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与艺术家的关系
2014-06-10关键
关键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艺术家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与艺术家的关系
关键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本文重点探讨了艺术家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与艺术家的关系。
艺术家;审美规则;艺术家
一、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与审美规则
(一)艺术的审美与个性与艺术家创作的关系和作用
艺术的美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魅力,美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和表现,由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来发展、发扬、叛逆等。在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感受到不同生活经历,或深沉悲痛、或热情疯狂、或变态异类。以及后人对前人的或赞美或批评的众多评价,一代一代的传播着前代艺术家的创作经验和审美规则,这也是艺术家的价值。
在艺术家创作作品中究竟是什么在散发着吸引力?吸引我们去体会,去感受作品中的意义。这种吸引力为什么会使我们觉得美,而另外一些东西的感觉就是丑的。在种类繁多的作品中总会有一些东西吸引我们的注意。
我认为在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有艺术家独特的艺术创作个性和独到的审美规则。艺术家创作会和观众之间形成共鸣,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吸引力。这种独特的吸引力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共同的感情,激情、伤感、爱情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在记忆边缘中沉睡的记忆的碎片,忽然被唤醒的一瞬间,产生的观众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共鸣。艺术家在作品中有意无意的留下一些线索,引导观众去发现自我。这就是艺术家的吸引力是艺术家创作的个性,也是艺术家审美的规则。
艺术个性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性,艺术家独竖一帜的标志,是艺术家与其他艺术家的区别之处。审美规则是以时代为方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特点。艺术家的审美规则是在时代的背景下,结合艺术家个性的发展,而形成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规则。
艺术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但艺术家的个性与规则永远散发着魅力。
(二)不同时代艺术家对个性与规则的理解
1.古希腊艺术家的规则和个性
以古典希腊雕塑为例。古希腊的美学被认为是古典美的规则,在古希腊美学思想中,宇宙是一个整体充满生活秩序。以宇宙为大美,以人体为缩小的宇宙观,人体美是小秩序小宇宙。古希腊艺术家以人体雕塑来表现心中的英雄形象。比例、和谐、整体统一的规律,成为雕塑审美的规则。古希腊古典美学价值的中心是审美规则的形成,审美的规则是希腊审美生活的表现。古希腊的古典神话的神秘,古代人对神话的执着,对人体美的崇拜。使人体成为最真实、最可靠、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古希腊的作品的作者体会到的不光是审美规则,还有对自己当时生活的真实寄托。艺术家在作品中种下了自己的希望和向往,把自己的意愿传播后世。
综上述诉。审美规则,是古典美的审美标准之一,这种规则也成为以后雕塑审美评判中的重要依据。在观众的心理留下很深的烙印,即使欣赏者不是艺术家或对艺术没有什么研究,他们依然可以区分出古典式希腊雕塑。这也是古典美的魅力。
环境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创作的对象的不同,这些都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艺术家的成长过程,对生活、文化修养的不同感受都会成为日后创作风格个性的不同,如素材的选择的不同,对颜色倾向的不同。而这些经历也许也会出现在观众的成长经历中。
2.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特点
在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基罗只从一件古典雕塑躯干上就发现了一个明确的原则“一定要以金字塔形的,蛇形的和摆成一种、两种或三种姿态的形体为自己的构图基础像火焰一样跳动”。这是米开朗基罗对古典美的研究和发展。他发现古希腊雕塑的美可能来源于艺术的运动,运动可能使作品更有生命力,更有表现力,像火焰一样跳动。在古希腊哲学中火是所有元素中最活跃的东西,因此火舌的形式是最易于描绘运动的。火焰具有角锥体或尖物的形状,它好像是以这种锋芒劈开空气,以便上升到它所固有的领域,因此这种形式的构图将会是最美的构图。(《绘画记》海多克译 洛马佐 第一卷 第一章)
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特征,对轮廓线的提炼整体造型的严谨,既有希腊审美的特征,又有自己对雕塑的先发现,还有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写。这也形成了米开朗基罗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自己明确的审美规则。
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思想的开放神学地位的逐渐衰弱,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导致西方新兴的艺术流派层出不穷。尤其集中在世界大战前后,人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观念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性的反思,个性的觉醒。艺术大师的作品也有不一样的变化和发展。
3.现代艺术中艺术家的个性发展以及中国艺术的特点
欧洲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的发展是不同的,但艺术家的个性发展是相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以封建统治为主,封建的传统文化一直比较稳定,中国艺术家以文人艺术为主,文人艺术的发展也随着时代的不同或是个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变化,在由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以朝代为时代分界,所以导致中国艺术品的时代风格明显。文人艺术家的生活比较自由,作品的题材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向往高尚道德,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封建传统文化,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的“无为而为之”,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以中庸为人生最高境界。这导致中国文人艺术家对人生的探索更深入、更细腻、更有禅意,在艺
术的材料上也比较固定。
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这些就是艺术存在的价值,已不一样的观念来表先自我,这是艺术家存在的价值。艺术家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个人的审美规则和个性被观众所认同。
二、艺术家的生活经验和专业技术与艺术家的个性与审美规则之间的联系
