靠步兵徒步与辽、金骑兵交战,往往战斗还没打响,就处于劣势了。
宋人靠什么来获得战马?那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边疆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业,以肉、乳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饮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北方游牧民族需要茶,北方却不产茶,恰恰南方汉人地带产茶,而汉人又需要马,所以在边境搞个贸易市场,以茶换马。
这种买马的市场历史悠久,唐朝之前,中原王朝或农耕民族主要用金银、绢帛及各种手工业品来交换周边少数民族的马匹及其他畜产品,历史上将这种互通有无的民族贸易称之为“绢马贸易”。
“茶马互市”则是在唐朝尤其是中唐之后开始兴旺,原因很简单:茶叶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则是唐代或准确说是中唐以后的事。据史书记载,茶马互市始于唐与回鹘的交往。唐朝盛行饮茶之风,此风也逐渐向回鹘民族蔓延,回鹘“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茶马互市的最早记载。
宋代刚开始也主要是用铜钱、绢、茶来易马,后来基本上只用茶叶了,原因一是大量铜钱流往北方,不仅导致钱荒,更为重要的是,“戌人得钱,悉销铸为(兵)器”,这就等于为对方输送武器,增强了他们进攻的能力,从而削弱了本身的抵御能力,在军事上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以绢易马,对于宋代人来说也不划算,倒是茶叶产量高,货源充足,牧民又喜欢,于是成为宋人的最佳方案。
这种茶马互市在和平时期兴旺发达,但在战争年代就基本停滞了——游牧民族自然不愿意卖好的战马给南方,但出于对茶叶的渴求,偶尔也会卖马,不过这马就贵得很了。史载:宋元丰间,马源充裕,一百斤茶可换一匹马。后以茶价格下滑,要二百五十斤茶才能换一匹马。南宋时,马源锐减,马价上涨十多倍,要千斤茶才能换一匹马了。
假如宋朝人也会玩“马上体”,他们估计会在一匹马上放个“八骏图”——马上有很多马!
马上有江山
斯皮尔伯格拍摄过一部电影叫《战马》,说的是一战时期的故事,那匹骏马的命运,让无数人澘然泪下。在重机枪与坦克出现的年代,骑兵已经失去了其传统的威力,战马的悲剧,可想而知了。但还是有很多民族沉迷于骑兵战术,因此二战初期,英勇的波兰骑兵,举着马刀向纳粹的坦克发动进攻。
但是在历史上,骑兵改变过历史,也因此留下诸多“马上天子”的传奇,那些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开国之君,比如嬴政、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而李世民、朱棣等,并非开国之君,却同样是马上得天下。
“天上天子”,最著名的当然是成吉思汗,从一个小小部落起家,最后纵横欧亚,天下无敌,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他倚仗的,就是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以弓马娴熟闻名天下,蒙古马虽然体型矮小,但耐力惊人。蒙古骑兵通常每人配备三四匹马,可以一天行军一百公里,因而蒙古军队经常演出长途奔袭的好戏。蒙古骑兵配备的两张弓,一张是轻型弓,用于策马飞驰时快速发射,箭身短,射程近;另外一张是强弓,弓重箭长,用于射击远程目标,蒙古骑兵通常下马以站立或蹲踞姿势发射。
公元1241年4月,波兰联军与蒙古军队在瓦尔斯塔特平原有过一场大战,这也是当时代表了欧亚最高军事水准的一次决战。当波兰重装骑兵发起第一次攻势时,如泰山压顶,毫不费力地冲进蒙古阵营,但蒙古骑兵动如脱兔,迅速分散以避开欧洲人的正面冲击,同时以密集的弓箭齐射攻击敌人。波兰骑兵在蒙古阵营里左冲右突,所到之处蒙古骑兵尽皆闪避,只围绕着他们不停地放箭,就是不和波兰骑士们近距离厮杀,让波兰人的长矛重剑毫无用武之地。波兰统领以为蒙古人胆怯,于是将波兰联军重新排列,形成一个异常宽广的正面,然后一起冲锋,逼迫蒙古人接战。轻装的蒙古骑兵开始佯装败退,波兰人于是全力追击,原先整齐的阵形变得散乱不堪,步兵远远地落在后面。
但欧洲人的噩梦开始了:退却的蒙古轻骑兵很快迂回到波兰联军骑兵的两侧和后面,将其团团围住,而事先部署好的数千重骑兵此时突然出现,拦住欧洲人的去路,真正的战斗这才开始。蒙古重骑兵们排成一道人墙,用重弓发射一波又一波的长箭,而輕骑兵们在波兰联军侧后来回奔驰,在三十米的距离上用轻弓飞快放箭,波兰联军像牛群一样渐渐被驱赶到一起。蒙古骑兵发现他们的弓箭无法穿透欧洲骑士的盔甲,干脆专门射杀他们的坐骑。跌落马下的欧洲骑士由于盔甲笨重,行动不便,往往只能束手待毙。蒙古重骑兵这时开始冲锋,用长矛和马刀一个一个地“结果”了他们。蒙古军队围歼波兰骑兵时,在战场中间释放一道烟幕,阻挡了波兰步兵的视线。波兰步兵对战况毫不知晓,径直冲进蒙古人的陷阱,结果被全歼。瓦尔斯塔特一战,三万波兰联军,阵亡两万五千人,蒙古人从阵亡的欧洲人头上割下的耳朵足足装了九大麻袋。
但马上得天下的蒙古人,也是在马上丢了天下。《史记》中的《郦生陆贾列传》中说:“陆生时时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马上能得天下,但如果以马上得天下的方式来治理天下,却无疑终归要失去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