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表演专业琵琶的教与学

2014-06-10郭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琵琶乐曲阶段

郭璐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音乐表演专业琵琶的教与学

郭璐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根据琵琶演奏专业教学的阶段性特点,以高等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初级阶段的基础教学为切入点,以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特点为依据,阐述琵琶演奏专业基础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方案的设计要点和实施要点。

基础教学;教学方案;设计要点;实施要点

音乐表演专业基础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应根据该阶段教学大纲的原则要求,充分考虑该阶段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充分考虑该阶段学生的基本特点,从实际出发,以能使学生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阶段的学习为目的,做好备课、上课、检课三步性教学与训练安排,导入细致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方法,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上狠下功夫。

做衣服需要量身定做,同理,教育也要看对象。根据被教育者的特点实施专业教育才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也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正确、充分地认识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那么,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我认为:一般来说,该阶段的学生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从生理特点上看,大一学生约在十八九岁左右,正处于生命发展进程的青少年阶段,他们朝气蓬勃,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但是,由于大学阶段的学习负担重,由于相对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宽松的家庭教育,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几乎没有任何体力劳动,更没有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体能较弱,耐受力较低。

(2)从心理特点上看,大学学生由于受正面教育较多,品行端正,好学上进,天性乐观、好奇。但是,由于智慧初开,阅历短浅,还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问题容易片面甚或偏激;又由于自身特点和来自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日常生活散漫,随意性较强,忽视思想和文化元素对艺术学习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对思想教育和文化课学习有抵触或厌倦情绪。

(3)从学习特点上看,考入高等学校后,接触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学生大都有新鲜感,喜欢艺术学习。但是,实际上,多数学生只是从表面上完成了从业余学生到专业学生的角色转变,并未充分做好专业学习的思想准备;对于专业学习和非专业学习的区别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专业学习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认识肤浅,缺少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心理动力;在对待专业课与音乐基础共同课的态度上,往往偏重专业课,轻视共同课;在对待学习乐曲与练习曲的态度上,往往偏爱乐曲,轻视练习曲等等。

从以上的约略分析中可以看出,高等学校阶段的学生,既存在学好专业课的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一些不利因素,甚至存在着某些误区或盲区,亟待规范和调整。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加强思想修养,重视体能锻炼,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音乐基础知识,认真上好学校安排的每一门课和每一堂课,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琵琶演奏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首要专业责任是要使每个学生了解:琵琶演奏专业须在专业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严格、科学的演奏技能训练,并通过各个阶段不同内容的练习曲和乐曲的训练,完成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达成专业目标。

提高技术难度,是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该深化其技术训练内容,尤其是要增加对同类型演奏技术的训练难度。这是因为,初级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通过训练取得的技术能力是其它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会影响学生专业演奏艺术的全部旅程,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童子功”。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学生训练的技术难度,直至其达到乐曲演奏所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必要时,还应以超出乐曲要求的技术难度对学生进行训练,以便挖掘学生的技术潜能,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例如,琵琶演奏技法所涉及的换把动作、手指按弦频率和弹挑的速度,都有提高演奏难度的可能。但是,在提高技术难度的训练中,要注意让学生能始终以保持良好的演奏质量为前题。尤其是那些技术难度较大的技巧,如合适的触弦角度,无误的过弦质量、敏锐的音色辨析和精湛的技术控制等等,必须用提高技术训练难度的办法,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

J623

A

1005-5312(2014)08-0126-01

猜你喜欢

琵琶乐曲阶段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始乱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窈窕淑女琵琶妹
悲伤的乐曲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