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贡布里希论设计
——面具和面孔

2014-06-10郑云琪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贡布里希相貌面孔

郑云琪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1)

贡布里希论设计
——面具和面孔

郑云琪

(东华大学,上海 200051)

本文通过分析《贡布里希论设计》一书中贡布里希对面具与面孔的研究,总结得出人们存在的主观的辨识能力——相貌恒常性,往往被区分为面具与面孔所带来的偏离规范。

贡布里希;设计;面具;面孔

辨认的同一性是一种知觉能力。

正如作者所列举的,“漫画曾经被定义为一种在改变五官的同时却使整个相貌高度肖似的肖像制作方法。”因而证明艺术图像不必非得客观真实才能使人信服。这其中就有变量和恒常性两种因素构成,这里的变量即以漫画的表现手法改变了五官的尺度,而恒常性即我们仍然能够通过知觉能力来辨认出漫画中的人物与现实人物之间的同一性,来进行辨认。我个人认为,漫画就如同一种修辞手法,他夸张的形容了一个人,但是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同一个人。那么作者所说的这种能够辨认相貌的恒常性的知觉能力是否是人类乃至动物都与生俱来的呢?而什么是相貌的恒常性,仅仅是通过知觉能力来辨认的?

引用辩证唯物主对运动的定义,即运动是绝对性,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一方面,运动的,变化的是我们不只是有一副脸相(这里的脸相我理解为是表情)而是有成千上万副各不相同的脸相。以及我们的外部轮廓也同样不是保持不变的。另一方面是辨认相貌恒常性的知觉能力。这又回到了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作者用罗素两张年龄跨度较大的两张照片来说明,这种辨认肖似的经验是以认知为基础的知觉融合,一种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总是影响着我们观看面容的方式。因此,这种知觉辨认能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强调了一种认知过程。

那么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相貌的恒常性。是否可以理解为文中所提及的两种分类——总体印象(特有的表情,招牌动作)和神韵。在我们辨认熟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按照某种范畴来区别看待他人的面孔,我们就根据这范畴对我们的伙伴分门别类。

那么,“面具”是否可以误导我们对面孔恒常性的辨识?

面具就如同是一种掩饰和装扮,这里可以解释为一种人格面具。

在带上面具之前,我们要对社会里的人物角色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有了这种分类,才可以带上某一类型的人格面具来掩饰和装扮自己。面具可以是形象上的变化,其中姿态的改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面具往往也极具特征,尽管所取的特征是微不足道的,那也没有多大关系,只要这个特征是始终都可以辨认的。想想lady gaga的经典蝴蝶结发型,这也许是她众多大胆造型中的冰山一角,但是却成了明星争相效仿的模板。当我们看到蝴蝶结发型时,我们先看到的不是这个熟悉的人的面孔,而是先想到这是ladygaga。面具显然抢先占据了我们大脑中对面孔恒常性的辨识。面具在这里代表一些初步的差异特征,贡布里希将其称之为偏离范围,这种差异的特征——偏离范围被我们作为一种辨识标签。其实我们并不具备对肖似的知觉,而仅仅具备注意不相像、注意明显和易察觉的差异特征——偏离范围的能力。

另一种则是社会面具,他可以是社会地位,生平业绩所覆盖的面具。

当我们提到某位伟人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说,这是使我们奔小康的领军人。事实是我们无缘亲眼见到这位伟人。

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产生出了许多新的捕捉人像的技术,这在过去仅能用绘画来做到吧。相机的问市,使人们注意了在静止中捕捉生命,在静止的瞬间冻结五官运动的悖论。当那些表情扭曲而无法进行解释的相片出现在大众面前时,摄像机却解释了怪像产生的过程。

在绘画过程中,画者为了弥补在绘画过程中被画者的表情缺陷,往往会用自己的绘画经验来弥补这种被捕捉的形象上。因此画家若想营造一种矛盾的静止画面,就必须对静止的画面加以补偿,即投射功能。

相机的捕捉,却能达到对瞬间表情即临时反应,进行生动的捕捉。而这种生动的捕捉往往是产生怪相的源头之一。

这样看来,照相机和画笔都能够从运动中截取片段,而且产生肖似,不仅是面具的肖似,而且是面孔的肖似,是生动表情的肖似。

利用对比错觉效应,我们可以再创作过程中得到一种补偿。是不是长脸型的女孩剪了平流海,在视觉上会显得脸型是正常比例。通过这样的捕捉,我们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匹配来平衡它。那么,新的变项就弥补了这个缺漏。

在初步区分恒定与变项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了其间的层次,即作为比较恒定的神情或性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比较恒定的性情本身也许是肌肉性的。作者用罗素的例子在次证实了这一观点。从肌肉方面而不是从纯视觉方面来描述我们觉得存在于这几个阶段之中的相似性。

心理学指出,当一个人的心境愉快时,他倾向于以肯定的眼光来评价他所看到的一切。在这种场合里,平常他不关心的东西也可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反之,当一个人惊惶不安的时候,他会从各个方面来意料危险和不愉快的事件的发生。

最后,通过层层的分析和论证作画者对画作产生的各种矛盾进行的种种处理方式和深化,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解释了那些我们看到的面具外表下恒定不变的东西即真实的面孔。

J05

A

1005-5312(2014)08-0076-01

猜你喜欢

贡布里希相貌面孔
本期面孔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摒弃虚伪的“抒情”
贡布里希论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贡布里希对图像学的修正
相面
发展与创新——贡布里希“图式—修正”的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