为了体现自我,求新、求变是艺术家的创作的愿望,这和观众的审美相一致。变化就是艺术创品的生命,就必须时刻以良好的心理在艺术活动中永远保持清醒的创作意识。
(一)艺术家的观念的重要性
艺术家明确自己的审美规则和个性,在创作中按照自己的艺术意识,选择最适合自己理想的创作方法去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认识和情感。每一个艺术家都按照自己的理解择选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度和情感去表现这种情感,最后呈现于作品中的就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和境界。“创作个性就是一个艺术家,区别于其他艺术家的主观个性方面。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明显特征的组合,它是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基础上所形成的独特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创作才能的结晶”(王潮闻《美学概论》)。由此可见创作个性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都会不同,是属于每个人所特有的。可以与他人相近,但在细节的感受和处理上绝不可能有相同的地方。一个艺术家以他个人的创作个性抄袭成自己的创作个性,那只能证明这名艺术家还未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审美规则,或对自己的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没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创作的冲动。艺术不可以模仿、抄袭或代替。如同一个人带着不同的面具在照镜子。艺术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经过艺术家的选择在艺术方法和所运用的艺术语言得到具体而真实地实现。这就要求艺术家在把握自己艺术个性和规则的同时,要发现和创作出与之相适合的表现方法和自己的艺术语言。只有二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相互融合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规则才能最终得到完美的体现。没有创作个性和审美规则的艺术家,其创作意识的实现因为缺乏强烈的自觉性而显得平淡无味,而失去了个性所应有的鲜明性和独特性。如果艺术家单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作意识而无度的夸大,张扬或虚伪、浮夸的创作个性,过分强调自己对事物感受的独特性以及艺术方法和语言的独特性,那么这种创作个性只能算作虚张声势,所谓的创作也因此变得毫无意义的自我欺骗。
(二)艺术家的灵感与天赋对作品的影响
艺术家的选择往往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突出的审美感受能力、丰富的情感并且倾向于以何种艺术手段表达其感受、认识想法和情感的理想途径。这些艺术家在艺术方面的天赋往往高于一般人。他们对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等通常比常人表现的更具有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天赋只是一个人,成为艺术家的潜在可能性,最终能否成为真正以艺术为表达情感手段的专业艺术家,首先要取决于艺术家的这种天赋是否得到开发和施展的机会这就是走向专业艺术家所必须进行的第一步修养,既专业技能的训练,艺术家的专业技能必须通过特别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专业技术包括意见具体作品所必须的艺术手段和特殊技巧。天赋在艺术创作中有无意识的作用,天赋与技能在艺术家创作中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对于一切选择艺术事业的人来说无论他的天赋有多高,过硬的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都是未来创作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天赋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艺术家生活中的灵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单一的灵光闪现不是艺术风格的确立,但可以沿着灵感的方向继续前行。
(三)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专业技能的训练只为艺术家进入创作实践准备必要的本领和能力,而如何利用这种本领和能力则要依据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也就艺术家的个性和审美规则。艺术家在生活体验中按照自己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观点,最后形成了自己关于美的看法和态度,以及规则。观众的审美观世界观与艺术家的审美创作规则之间有焦点也有不一致性,没有必要一定要把作品做到十全十美。
创新即是运用全新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表达出新的艺术情感、形象和境界。艺术是从生活中来,艺术家在生活中获得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要树立创作的意识,艺术家以新的心态去审视引起他艺术兴趣的客观对象,不断地重新调整自己想去表现的创作欲望,整理创作形式,抛去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使自己在内心感受上永远与新事物的发展相一致,满足自己渴望变化的发展。所以才“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毕加索。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多变也是毕加索的审美规则和个性。毕加索不肯重复别人,更不愿重复自我,风格、观念、形式的变化也为他的艺术生命带来常青。
艺术家比平常人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力、更丰富的情感去看待个人价值,以更丰富的经历和经验来充实自己的观点。通过超于常人的情感、高超的技术和创作中不断发现新的未知的冲动,来不断地深入探寻自己的规则和个性。
艺术品的美来源于艺术家的精神世界的美、现实的美,艺术家能反应现实的美,一方面是由于艺术视觉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审美要求,艺术的美是艺术家作品的没,是艺术家通过审美认识按照审美来抒发自己自己的感情而创造的美。显然现实中存在大量美的现象,但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美更为鲜明、集中、完整充分。艺术家既可以根据美的现实创造艺术美,也可以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的丑,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的丑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品中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艺术作品都以感性的视觉形象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欣赏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与反映。艺术作品的形象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从作品可以表现出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审美方向。所以艺术家的个性与规则是艺术品的生命,是艺术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是艺术家生命的延续。
J05
A
1005-5312(2014)08-0063-02